[精選]清明節的作文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清明節的作文15篇

清明節的作文1

清明佳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佳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佳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佳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佳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佳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佳節氣。清明佳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佳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説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個下着雨的清明節,我的耐心就幾乎沒了,平生最不愛下雨天了,而且下雨天還要爬山掃墓。不是我對祖先不敬,而是繁瑣單調的方式已經走了十幾座山,跪拜了十幾座墓,我累了……

在第十三座山上,雨漸漸停了些,只剩下些牛毛雨飄飛。我在他們大人除草的時候走遠,透透氣,等會兒又有煙花炮竹燃燒,於我而言,那玩意兒既污染環境,聞着也令我有些許頭暈。所以,走走。我邊走邊有力呼吸,下雨也不是沒有好處,起碼洗滌了許多灰塵,會發現空氣清新了點,會看到水珠像透明的珠子掛在葉子上,會發覺小草又長高了一截。雖然好處之多,但我還是不喜歡的。就像這繁瑣的掃墓,我找不到喜歡它的理由。

我走了有一段距離,突然聽到耳邊縈繞着稚嫩的童聲,循聲走過去,的確是有孩子,七八歲的一個小女孩,旁邊還有一個大人。小女孩手裏還拿着一束鮮花,她眼圈有些許紅,或許哭過。“媽媽,以後可能我不能常來看你了,爸爸在別的城市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那裏也還有更好的學校。我會用功讀書,也會好好聽爸爸的話。但我答應你,會常常回來,我和爸爸都會。媽媽,我會一直想念你……”孩子的眼淚已經像斷了線的`珠子掉下下來了……我鼻子也酸酸的了。

“藍兒,乖……我們要回去了,媽媽也不想你在下雨天陪她這麼久,感冒了她會自責的。你都説了,爸爸和你會常回來。我們回去,好不好,已經接近傍晚了,我們也來好久了。回去好嗎?”“嗯。媽媽,再見——”

小女孩把花放下,拉着大人的手慢慢下山,走了幾步便回頭。待他們消失在叢林的盡頭,我走近那座墓,墓前只是一束鮮花,再無其他。墓很乾淨,墓碑四周卻沒有一根雜草,卻不是今天除的草。我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深深地鞠了一躬才離開。

回到親人旁邊,草快除完了,他們臉上也有了汗珠。有些長輩已經在排開炮竹,幾個炮竹連在一起,説那樣會響亮久一點。而後面的事情我都有點心不在焉了,我想着那個小女孩、那乾淨的墓和哪一束鮮花。

直到回去,細雨一直不停止,炮竹聲也一直未停止,我腦海裏小女孩的身影也不消逝。

清明節的作文3

望望可愛的家,望望周圍的樹,望望自己,望望親人,我不禁從內心升起一股感激之情――這都是咱們的祖先及父輩為咱們創下的基業。他們為了養育咱們,而歷盡生活的磨難;他們為了讓咱們有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不辭辛苦的工作……為了紀念祖先,每年公曆的4月4至6日定為清明節。讓咱們在風和日麗、柳綠桃紅的日子裏,去看看他們,為他們添上一把新土吧!

太陽當頭照,咱們都會拿着剪刀、鏟子、紙錢、祭品上山去。因為人們一般都把祖先埋在山上,認為這樣會使祖先早日升天為神仙。所以山路格外難走,一路上,都是陡坡。搖搖晃晃很危險,不要説拿着東西了,既使單身走也不禁心裏打個寒戰,可爺爺説這是在考驗咱們的心誠不誠,咱們一定要過去。

山上,綠樹參天,鳥語花香,環境十分優美。咱們的祖先就安息在這裏。大人們拿着剪刀修除墓旁的雜草,添土培墳,擺放祭品。小孩子們則到處尋找映山紅,插在祖墳上,這樣會保佑咱們這一年像花一樣紅。一切東西都準備好了,由長輩燒指錢,讓祖先保佑咱們一生平安。紙鈔灰像蝴蝶那樣飛起來。“噢”灰是白的,全家人都笑了。那就説,祖先來過了,會保佑咱們的,否則灰怎麼會是白的?

