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明演講稿模板合集9篇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現在社會,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明演講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文明演講稿模板合集9篇

文明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愛同行,讓文明相伴》。

當習習的春風拂過我的臉頰,當如絲的春雨淅淅瀝瀝地落下,當田野出現一抹新綠……我知道,春姑娘已邁着輕盈的步子向我們走來。“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大自然中的一切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煥發出勃勃生機,我心中的愛也蓬勃生長,開出朵朵鮮豔的文明之花。

第一朵花是美好的語言。早上,媽媽把我送到學校門口,我對媽媽擺擺手,甜甜地説一聲:媽媽,再見!隨着我清脆的道別聲,我看到媽媽展開了笑臉。晚上,媽媽下班回到家裏,看到她疲憊的樣子,我送上一杯熱茶,輕聲説:“好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接過茶杯,摸摸我的頭笑着説她所有的辛苦和勞累都已經煙消雲散。頓時,暖融融的情意瀰漫了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是呀,因為我心中有愛,簡單的語言文字也充盈着摯愛和深情,生活不再單調乏味,而是充滿了七彩陽光。

下面,請你們跟着我的腳步,來到我們的校園看一看吧!快樂的體育課上,我們蹦跳雀躍、興趣盎然地做着遊戲,歡聲笑語漂盪在操場的上空,迴盪在我們的耳邊。突然“哎喲”一聲,打斷了我們的歡笑聲,我後面的同學捂着腳蹲在了地上,原來我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疼痛讓他皺起了眉頭,痛苦寫在他的臉上。我連忙走過去,滿臉歉意地説了一聲:“對不起。”“沒關係。”他直起身子笑着對我説。“對不起、沒關係”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足以平息即將燃起的火焰,映射出人類語言中所藴含的文明。善待他人,寬容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提升自己。

見到老師、同學説一聲“你好”;打擾了對方,給別人帶來了不方便,送上一句真誠的“對不起”;得到了他人的幫助充滿感激地道一聲“謝謝你”;就在這一聲聲美好的語言中,我變成了一個文明的“小天使”。

第二朵花是美好的行為。下課了,一個學前班的小妹妹在校園裏玩耍時摔了一跤,我趕忙跑過去,扶起她關切地問:“小妹妹,摔疼了嗎?”雖然淚珠仍然掛在她的腮邊,但笑容已開始在她嘴角盪漾:“謝謝你,小姐姐。”看着小妹妹離去的背影,我心中特別高興,幫助了他人,自己也感到快樂,這就是助人為樂吧。

美好而文明行為的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優美、灑脱而自然。看到地上的廢紙,彎一彎腰把它撿起來,這是對生活環境的熱愛;把折彎的小樹扶起來,這是對生命的熱愛;走出教室,上下樓梯時地禮讓右行,創造了一個和諧的校園氛圍……這一切一切,在描繪了一道道更美麗的風景線時,顯示了我良好的行為習慣,表現了我高尚的情操。我撒播了我的愛,得到了愉快。

親愛的同學們,正因為我心中有愛,我才有了美得語言和美的行為。就讓我們的愛化作一朵朵美麗的文明之花開遍校園,開遍大地,開在身邊每一個人的心裏……

文明演講稿 篇2

敬的領導,親愛的家長朋友,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自古就被譽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儀的傳統美德一直傳承到今天。文明不僅是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體現,更是與人交往的必備素質。由此可見,文明對我們來説是多麼重要啊。

我國古代就有孔融七歲讓梨、張良拾鞋得兵書、程門立雪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國外也不乏這樣的事例;有一次,列寧同志在下樓梯時遇到一位服務員端着茶水上樓。服務員一看是列寧,便要讓路。列寧卻搶先讓路並對她説“你端着水,理應先上”,這讓服務員大為感動。是啊,無論是偉人,還是平民百姓,講禮貌都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習慣。我國在中國小就推廣學用“十個字”的禮貌用語:“請,您好,對不起,謝謝,再見”,這十個字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關心、熱情和謙讓。在大學也依然能看到諸如“在公共場合請不要大聲喧譁”、“在食堂要排隊買飯”等基本文明禮貌用語,它也反映了文明禮貌習慣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古人云:“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別人,自然也會獲得別人的尊重。世間萬物,未有互敬互愛,世界才顯得生機勃勃,多一些互敬,就會多一份和諧。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亂扔垃圾、隨口吐痰、上車搶座、甚至為圖一時之快而説髒話等等。在待人接物時,語言有明顯的高下、美醜之分,它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也有天壤之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可以通過言行舉止來表現,所以我們的舉手投足、站立行走、與人交談等,都要注意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環境美。

