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合集十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合集十篇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1

4月5日那天早晨,我剛吃過早餐,寫了一下作業,就出門玩了,不到一會兒,我就跑去問祖父:“今日是清明節嗎?”祖父説;“是啊,待會就去掃墓了。”我説:“哦。”祖父又説:“11點左右我們再出發去墓地,你一定要記着。”

時間過得很快,我才玩了一會,就到了要去掃墓的時間了,這時候父親跑來對我説:“你跑哪去了,還不趕緊過來幫忙”,過了15分鐘後,我就和家人一起出發了,我大哥和三哥騎着三輪摩托車載我們去墓地。

到了墓地,就準備開始掃墓了,祖父説我們留在車上就好,其他的人就下去幫忙掃墓,我們先從拔草開始,有的用手拔,有的用鐵鏟鏟,有的用鋤頭挖……大家忙得不亦樂乎,雜草很快就被我們清理乾淨了。

接着我們就把用來祭拜的食物放在墳墓前,然後把紅紙貼在小小的小房子上,和紮在仙人掌上。最終把草蓆放在中心,然後向祖先拜三鞠躬,再燒紙錢,最終放鞭炮就行了。

最終就開心地回家了。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2

清明節是祭祖的節日。自從國家頒佈此節為法定節假日以後,大家就有比較多的時間去祭祖了。

今年的清明節,節日的氣氛特別濃。大街上掛着多條橫幅:“提倡文明祭掃。”橫幅下面是車輛川流不息、人山人海。還有另外一道特別引人注目的風景,那就是道路兩旁竟成了鮮花的海洋,有紅的、白的、黃的……美麗極了。

聽老人説:以前的清明節,街上賣冥錢的店是最火爆的,有錢人家買了一大堆冥錢,有汽車的模型、美女模型、美元紙幣……現實生活中人們用的東西,店裏應有盡有,然後拿到山上去燒給祖宗。紙灰滿天飛,整片天空烏煙瘴氣的,既污染了空氣,有時不小心,還會引發火災呢!

現在,平潭正在大發展,人們觀念轉變了,變得文明瞭,環保意識也變強了。各家各户都改用鮮花來祭祖,街上鮮花賣得特別火爆。

真是別樣的`清明節!但願以後的清明節街上的鮮花會更多些!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一家就去外婆家後面的山上掃墓。

一路上我們説説笑笑,一邊走一邊採美味的野菜,媽媽還告訴我如何辨別鮮筍和苦筍……走着走着就到了太外公會太外婆的墓前。我們就一點也不開心了,看到先輩的墓總有一些傷感嗎! 把墓上的野菜都拔了個精光,後來還燒了許多紙錢……掃墓掃完了,我們就去挖筍了,我們着一些人中算外婆最會挖筍,外婆在土地上看一看,踩一踩就知道土地地下有沒有筍了,還沒到一個小時,筍就有一袋蛇皮袋子那麼多了。筍挖完以後,我們就去挖野菜了,一路上風景就像一幅美麗的畫,我一邊採薺菜,一邊採野花,我還用野花編了一個花環。突然一條細細的水蛇從我們前面經過,真是下來我們一大跳呀!不過只要我們不傷害它,它也不會來咬我們……

好像再過一遍清明節呀!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傳統的清明節,我們一家回家鄉祭祖。一路上下濛濛細雨,路高低不平,終於到家鄉了。家鄉里的人已經做好了飯給我們吃。飯後,大家都去祭祖了。

祭祖的路上,大家都拿祭品;有的人拿香、蠟燭與炮竹,還有的人抬一隻油膩膩的乳豬。我怕草叢中有蛇,於是我就拿一根竹子,準備打草驚蛇。

大家在祭祖時,有的在燒祭品;有的在除草;還是的在點燃炮竹。炮竹聲在山間迴盪,散發出來的煙好像一層層厚厚的白霧。

祭完祖,我們就回家了,我又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5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現在隨着時代的不同,祭祀祖先的方式也不同.鮮花代替了紙錢,糖果品代替了食品(如魚蝦 肉類等熟食),也不再是吃涼食了,寒食這個名字可能也許被遺忘,這樣也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今年政府又取消了燃放眼花爆竹.這樣更加安全文明,我希望這樣的清明節,更希望全社會能積極倡導這樣的一個主流.讓我們過上一個安全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6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朝,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又名踏青節,其熱鬧程度僅次於春節。俗話説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清明節都過得不大一樣。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是這樣過的。