咱們帶着輕鬆和慰意又奔向另一個祖先安息的地方……

回來後,大人們把剛祭過的清明果分給咱們吃。坐在樹下給孩子們講一些祖先的故事,讓咱們知道咱們的祖先是多麼偉大,咱們的.祖先讓咱們自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舊時清明節的寫照。

隨着時代發展,青少年朋友和家人完成祭祖活動後,並不回家,而是一家人一起去青山綠水、鶯飛草長的地方去遊玩,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機。那帶着花香的透明空氣是那樣醉人!這真是一年中難得遊春的好日子。至此,祭祖又有了新的含意。

我從《咱們的節日》中看到了過年家鄉熱火朝天的社戲;元宵節時映紅了半個天空的花燈;清明節人山人海的掃墓隊伍;端午節掛的香袋……但這些知識遠遠滿足不了咱們。讓咱們做個有心人,去查查更多節日的故事……這樣不僅能增長知識,也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給人們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彷彿有了這雨,才能更顯出清明的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清明時節雨紛紛“,此話真的是一點都不假,即使不是雨紛紛也是陰沉沉,這不,今天的天是灰色的,散落在大地上的光更是不明不暗的,哀思的情緒也隨之湧動……

汽車緩緩駛出小城,沿着蜿蜒的山路慢慢前進。走了一小段山路,汽車便開不進去了。我們便徒步繼續前行。走過曲折的山路,繞過清澈的小溪,越過扎人的荊棘,終於來到了外公的墳前。只見墳前雜草叢生,那些不知名的小草在墓碑周圍狂妄地生長,長滿尖刺的野花在石碑邊自由開放。親人們拿起鋒利的工具,開始清除這些打擾外公安寧的雜草,我也像往常一樣,拿起毛筆,沾上紅油漆,認認真真地給墓碑上的字描上紅色,希望能給外公的”家門口“帶來些許喜慶氣氛。描着描着,腦海裏不由自主地想起剛才外婆在路上對我説的話:”要是你外公還在,見到你,他該有多高興啊!“外婆的話讓我一陣心酸,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我趕緊低下頭來,抹去淚水,生怕會引起外婆的傷心。

不一會兒,雜草已經清理乾淨。舅舅在外公墓碑前擺上幾杯白酒和祭禮,大家虔誠地為外公燃上一炷香,依次祭拜。我依偎在外婆的身旁,她輕輕握住我的手,不停點頭拜拜,嘴裏念着什麼。忽然,外婆的聲音越來越哽咽了,渾濁的'淚水從外婆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滑落下來… …母親他們在一旁燒着紙錢,那繚繞的煙夾雜着灰燼紛紛揚揚,空氣中瀰漫淡淡的哀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呢?是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外公,你怎麼捨得丟下外婆一個人?你怎麼捨得兒女們獨自離開?外公… …“我的淚水很不爭氣地湧眶而出,淚眼朦朧。朦朧中,我彷彿看到了未曾見面的外公:他鬚髮銀白,慈眉善目,手裏拿着一把糖葫蘆,笑吟吟地向我走來… …

一陣微風夾着細細的雨滴,滴到我的身上,不禁打了個寒顫。我更緊地依偎在外婆的身邊,慢慢擦去她臉上的淚痕,輕輕地對她説:我看到外公了… …也許過去的日子並不是花好月圓,但外公最大的心願卻是您能過得開心… …

清明節的作文5

一年一度,“清明”又悄然向我們走來,這是世人與故人對接的日子,我想起了時下國人的殯葬文化。

最近這些年,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手頭寬裕了,思想禁錮也打破了,這本來是好事,卻也有負面效應。在對喪事的處理上(權且叫做殯葬文化)就有表現,大有回潮倒退之勢。

城裏,有時在馬路上碰到送葬的隊伍,可謂浩浩蕩蕩:有吹吹打打的樂隊,有抬着紙轎、紙馬、紙人的儀仗,有手舉招魂幡、身穿孝衣的親屬,緩緩有序,招搖而行。好像只有越辦越大,才表現出對已故長輩的尊重。