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同學和夥伴,是他們和我們一起學習、玩耍;感恩父親和母親,是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感恩老師和母校,是他們傳授給了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感恩祖國母親,在她的懷抱裏我們健康快樂成長。我們要爭做學習的標兵、紀律的楷模、文明的使者。因為文明,家庭變得温馨;因為文明,校園變得和諧;因為文明,社會到處充滿着友愛與和諧。作為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要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讓我們小手拉大手,共樹文明風!

我的宣講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勇氣演講團成員彭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俗話説得好: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那麼,習慣到底是什麼呢?習慣就是在長時間逐漸形成的行為方式。如果把人生比作為飛馳的汽車,慣性使國無法停止而衝向前方,而前方有可能是廣闊無垠,也有可能是萬丈深淵。而這時,習慣就是你的方向盤。習慣是我們潛意識的活動,就像各種軟件的編程,一旦啟動就會按既定程序操作。所以,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會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近;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會讓我們在學習中更加的遊刃有餘;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更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想必大家都知道,去年暑假高二年級的同在體育館排練縣運會節目,火熱的太陽無情地曬着大家,同學們淚如雨下。好不容易盼來導演的一聲休息,大家都衝去觀眾席下喝水,但大家只顧着喝水解渴了,一次性紙杯丟得到處都是。這時,一位老師走了過來,指着幾個正在喝水的同學説道:“你們幾個,去把地上的紙杯撿起,扔到那邊的垃圾箱裏!”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無人動手。站在不遠處的我看着地上的紙杯混着漏出來的桶裝水,再加上同學們腳上的灰塵,簡直是不忍直視啊!回過神,抬頭一看,剛才被叫到的幾個同學早就跑沒影了。就在我準備走時,一位女生彎下腰,不嫌髒地開始撿那些杯子,她就是高二(2)班的鐘慧同學。

説到文明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爭做學生。在校園裏,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羣學生,他們在遇到老師時總會真誠説聲:老師好!在與同學相處時總是微笑面對;在看見地上有紙屑時彎腰拾起。諸如此類的現象還有很多,這些良好的文明行為隨處可見,也時時提醒着我們:細節雖小但卻決定着我們的成敗。

洪水沒有堤壩的約束將會沖毀家園;車輛沒有交通法則的約束將會造成車禍;而我們沒有良好文明習慣的約束將會釀成大錯。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正處於風華正茂的一個黃金年齡,讓我們拿出我們的青春活力,用我們的熱情去塑造良好習慣,用我們的拼搏去爭做文明學生!未來的天空是廣闊的,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的行動起來吧!二中會因你們而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4

提升文明素質,爭做文明學生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代表五(3)班演講的題目是“提升文明素質,爭做文明國小生”。

為提升文明素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進程。我們國小生作為行動的小主體,要迅速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文明學生,為早日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建設魅力、綠色的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而我們國小生的需要做的,就是爭做一個文明的國小生,努力讓校園變得更加美好。為此,我向全校的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從小事做起,同鑄美好心靈。讓我們的一言一行展示我們的美好心靈。做到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樹立誠信之心,自覺踐行誠實守信;永懷孝敬之心,自覺踐行尊老愛幼;增強責任之心,自覺踐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

二、從自我做起,共建美好校園。讓身邊的一草一木都展示出我們校園的優美環境。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樹文明形象、做文明

使者;要保護公共環境,維護公共秩序,做到“三管九不”,即管好自己的手,不亂貼亂畫,不亂扔垃圾,不破壞公共設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講粗話髒話,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所喧譁;管好自己的腿,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踐踏草坪,讓文明成為校園最美麗的風景線。

三、從現在做起,共創愛心校園。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主動幫助他人,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文明交通、文明行為勸導等志願服務活動,在全校形成人人都是志願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局面,使志願服務成為校園的愛心“名片”。 學生素質高一分,校園形象美十分。親愛的同學們,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會讓我們的校園離文明更近一步;你的每一份責任,都會激起更多人文明意識的增強。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做起,用行動踐行文明、捍衞文明、築造文明,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明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的人》。