清明節那天,人們都先在家中或者到寺廟祭拜租先。然後把先前準備的食物及物品,水果等祭品和鋤頭鐮刀之類的東西帶上山祭拜去世的親人。上山之後,我最愛做的就是為已逝親人整理墳頭。整理時,我總愛拿起鐮刀除割草,其實説割草,倒不如説是玩。每次我割草時,都是總是三分鐘熱度的形式。幹了一小會就罷工。為此,每年清明節,媽媽每次都不是很願意的帶我到山上,總是在出發前特別特別地交代我説不許胡鬧,但是我每次都三分鐘熱度,所以,我每次總被媽媽罵。整理完墳頭後,大人們就會把祭品擺上去,然後祭拜已逝親人。接着,就要燒銀紙了。聽説這些銀紙是陰間的紙幣,是捎去?逝者花的。為的是讓逝者在陰間有錢花。當然,這個環節我也很喜歡做,拿出銀紙,它們拿在手上,慢慢數出幾張幾張,向火中拋去燒,燒完銀紙後,就要等一會,然後把祭品拿下來,最後就可以下山回家了。祭品同時也可以吃了。

家鄉的清明節的習俗真是神奇,而且我現在也就知道以上這些了。其他的習俗我們小屁孩並沒有參加,但是清明節本身就過得很開心!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7

清明節,我和爺爺,爸爸回老家去祭祖,爺爺的老家在涇陽,因為很遠,我們起的很早,一下子就開車出發了,天灰濛濛的,我們的心情也灰濛濛的,車裏非常安靜,直到半路上,我才打破了這沉靜,哇嗚哇嗚的大吐一氣,爸爸連忙扶我下車,我還在吐個不停,都差點吐到爸爸身上了!

因為我吐到車墊上了,所以爸爸也把車墊清理了一下。

一到涇陽,我們開始祭祖,我先順時針轉了三圈,差點摔倒,然後燒了一些紙,我再爬到土堆上,壓了一些紙,然後鞠了三躬,在心裏想着:“祖爺一定要讓我全家平安,學習進步!”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8

風輕輕撫過心房,帶來一絲清涼,帶來一絲回憶。

在我還小的時候,父母在清明節那一天總會帶我回到家鄉。

踏進了鄉土,一種從未有過的熟悉感湧上心頭,南方獨有的悶熱似乎被這應景的小雨淅淅瀝瀝地澆滅了。父母帶着我,一同去給先祖掃墓。

我們踏着不算平坦的石子小路,兩邊的花草也因雨的沖洗而綠的發亮,昆蟲趴在草叢中,一曲又一曲地鳴唱,世間的一切都寂靜了下來,共同傾聽着這自然的讚歌。花草的清新伴着泥土的味道撲面而來,我貪婪地吸着家鄉的味道,向着先祖的墓碑走去。

大理石製成的碑前,放着父母帶來的鮮花,較弱的花朵與肅穆的石碑相結合,讓年幼的我小小的心肅然起敬。父親手裏拿着罐清酒,他表情嚴肅,輕輕將就打開,酒灑在先祖的碑前。酒水濺落,在空中爆裂,碎成一個個水珠,落在地上,快速的消失在土裏。不算濃重的酒氣飄了上來。在這個安靜又有些淡淡悲傷的日子裏,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着,蟲也仍鳴着,一切好似什麼都沒有發生似的,卻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今我已多年沒有再回到那個充滿我童年回憶的地方,那清明的小雨,唱着故鄉的歌,清淡而值得回味,如濃墨一般,全力展現着鄉土的魅力,吸引着我這遊子,能早日回到那個美麗的寶地。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9

明天就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今天都很忙,在其中我們也很高興,你們知道我們全家人都做了什麼事嗎?我來給你講講吧!

一大早媽媽就把全家人都叫了起來,大概是6.00左右,媽媽就一個個的叫,都把我們從夢中叫醒,起牀後我們都在為清明節做準備!都在想有什麼要做的,提前做了。最後爸爸説道,要剪清明調子,買紙錢等等。中午後,我們全家人都開始做事,媽媽去街上買紙錢,我和爸爸在家剪清明調子,我以為不會剪清明調子,所以只好先看看爸爸怎麼剪的,爸爸看見我沒什麼事做就教我剪清明調子,在學的時候,我有幾次都錯了,弄的爸爸總笑我。媽媽回來後,我們全家人都再剪清明調子。我總是出錯,爸爸媽媽也總笑我。

這次好高興,我也學會了怎樣剪清明調子!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10

天陰沉沉的,大風不停地刮,那天氣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們一行人去給太太掃墓。

大家來到山腳下,七手八腳地把要用的東西搬上了山。山很陡,一路上,耳邊不時傳來了小鳥演奏的哀曲,大家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大家來到了太太的墳前,舅舅把墳上雜草除去了,然後打開了顏料盒。我、三舅媽等人,拿着毛筆,用心地描,把思念一筆一畫地描在字上。在我們描字的時候,小外婆拿着蠟燭,點呀點,怎麼都點不着,最後,小外公手遮着,才把蠟燭點着。然後,大舅媽把太太生前最愛吃的點心、水果,一一擺在桌子上。我們把字描完,在地上鋪上了墊子,就輪流跪拜了。我在太太的墳前,用思念與太太交流,心中喃喃自語太太,今天我來看您了。請您保佑我們身體健康;保佑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就在我們跪拜時,天空飄起了小雨,那小雨彷彿是雲姐姐悲傷的眼淚。大家心都酸酸的。

下山了,我望着太太的墳,耳邊響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