再有,就是每年的清明、寒食節、春節前、忌日,都要給故去的.親人送“錢糧”,就是買了紙錢到各處去燒。入夜後,在一個路口就可能有好幾夥人,各自圍着向上竄動的火苗,大把大把地把紙錢續進去。先是冒出黑煙,然後是留下的灰燼被風吹得到處流竄,大大的污染了環境。

聽説鄉下就更厲害了,許多人故去後,已不火化,“通融”一下,就仍整體下葬,佔據一片黃土。

更有甚者,一些有權、有勢、有錢的人,不僅活着要享盡富貴榮華,死後也要安逸、排場,一擲千金,大造墓地。

這就使我想起了那年去澳大利亞旅遊時,在墨爾本見到的墓地。我們都知道,澳國地廣人稀,土地資源比我們豐富得多,但是那裏每個墳墓規模都很小。而且有一種應該叫“紀念牆”的建築,上面密密地刻着故人的名氏,在旁邊凸起的小台上插着小小的一束鮮花,表達對逝者的懷念。難道他們簡樸紀念故人的理念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過去常講,我們是唯物主義者,死去就是生命的消失,也是一種物質轉化,逝者是沒有物質享受的需求的,只要活着的人常思念他們的恩澤,學習他們的長處,就是最好的紀念,最大的慰籍。不知為什麼現在有些國人對此卻崇尚轟轟烈烈,熱衷大操大辦,攀比之風有增無減,這些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清明將至,我們應該紀念,也需要思考,於是就有了我上面這些或許是多餘的,不該在此時講的話。

清明節的作文6

小時候,我是個十分淘氣的小孩,常常纏着年滿七旬的曾祖父玩耍。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是很開心的,因為可以去掃墓,但是掃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掃墓後的宴席上的紅包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嘻嘻!

往往掃墓是最無聊的 ,但是有了曾祖父的陪伴,便不再枯燥無味。有的年份,細雨綿綿,曾祖父必考我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氣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到了墓園,他也會考我另一首詩:“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遊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我並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朗朗背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每當此時,曾祖父就會高興地説:“孫兒真乖,真聰明。”他對着自己的晚輩我的長輩們誇獎我,讓我總成了大傢伙關注的焦點。曾祖父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我十歲時,曾祖父就患了嚴重的.咳嗽,卧牀不起。有一年清明節,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詩。他斜倚牀前,眯縫着眼,頭往後仰,靜靜等我開口。房間裏的人不知什麼時候增加了好多個,連平日極少在家的父親也來了。我隱隱覺得不妙,但還是有聲有色地把詩吟誦了一番。曾祖父滿意地點了點頭,努力睜開眼睛,把我細細打量一番。父親把我領了出來。

不久前,曾祖父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病。曾祖父最後聽我吟誦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詩,帶着滿足離開了人世。我後來也明白,在曾祖父的眼裏,清明既是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也是踏青賞遊的好日子,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今年清明節,我和父親來到曾祖父的墓前,我高聲朗誦着這三首古詩,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們正詩意地活着。

清明節的作文7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每年的4月5日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清明節是為了祭拜先人所特定的日子。那天,家家户户都會去掃墓,而且一般只吃冷食,不能有煙火。除了這些活動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吃清明果了。

清明果的外形很多樣化,有的像一座有三個頭的小山,而有的卻只是圓圓的一個團。清明果也被叫作“青果”,顧名思義,那便是因為它的外皮是綠色的了,這也是它與其他自制糕點不同的地方了。如何讓那白白的米粉變成綠色的.呢?原因就在它的米粉被加進了一些艾葉。將從市場買來的艾葉搗爛在融入米粉中,就大功告成了。

要説做清明果,我可就是個高手了。先將那綠綠的米粉分成幾大份,再將那幾大份搓成寬約兩釐米的長條,然後拿出其中一條,估計好一個清明果外皮的分量,用刀在長條上每隔一段距離切一個口子,已作標號。然後就簡單了,根據剛才的標號,擰下一段距離的米粉,搓成小團,用大拇指向中間按下,做成一隻“小碗”,以便等會兒放餡料。做完了這些,最後就是放餡料。只有配上鮮美的餡料,清明果才能真正美味好吃。不過你別小看了這些餡料,做起來也可講究了。