有人曾經説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是在校園裏不大聲喧譁……文明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我們中少數同學行為上存在各種各樣的不文明。比如,同學們辛辛苦苦將校園打掃得乾乾淨淨,可有的同學卻將飲料袋、包裝盒、紙屑、果皮隨處丟;樓道剛剛拖洗清潔,可有的同學卻視而不見,隨意在吐痰,樓道里,碰到老師和客人仍然有人不願主動問好,和同學相處時,仍然有人會隨意給他人其外號,甚至説髒話……,還有的同學上課不注意聽講,隨意插話,下課後在教室打打鬧鬧,大聲喊叫,這些都是不講文明的表現。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之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想必大家都知道。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在一步步地向文明邁進!把做文明之人,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

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同學們,我們知道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為。

例如,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垃圾,有的同學在校園內到處亂拋亂仍,垃圾隨處可見,有的同學甚至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課間在校園內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部分同學之間相互講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沒有良好習慣的同學目無紀律,不講衞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

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我們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就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收穫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裏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着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着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

最後,我請大家記住一句話:"離文明有多遠,離成功就有多遠."

文明演講稿 篇7

前幾天看了一條電視新聞,報道上海市民在地鐵裏搶座位的現象,記者呼籲市民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乘客。由此想到在香港乘車的感受。

在香港的公共汽車站和地鐵站,雖然沒有人維持秩序,但你永遠會看見後來的人自覺地站在先來者的後面,不管隊伍拉得多長,也不會有人插隊。站在隊伍裏的人也從不煩躁,人們習慣了站隊,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那麼天經地義。而且香港人有個好習慣,不管幹什麼都排隊,哪怕隊伍再長,也不會出亂子,更不會有加三的。

那麼內地人為什麼就不愛排隊呢?

想來原因有二。一是歷史原因,改革開放前,由於經濟落後,人口過多,資源短缺,使得我們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限制,所以思維習慣也深深地受到影響。如6、70年代的時候,物質匱乏,什麼都稀缺,那時候買菜要搶,買糧食要搶,好像你不搶,就什麼也得不到,所以搶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習慣。後來,人們發現人的位置也有限,找工作時發現競爭的對手太多,及至找到了工作,又發現升遷的位置已經被更有路子的人佔據了。我們從痛苦中知道,這個世界的時間、空間都有限,所有的一切都要去拼搶,否則就沒有你的份。我們甚至還有一個邏輯,就是什麼都要搶第一,因為第二可能根本就沒有,所以我們習慣了拼搶。

別小瞧這壞習慣,有些很難改掉。80年代,我在參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有外國人分析説中國人關車門用力過猛的原因是中國車門的質量不好。當時的車,如212、拉達等車的門很難關上,而每當關不嚴時,司機就埋怨你沒用力,所以一般越有體面的或越自認為見多識廣的人關門的力量就越大,以至於後來成習慣了,換了日本皇冠和奔馳車後還是用關拉達車門的力量關門,惹得外國人納悶中國人為什麼老用那麼大的力氣關車門。

不排隊的原因之二是缺乏國民的素質教育。這種基本的社會公德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獲得的,它應該是從小就培養出來的,而且要代代相傳,才能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令兒子伯禽治理魯地,伯禽三年後才回來報告。周公問伯禽為什麼這麼久?伯禽彙報説:“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可見克服舊的陋習,培養好的社會行為習慣需要時間,從這一點來説,我們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90年代初,我曾拍攝過一條規勸顧客排隊的社會公益廣告,被主管領導槍斃了,因為她認為這個選題太無聊,太微不足道。

因為司空見慣,所以見怪不怪。

改革開放30年了,如今可以説是國富民強,物質極大地豐富,沒有什麼東西再值得人們去拼搶了,但不排隊這個頑固的.陋習卻仍然存在,它隱約地折射出我們身上殘留的歷史烙印。現在將和諧社會,這不排隊的陋習也該改改了。

文明演講稿 篇8

各位老師,同學們:

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當注重自己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從自己言談舉止的每一個細節入手,自覺履行我們應當遵守的文明禮儀。因為文明禮儀,説起來容易,要真正做好卻並不簡單。原因就在於,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因而有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就忽略了文明禮儀對於整個社會的風氣,對於我們自身的內在修養所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對於我們將來的健康成長是十分有害的。

從遠處看,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是我們祖輩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文明禮儀。做為中華民族的傳人,我們有責任為我們祖國文明禮儀的繼承和發揚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再從近處來看,新的時代更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為我們國家,為現代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作出我們自己的努力。

大家知道,就在幾個月以後,我們上海將舉辦世界特奧會;明年夏天,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將舉辦奧運會;20xx年,我們上海還將舉辦全世矚目的世博會——到時候,將會有數以萬計的全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和參觀者來到我們身邊!

