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清明節日記模板錦集七篇

一天終於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日記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清明節日記模板錦集七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每年的4月4日是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們一家照常回到家鄉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詩人杜牧説得真對,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細雨,不過並沒有掃我們一家回鄉下祭祖的興。由於爸爸説:“下雨‘水’指的是財,表示這一年我們一家將會財源滾滾。”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們去祠堂拜完後,就上山了。由於下雨,所以路特別泥濘,非常滑。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來到墳頭,只見周圍到處長滿雜草,爸爸要我們一人拿一把鋤頭,鏟去雜草。做完着一些後便拿出祭品,擺在墓前。然後拜神,人人告訴祖先自己的願望,告訴你吧,我像祖先許的願望是:今年希望能考上重點中學。不過我知道,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應該實力加運氣才行。拜完後,便敬酒了,哥哥裝酒裝了滿滿的三杯,説:“讓他們喝醉點吧!”然後開始燒冥幣、汽車、麻將等,真是應有盡有啊!燒完冥紙後,開始鞭炮了!“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鞭炮非常響,震耳欲聾,媽媽説:“鞭炮越響,越有福氣!”一切做完後,我默默地在心裏對祖先們説:“明年的今天,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安息吧!”

的確,人的一生非常快就會過去,時光不等人啊,同學們一定要捉緊時間,做好每一件應該做的事。

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身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着誰呢?

清明節日記 篇3

今天下午,天氣酷熱。一點多的時候,我和弟弟各抓着一袋紙花,爸爸拿着紙錢和食物,我們三個先上山去,媽媽和嬸嬸等一下才要到山上掃墓。

我們面前有兩條路,大家還是選了以前的路,媽媽和嬸嬸也從後面急急趕來了,生怕來不及。這些石頭高低不平,樹枝阻擋着大家道路,我差點兒掉下去了。

親戚們都來到了曾祖父的墓碑前,大家一起動手拔草,不一會兒,曾祖父的墓碑旁一乾二淨了。這個時候,紙花一定能派上用場。我心裏想。我和弟弟邊拿着紙花邊用雙面膠貼在上面,紙花的顏色多極了,有鮮豔的紅色,有似大海的藍色,還有和玉米一樣的黃色……紙花的樣子更是五花八門。我們大家都在土上插了幾根香,然後拜了拜。突然“轟”的一聲,許多小紙都從天空中輕悠悠地飄了下來,鞭炮聲響遍了整座大山。我們還去掃了曾祖母的墓,把紙錢統統燒掉了。

清明節日記 篇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我的爸爸一起去為已到天堂的老爺爺去祭奠。

我和我的爸爸在今天一起去為老爺爺燒紙錢。當我們到老爺爺的墓碑前的時候,我想起了老爺爺活着的時候的樣子。而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老爺爺平時揹着柴腿一搖一晃的身影,在我的爸爸上學的時候,老爺爺為了養家餬口,每天都放牛,當時大冬天的老爺爺只穿這一個布鞋,還是一個露腳趾的破布鞋,老爺爺想買一雙好鞋都買不到,因為這個老爺爺的腿都落下毛病了!

老爺爺我想對你説:現在生活好了,老爺爺你的一生都沒想到福。在天堂不要捨不得花錢,我們給你燒了好多紙錢呢!你該花的花,別擔心我們,我們很好,在天堂好好過日子,別掛念我們。

老爺爺,我愛你!

清明節日記 篇5

4月x日 晴 星期六

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清明節都和父母一起去掃墓!其實也不是必須要去!只不過年年如此,習慣了而已。如果哪一年缺席反而覺得少了點什麼似的!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我家的掃墓方式很是傳統的那種,和城市裏有很大的不同。

掃墓前都要和爸爸一起準備一些燒紙,燒紙是有講究的,必須要用嶄新的.百元人民幣在上面印一下,這樣才有誠意!還有一些紙包之類的東西……一年的風雨侵蝕,墓地裏已經是雜草叢生,爸爸早已經準備好了工具,我和爸爸先要除去墳頭還有周圍的雜草,然後在墳頭上添上一些新土……因為這樣祖先的位置才不會隨着年份的增加而消磨,子孫後代以後才能夠找到!

奶奶去世已經快五年了,每次來到奶奶的墓前我都會沉思良久……自小是奶奶把我拉扯大,記憶中天熱了,奶奶用芭蕉扇給我扇風讓我睡覺,生怕電風扇把我吹感冒了,天冷了,奶奶先鑽進被窩,等被子熱乎了才讓我鑽進去!奶奶很勤勞,我從來沒有見到她清閒的時候,平時總是收拾家裏的東西,放學回到家裏感覺到處很乾淨!我們家的農活比較多,爸爸媽媽總是在田地裏幹活,我和兩個姐姐還要上學,奶奶自己一個人把家裏人的飲食起居安排的妥妥當當!我很敬佩我的奶奶,奶奶是一家之主,爸媽有什麼事情都要和奶奶商量!如今奶奶已經不在了,奶奶對我的影響很深,晚上做夢會經常夢見奶奶!真的很想念她,總覺得奶奶沒有享福就這樣匆匆離開了。

把燒紙都燒完了,再在墓前放上一些水果糕點!其實奶奶怎麼能吃到這些呢,但是必須要做!我覺得掃墓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大家不要忘本,感恩是必須要做的,其實做這些是做給活人看的,在這裏想起一個詞語:傳承!

清明節日記 篇6

4月5日 天氣:晴

我們掃完墓回來,媽媽説天氣不錯要帶我去八仙山公園野餐,奶奶給我準備了很多的食物,有很多小零食,麪包,水果,飲料。媽媽準備了野餐籃,野餐布,餐具。我們很快就到了八仙山,我和爸爸一起拿野餐籃走進去,媽媽很快就找到草地,我們開始野餐了。野餐完我們又出發去御龍灣,媽媽給我買了吹泡泡,爸爸給我買了風箏,爸爸教我放風箏。我們很累了就去對面美食節吃烤肉,吃棉花糖,喝檸檬茶。很快就7點了,我們回家了。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玩得很開心!

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節,我和爸爸、爺爺……去老家祭祖。那裏天氣陰轉雨,但我還是要去。大家一上山就幹起活來。最先祭曾祖父,第二是高祖母,第三是曾祖母,最後是高祖父。告訴你們吧,我們的順序是從遠到近。

我們第一個工作是除雜草,第二個工作是殺雞,把雞的血倒在紙錢上。第三個工作是把紙錢掛在墓地旁。最後一個工作是拜祖。從上午10點多開始到下午3點多才完。祭祖的意義是:“懷念祖先,激勵後人。”在回來的時候,又下起了濛濛細雨,這讓我想起了爺爺叫我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原來祭祖也可以學到這麼多知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