清明果的餡料一般有兩種,一是豆沙,二是美味的肉炒豆腐。做豆沙餡比較費力。先把豆子放鍋裏煮爛,再將它放進一個大盆裏,放進適量的糖,找來一根乾淨的木棒,使勁地剁,那熟透了的豆子便被碾開,慢慢地那豆子就成了美味新鮮的餡兒。幹着活兒,必須要手力大的人來,那大盆的豆子可不是那麼容易被碾爛的,必須剁上一個下午才行。而豆腐餡只要將豆腐切成小塊和肉.鹹菜一起翻炒,香噴噴、熱騰騰的豆腐餡就做好了。最後只要將餡放進準備好的米粉裏,捏好,再放進鍋裏蒸熟,就完工了。

隨着一股熱氣的冒出,清明果蒸好了。我捏起其中一個放進嘴裏,嗯~~軟軟的米粉加上鮮美的餡兒,真算是天下美味了!

清明節的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祖父祖母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祖父祖母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祖父和祖母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祖父祖母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祖父祖母,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祖父祖母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祖父祖母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9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每年的今天,一家老小總攜帶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上山祭祖。好不容易來到目的地,年輕人揮舞着鐮刀、鋤頭把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為舊墳培上新土,修整一番,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墊上磚頭。在墓碑前放一個大盤子,上面擺着“三牲”、油豆腐和一些粉絲,旁邊再擺上三杯白酒和三杯茶水。太爺爺在墓碑和祭品之間的泥土裏插上兩根紅蠟燭,用打火機慢慢點燃,再點燃一大把香分發給眾人。我接過三支香,像其他人一樣捧到胸前恭恭敬敬地彎腰拜了三拜,將三支香插到泥土裏,然後就是燒紙錢。

燒紙錢的時候,我的眼睛看着太爺爺,他黝黑粗糙的臉被歲月在刻下了大大小小的痕跡。他的手顫抖着把深黃的`紙放到火上燒時,眼中似有渾濁的淚在滾動。燒完紙錢後,他雙手合十,微低下頭,閉上眼睛,嘴脣不動地顫動着,似在説着什麼。

祭祖完畢,下山的時候太爺爺一句話也不説,只是落在隊伍的最後面,慢慢的走着。我有些疑惑,便伴着他放慢了腳步,問問他怎麼了。他注意到了我,輕輕歎了口氣“我只是想你太奶奶了。”太奶奶和太爺爺是在幾十年前認識的,那時是由長輩包辦婚禮,兩人結婚前雖沒有什麼感情基礎,但是婚後一直相敬如賓,感情也算融洽。那個時代很窮,每天生活的都很苦。一畝三分田,要支撐全家人的日常開銷是不夠的,於是太爺爺就去外地找活幹。家裏的事就全權交給了太奶奶。太奶奶一個人種地、帶孩子、做家務,每天忙得團團轉。天沒亮就起牀,深夜的時候仍開着油燈幫別人做些針織活補貼家用。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太奶奶,原來像白玉一樣嫩滑的鵝蛋臉已變得乾燥粗糙。太爺爺一直覺得很虧欠她,想着要在外地成就一番生意,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可在太奶奶得重病死之前家裏都是一貧如洗的。太爺爺沒有讓太奶奶過上一天舒心的生活,沒有讓她享過福。所以現在自己生活得越好,太爺爺的悔恨就越深,這種悔恨每到清明和重陽就會加重。

回到家,太爺爺捧着太奶奶的遺像,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乾涸已久的眼睛裏,此時蓄滿了淚水。

清明——祭奠先人,時光流離,浸滿憂傷。

清明節的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時節,沒有下雨,早上在路上也看不着誰斷了“魂”,但人們依然遵守着一個習俗“清明掃墓”。

清明3天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就跟着大舅爺他們去掃墓,那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剛靠近墓園,我就聽到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並有一陣陣灰白色的煙,放眼望去有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後面是一個大湖,母親説這就是水庫,油菜花的邊緣是一小片的茶園,茶園裏有一個採茶工,這真是太美了。