那麼,我們將向整個世界展示一種怎樣的風采呢?當然,我想在坐的同學們都會不約而同地齊聲回答——我們將向全世界展現出我們祖國應當具有的優良傳統和文明禮儀!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懂禮貌,講禮儀的良好的行為規範。

古人説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文明行為,貴在日常的實踐。我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夠積極參加到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各種文明禮儀的宣傳活動和實踐活動中來,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努力做到:舉止得體、言

行文明、品德高尚、尊敬師長、尊重同學,使自己早日成為自覺遵守文明禮儀的新時代的好少年!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説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説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説:“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台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衞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説: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説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文明演講稿 篇9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禮樂育人 ,文明花開》。

《禮記》有云:"樂由天做,禮以地制"," 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將"據於德,依於仁,遊於樂" 貫穿在他的教育教學中。仙源學校以"孝雅立德,禮樂育人"為辦學理念,繼前聖之學,宏先賢之為,正在努力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一代代明禮懂樂,知書有為的棟樑之才!

孔子説:"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禮是修身的手段。在人類社會中,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放縱自己的行為,那麼,人就和禽獸沒有了區別,社會也就沒有了起碼的秩序,也就沒有辦法再維持下去。所以,孔子主張認用內在的道德力量來約束自己,他説:"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為此,我校將誦讀經典融入教學之中,編寫了經典誦讀校本教材,開展了經典誦讀的各種活動。《詩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孝經》《增廣賢文》以及優美古文成為了仙源學子經典誦讀的內容。朝讀背誦、晨跑背誦、升旗背誦、集會背誦、競賽背誦、過關背誦成為了仙源學子經典誦讀的形式。

古人云,"聞其樂,便知其德". 也就是説,若要了解一個人的德行與才能,從這個人所喜好的音樂中便可知其品德修養與其思想境界。我校將音樂娛情融入教學之中,國小每週進行音樂舞蹈大賽,國中每天進行的扇子舞,全校進行的音樂啞操《感恩的心》……音樂、舞蹈陶冶了學生的性情,()提升了我們的品位,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悦中成長!

"禮以導其志,樂以和其聲".通過進行廣博的經典誦讀、各種音樂舞蹈的洗禮,仙源學子漸漸知禮樂,懂禮樂,精神境界不斷提升。

孔子有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那就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因為孔子的教育是"立人"的教育,而不是純粹的知識與技術的傳授,所以他把育人的中心放在了人的心靈和生存方式上。在武校長的倡導下,仙源學校向全校師生提出了校園"課堂禮儀、就寢禮儀、集會禮儀、進餐禮儀、儀表禮儀、交往禮儀"六禮儀的基本要求。各班級以各種形式進行了解讀、宣講,自編自導自演小品、話劇,吟誦禮儀詩歌,進行禮儀知識問答競賽。在解讀、宣講的同時,全校師生努力踐行禮樂要求。上課時師生互致問候,就寢時不再喧譁,集會時整齊有序,進餐時盤光碗淨,儀表上靚麗得體,交往時彬彬有禮……學生們唱着班歌、校歌、國歌,帶着感恩的心回到家中,走入社會,主動參加家務勞動,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禮樂之花開滿了校園,香飄萬里。

"禮" 是和之本,"樂"是和之源。 中華大家庭是一個和合之幫,她以一種"和"的精神屹立在東方。歷經歷史的變遷而依舊昂首前行,成為世界矚目的強國。仙源學校讓學生了解禮和樂,就是想讓學生刻骨銘心的感受到,禮樂是我們中華民族之本,"和"是我們中華民族之魂。我們深信:孝雅立德, 禮樂育人。仙源,定會讓我們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讓我們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勇往直前,不停的書寫出更燦爛,更輝煌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