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

每年清明節前後,隨着人們掃墓、出行高峯的到來,鮮花、水果、餐飲、祭祀用品等行業都能借機“火”上一把。今年是國家調整休假制度之後迎來的第一個小長假,這個與雙休日相連的三天假期,讓更多的人得以踏上回鄉祭祖、外出踏青的旅程,也激發了許多傳統節日習俗的再度復活。

(精)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

3月30日,兩名孔子後裔在清明祭祖儀式前整理服裝。當日,13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孔子後裔來到山東曲阜孔林,身着漢服,手執笏板,以古禮向孔子表達尊崇之意。

銀川市各大陵園內,很多人把祈福卡掛在墓地旁的樹木上,寄託對親人的思念。

祭祀、旅遊首度平分秋色

在很多人心目中,清明節就是祭祖和掃墓。民俗專家則認為,這種説法只對了一半。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不僅是緬懷故人和先烈,更有着熱愛生命、親近自然的含義。追思逝者的同時不忘生者。今年的清明小長假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休閒時間,也促使清明“生死經濟”中“生”者部分得以凸顯出來。

據南京迪普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近日對南京市民關於如何度過第一個清明小長假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位列前三位的過節方式是休息、短途遊和掃墓。老南京的掃墓習慣是“趕前不趕後”,尤其是不能過了清明再去掃墓,因此僅有近兩成市民會選擇假日期間祭祀先祖。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民俗專家陶思炎説,把清明僅看成是掃墓的節日,是現代人對傳統節日內涵的極大誤讀。清明本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説:“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每年的4月5日前後,正值陰曆陽春三月,風和日麗,草長鶯飛、萬物復甦,一改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天地一片清淨明潔。後人將祭祖、寒食節併入其中,才使得清明節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記者瞭解到,各大旅行社近期紛紛推出了一天至三天的清明短線遊。中青旅國內部相關負責人姜鵬表示,各省省內及周邊城市的短線遊將成為今年清明出遊的熱點,主推踏青遊、民俗遊。

陶思炎説,其實古人也和我們一樣,除了禁火、掃墓外,還有插柳枝、盪鞦韆、放風箏、鬥雞等户外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人們組織了一些體育活動以強身健體。

秦淮放燈習俗中斷了七八十年

南京夫子廟的秦淮燈綵聞名天下,今年清明期間將舉行一系列的“傳承民俗文化、情繫十里秦淮”活動。其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4月4日至6日的每晚18:30—22:00,秦淮河沿岸舉行的“放燈”儀式。人們可以花上10元購買或自己動手製作一盞荷花燈,寫上些文字放入河中,追憶先祖的同時,也為生者祈福。

民俗專家告訴記者,古時就有“清明賜火”的習俗,如今已是鮮為人知。相傳因寒食禁火,人們將從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到了清明節,又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詩人韋莊有詩云:“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唐代“清明賜火”的習俗曾盛極一時,皇帝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清明賜火”典禮,把新的火種賜給羣臣,以表示對臣民的寵愛。

據介紹,這一活動還借鑑了民俗“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其中有普渡眾生的含義。

人稱“金陵燈綵陸”的花燈老藝人陸有昌告訴記者,秦淮河放河燈的習俗已經中斷了七八十年,現在的扎燈人都沒有做過,這次大家也是經過反覆琢磨和試驗,才製作出了簡單、安全的荷花燈。而將荷花燈放置河中,隨水漂流,借河、荷、和三字同音,寓祈福納善保平安及幸福、和諧吉祥之意。

此外,陸有昌還大膽設想,將清明節的標誌——“柳枝”,與花燈結合起來。據説“柳枝”對於清明節而言,就如同桂花之於中秋、菊花之於重陽。

陶思炎認為,之所以有這樣的説法,一是因為傳説介子推是抱着柳樹死去的,二來楊柳正是清明前後發芽、抽枝,是早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有很強的生命力,古人藉此表達了生者希望死者復生的美好願望。