我看入了迷,母親喊了我一下,不然我就走丟了。我跟上去,這時發現舅母手裏提了個桶,桶裏有一大一小兩個烏龜,一看就知道是大舅爺買的。我跑過去問大舅爺:“大舅爺,你為什麼要買烏龜呀?”大舅爺説:“等會兒放生。”我又疑惑的問:“放生幹嘛?還不如給我養着玩玩呢!”大舅爺笑着説:“你想要的話下次再給你買一個。”我恍然大悟,放生烏龜也一定有它的含義,就像掃墓一樣。

走進墓園中間,母親和舅舅竟然迷了路,頓時不知道往哪走,找了好半天才找着我老太太的二哥墓碑。到那兒時旁邊已經有好多人,我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那一個大房子,我想:“誰家這麼有錢買這麼個大房子?”一會兒,有個舅奶奶搬着兩件衣服和一個盒子放到火堆上去燒,燒完後又親自把大房子放火堆上燒。原來這房子是她買的'呀!這麼有錢,羨慕死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房子和衣服都是我婆婆託她買和燒的,因為我婆婆生病在家,最壯觀的就是燒房子的時候了。一會兒火就沒了,但很快就冒上來,先把半面牆烤軟了,然後就全冒上來,一下子就冒到房頂,整個房子都塌了下來,變成了一堆紙,燒的着不多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磕頭,請求祖宗保佑你,我連磕了好幾個頭,並求祖宗保佑我成績越來越好,掃完了我老太太二哥的墓,就該掃我老太太的墓了。

墓都掃完了,我跟大舅爺和小舅爺來到了湖邊放生烏龜。大舅爺把桶輕輕往下斜了一點,讓烏龜自己爬出去,還説到:“你自由啦!快走,快遊吧!”然後許了個願,我們便走了。

清明掃墓是我們的習俗,我們必做的事,你們今年掃墓了嗎?

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是我國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前一天,爸爸媽媽帶着我,回到農村老家陪着奶奶到後山去給爺爺掃墓,在上山的過程中,我驚奇地發現,這裏的山一眼望去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墳墓,雖然山是那麼的青翠,但遠遠望去,好像是嫵媚的臉上刻着一個個的傷疤,雖然清秀,卻顯得那麼的陰森。

我想,天哪,山是用來參觀、遊玩的,現在卻變成了墓的世界,來遊玩的人豈不是會被嚇到?太恐怖了。我想起了電視上經常看到畫面,人們去掃墓,都是 到陵園,陵園墓地並不大,但整體看起來十分壯觀,比老家這山上一座一座的墓好多了。

清明那天,外公外婆也帶我去掃墓,本以為,看到的也會是滿目瘡痍的青山!可是,一到山下目的地,讓我沒想到的是,看到的竟然是一座四層樓靈堂,靈堂坐落在青山下,周圍有綠樹環抱,顯得那麼莊嚴肅穆。原來,靈堂是外公他們家族建的,整個家族每位先人在靈堂內都有一個靈位,每個靈位所佔空間只有不到兩尺見方,因此這座靈堂可以容納下兩三千個靈位。放眼望去,這裏的山滿眼青翠欲滴,就像一位剛剛成年的羞答答的少女一樣,嫵媚極了。我心中不由得無比感慨,城市是比農村文明進步一點,環保意識增強了,先人們佔去的位置小了,給子孫後代留下的'是青山綠水。假如人類不懂得節制,讓每一個陵墓都佔了很大很大的地盤,那世界上的每一座山都會變成一個個“墓的海洋”,那原本巍峨高聳、風景秀麗的青山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面貌。

祭掃墳墓,對先人表示悼念,是讓我們感念先人的恩澤,是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在我們內心真正表達敬意和孝思,那麼,我們就不用介懷是在一座墳墓或一個靈位上寄託哀思和祝福。以前,學校在清明期間會組織我們到烈士紀念牌向烈士敬獻花圈,向烈士致敬,隨着網絡的發展,今年老師讓我們在網上祭英烈,也一樣可以達到祭奠的目的。

移風易俗,傳統文化也可以創新,符合時代文明發展的要求,也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發展。

