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陽生春又來

導語:冬至大於年,大家開始吃起湯圓和餃子,大家知道冬至的來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冬至的相關知識,歡迎閲讀學習。

冬至陽生春又來

“至”,極也。冬至,農曆十一月中,冬藏之氣至此而極。

從物候上來看,為日南之至,晝短之至,日影長之至,因而有冬至之名。物極必反,陰極生陽。冬至日過,陽氣初生,土壤暗生春信。《周易》中,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是為“三陽開泰”。然而,這些都源於冬至“地雷覆”最初的那個陽爻。一陽初生,萬物之始。“冬至陽生春又來”。所以冬至也稱“小陽春”。

冬至道來源

冬至日,作為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古人認為自冬至起,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到來。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因此,因此,老話又説“冬至大過年”,一是表示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説明重要性。

説起把冬至日作為節日來過之事,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夏曆是古代漢族曆法之一,與黃帝歷、顓頊歷、殷歷、周曆、魯歷合稱古六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無分別。直至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方將正月和冬至分開。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朝廷官府舉行“賀冬”儀式。南朝人范曄編撰的《後漢書》中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過冬節,官方例行放假,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此外,冬至日時,官場互行“拜冬”之禮。魏晉六朝時,冬至被稱為“亞歲”。亞,次也;歲,年也。重要性僅次於除夕。三國曹植有“亞歲迎祥,履長納慶”詩句,唐皎然留“亞歲崇佳宴,華軒照淥波”,明田汝成也認為“冬至謂之亞歲,官府民間,各相慶賀,一如元日之儀。吳中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説。”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到郊外舉行4祭天大典,百姓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舉行“冬至郊天”祭天大典,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古代漢族禮節,通報姓名以求相見或表示祝賀)祝賀。

冬至話三候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日後,北半球晝長夜短,因此老話説,“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始入九,老北京《九九歌》裏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後來的《新九九歌》又説:“一九至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悲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吸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要伸腳睡,蚊蟲蠍蚤出。”

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蚯蚓結: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麋角解:冬至後五日“麋角解”,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水泉動:再五日“水泉動”,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傳説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温熱。

古人又説冬至蚯蚓結,葭灰動。蚯蚓疏通土地,靠觸覺來感知氣候變化,民間稱之為“土精”。入冬時,蚯蚓頭向下,冬至時陽氣動改為頭向上,因氣冷而蜷結。夏夜土中時時有粗鳴聲,蚯蚓又稱為“歌女”。葭是蘆葦,古人將葦膜燒成灰,裝在竹管裏以蒹葭感應節氣。節氣到,灰自動飛出竹管。

冬至説習俗

古人認為冬至來了,春天就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台地區漢族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

冬至國人歷來很重視。舌尖上的中國,不管什麼節日到了,我們這裏都極有可能成為吃貨的節日。民間大多要在冬至日這一天改善伙食,北京地區流行一句俗語:“冬至餃子臘八粥。”餃子形似元寶,因此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吉祥意思。也有説“冬至餛飩臘八粥”的,據説吃肉餛飩能保住元氣,抵禦嚴寒。而在高寒地區,則流行冬至日吃肉,有道是“冬至不吃肉,凍掉腳指頭”。因為節氣與吃食相關,所以冬至成為大人孩子們企盼的節日。

在南方許多人家利用一年中最長的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吃了圓子長了一歲。”家裏的大人説。

相傳,冬至日前一兩天,古人便開始準備應節的祭品,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漿,準備做湯圓。在冬至日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來,把它搓成圓,湯圓又分為紅白兩種,紅的叫“金圓”,白的叫“銀圓”。冬至日,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闔家圍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和寧波湯圓不同的是,蒼南做的冬至圓是不帶湯的。在蒼南,不少人家會提前幾天將糯米碾成粉,用水拌糊,然後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擺在竹笪上曬成湯圓粉。煮湯圓時取適量的糯米粉和成面,揪出小塊,用手搓成圓形,後放入沸水中煮,待湯糰浮起水面,均勻地蘸上特製的黃豆粉即可。黃豆粉味道香甜濃郁,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夾上一個冬至圓,趁熱咬上一口,香噴噴、軟綿綿。有些人不愛吃冬至圓,覺得甜膩,喜歡的人則趁着佳節大快朵頤。不過湯圓不宜多吃,吃多了不消化,可能會出現胃痛、胃脹、燒心等症,嚴重的還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