民間文化“傳承”之外更要“創新”

清明、端午、中秋、春節、元宵這些傳統節日,在古代都有很多民俗活動,清明祭掃,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月,春節團圓,元宵鬧花燈等等。時至今日,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節日文化生活中,而每年的清明節似乎僅剩下一個“燒”字。

秦淮區旅遊局局長姜勇美認為,清明小長假的到來,為恢復發展民俗文化提供了契機。重現“清明賜火”等傳統習俗不僅大大豐富了清明節的旅遊文化活動,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費方式。

據瞭解,很多旅行社都希望借“清明”之機將4月旅遊淡季做“旺”,除了開闢短線遊市場之外,還增添了不少新“玩”法。例如一些踏青賞花路線中加入了農事桑蠶、祭祀紀念等傳統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掃墓和祭奠活動也融入了不少傳統節日習俗。

陶思炎認為,應借節日效應恢復更多的民俗活動和傳統食品。比如放風箏,意味着去掉以前的穢氣;盪鞦韆,又稱為“半仙之戲”,有千秋萬代、長壽健康的意思;此外還有打馬球、鬥雞、取火比賽等。吃的方面除了青團和糖藕之外,過去還有吃燕子型棗泥糕的習俗,象徵着呼喚春天的到來。這些傳統習俗和“儀式”能夠讓人們在追憶祖先的同時淨化心靈,心懷感恩與敬畏之情,進而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根植於每個人的心裏。

但他也強調,民間文化活動“傳承”之外更需要“創新”。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普遍缺乏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節日過於“概念化”,沒有適合的活動載體。商家的大聲吆喝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畢竟侷限於“消費”層面。只有不斷開掘傳統文化的新內涵,尋找新載體,讓更多人瞭解節日的文化淵源,才能把傳統節日的文化精髓傳承下去。

清明節: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4月4日是清明節。學者説,清明節有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獨特的文化禮俗,是全球華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在二十四節氣中非同一般,它既是農事節令又是重大節日,還是惟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確定為法定節假日的節氣。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指出,清明節淵源久遠,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清明原本是曆法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普通的歲時節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就是説,這個節氣萬物復甦,已是合適的耕種時令,從此進入農事大忙階段。烏丙安説,清明節起初並沒有祭祀先人的習俗,但後來它逐漸與前一兩天的寒食節交匯融合。寒食節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後來與晉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傳説相附會,寒食節掃墓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兩個民俗節日交融後,禁煙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祭祀先人的習俗愈發凸顯,清明節於是發展為朝野上下共同重視的重要傳統節日。

海外僑胞、全球華人都非常重視這個民俗節日。每到清明節,很多港澳台民眾和旅居各地的華僑、華人,都要回大陸祭奠先人、認祖歸宗。清明節已經成為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血濃於水、慎終追遠的特殊日子。

二十四節氣中清明的詩歌最多最好

作為重要的農事節日和傳統的民俗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吟詠清明的詩歌數量最多、質量最好。

清明處於春光明媚的季節,是人們追思先人、踏青郊遊的傳統節日,所以容易引發文人墨客的詩歌雅興。從唐玄宗這樣的皇帝,到杜甫、白居易、陸游、李清照這樣的詩詞名家,都喜歡在清明節引吭高歌。《全唐詩》和《全宋詞》的內容中包含“清明”“寒食”字樣的作品有850多首。

清明節是傳統的掃墓祭祖日子,許多詩人為此留下了千古名篇。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明代詩人高啟的一首詩,則反映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悲痛:“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時節,北方乍暖還寒,南方春意盎然。

清明又是一個郊遊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間有植樹、放風箏、打鞦韆、蹴鞠(踢球)、鬥雞等多種有趣的民俗活動。宋代吳惟信的詩“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表現了萬人郊遊、盡興方歸的宏大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