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從古到今,我想大概每年的清明節街上的情景都是如此吧,清明的雨如牛毛般飄飄灑灑,它紛雜,綿密,撩撥着我們的思念。在這細雨連綿的日子裏,更能引起人們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記得讀過的一篇文章中曾有這樣一段話,“歷經滄桑的人生,最眷戀的還是那個稱作老家的地方,因為那是人們的根脈所在。”

昨日上午,我全家就回到了老家,來給太爺爺、太奶奶和爺爺上墳;墓地兩旁的'叫不出名字的樹上,粉白色的花朵掛滿枝頭,有些卻隨風飄落,花瓣如粉白色的薄雪鋪滿鄉間阡陌;獻一束花,敬一杯酒,培一鍬土無不寄託我們對已故親人的相思;不忘祖先,緬懷先人,表達晚輩的感恩之情,掃墓是中國文化的傳承,是盡孝的一種體現,它傳承了中華民族“孝道”精神。

清明節,我們學校還組織了同學們在網上向英烈獻花的活動,以此表達我們對英烈的緬懷;向以血肉之軀捍衞祖國尊嚴,用寶貴生命換來我們安寧生活的英烈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不忘祖先,不負先烈,相信綿延不息的懷念與敬意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永存,化作激勵年少的我們砥礪前行的力量。

今天下午的時候,偶然看到一個視頻,烈士陳紅軍的家屬來到陳紅軍的墓前掃墓,其中不僅有他的母親,妻子,還有他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此情此景,讓我潸然淚下。孩子啊!你還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偉大,但相信你長大後,定會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而驕傲。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一杯杏花酒,滿盞思故人。”清明節,在我們緬懷逝去的親人同時,更要緬懷那些祖國的英烈們,感恩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今日的歲月靜好。

點一盞心燈,照亮天堂的路,讓四月的生機,給我們帶來對萬物的期待;我們定不負先祖、不負英烈、不負春光,珍惜每個今天,心懷感恩,昂首向前!

清明節的作文13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着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季節裏,想起了已故人與已逝往事。於是,淡淡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濕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似我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着這難得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似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悽迷而又美麗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心情。看那春雨濕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高明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心……

清明節的作文14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自己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自己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自己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濕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自己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自己老家那樣,那裏的和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自己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裏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自己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自己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自己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自己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裏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濕。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自己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自己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的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四月四日,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溪水發出的“丁冬”聲,在此時聽來,似乎是一首悲惋的樂曲,濕軟的土地上印着人們深深的腳印,這好像是大自然的哭訴,是對死去的生靈的哀悼。

我和大人們撐着傘,走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經過的小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走了一會,我們來到了躺着太爺爺的墓前,我一出神,眼前彷彿出現了太爺爺活着時候的和藹和帥氣,雖然我出生時,太爺爺就已經不在了……在不知不覺中,我瞟向了身後已滿頭白髮卻不顯老的爺爺,他比我更出神地望着用石頭砌成的墓,兩隻有神的眼睛裏有幾顆晶瑩的淚珠在滾動,臉上則是我平時從來都沒見過的憂愁和傷感。

雖然下着雨,可我們並不在意。我們仔仔細細地將長得到處都是的雜草給清理掉,原本雜草亂生的墓在我們齊心協力之下煥然一新。我幫助媽媽燒一些買好的紙錢和帥氣的“西裝”,而爸爸則幫助爺爺將早就準備好的.食物擺在太爺爺的墓碑前。做完所有的一切掃墓工作後,我們才快馬加鞭的收拾好東西朝山下趕去。

回家的路上,悲傷已悄悄跑沒影了,爺爺的臉上也重新掛上了嚴肅,可我的心裏卻一直裝着兩個問題:1:為什麼清明節會在四月四日:2:關於清明節到底有着哪些傳説?於是我拉着媽媽的手使勁搖換着,向她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可是媽媽卻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我無奈的低下頭去,擺弄着懸在空中的兩隻小腳,心想:哼,等我再長大一點後,一定要找遍所有的電腦,找到答案,一定要!下意識地,我握緊了拳頭。此時,我忽然相信這兩個關於清明節的問題好像已經在我心裏生根發芽了,它就等着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等着答案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四月四日,清明節,你是我們與死去的親人近一步的橋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