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畜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浅谈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畜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畜牧业是支撑农村经济、对县城经济发展拉动力较强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牧民定居、饲草料地建设、牲畜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按照发展肉羊一线、奶业片区和牛羊育肥为主导的总体思路,全面落实畜牧业生产各项措施,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良种利用率得到提高;区域布局和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明显加强;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牧民定居成效显著,截止10月底,完成牧民定居273户,其中新增牧民定居125户,动工新建牧民定居住屋及棚圈125套、配套完善148套;修建引水渠14.3公里、道路25公里,饲草料地播种面积3.75万亩;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牧民发展生产,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全市年末牲畜存栏达到63.15万头(只);出栏率63%,商品率85%;肉类总产量2.65万吨,产绵羊毛1350吨,牛奶产量1.6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83亿元,牧民人均收入5350元,人均增收248元。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畜草矛盾进一步突出,随着牲畜存栏头数的不断增强,以及畜牧业生产的粗放性经营,使草地资源退化明显,造成草场载畜负荷越来越大,农区大量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牧区大量干草、长草整喂得不到加工,饲草资源浪费严重;

2、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脆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3、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及种类尚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畜产品加工层次低、能力弱,深加工产品较少,畜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经济效益不高,不适应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目前我市畜产品多为自产自销,而且产品销售体系不完善,相当数量的畜产品基本依靠收畜的“二道贩子”,不利于畜牧业生产力的培值。畜牧业科技含量低,畜禽疫病、产品安全检测体系不完善,设备落后;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不健全、队伍不稳,许多畜牧兽医新技术需进一步推广。

5、农区畜牧业发展规模小、缺乏资金和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养殖户积极性虽然高,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政府投入拉动,投入严重不足,贷款难、周期短,又怕疫病和市场风险,大多小规模育肥,家庭零星散养,长期处于自给不足的状态,难以形成规模养殖,制约了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草场资源的进一步改良和扩增,加上农区每年近几百万吨作物秸秆没利用,牧草发展和利用前景广阔,发展食草型牲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畜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畜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养殖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改造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奶牛、肉毛兼用羊、生猪、家禽产业,强化家禽良种繁育、饲草保障、动物疫病防疫、畜牧业科技等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效益,推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饲草饲料,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

坚持农牧结合,以农促牧,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一是要围绕畜牧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饲料作物,促进农村种植业结构从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的转化。次易棉区要坚决退出棉花种植,土地整理项目恢复的基本农田和新开发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饲草料,扩大青贮玉米、饲料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草田轮作、复播、间作套种,使农民即提高种植效益,又通过农副产品获得养殖效益。二是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大草场保护改良力度,有序的建立人工灌溉回复草场制度,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实行以草定畜,严禁草场超载。要严格四季草场准时制,牲畜不准提前进入草场,老弱病畜进入育肥区,育肥后转化为商品畜。同时从粗放向集约化发展,加快牲畜出栏,多出商品,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实现草畜平衡,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引进和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具,重点解决秸秆收割加工问题,鼓励农民使用青黄贮、氨化饲料技术,提高饲草料加工的科技含量和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三是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工作。充分整合和利用好国家、自治区一系列惠民工程和项目,研究制定草畜平衡实施方案,落实好人、草、畜三配套工作,不断提升牧民定居点及牧民生活水平。发展舍饲养殖,大力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圈养,使牧民定居“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四是加快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和畜群结构,突出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稳步发展生猪,逐步减少“绒山羊”,大力推广肉毛兼用的美力奴、萨富特、陶赛特羊,使其尽快形成核心群,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调整畜群结构,增加母畜比例,发展优质畜群。

(二)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基地建设,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根据我市“四区一线”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引导农民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实行统一良种繁育、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养管理和统一市场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加快建立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畜牧业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草原环境为重点,控制牲畜数量,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大力发展新疆褐牛和优质肉羊,加快优质肉羊一线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带动规模养殖。加快建立高产荷斯坦奶牛、牛羊育肥和优质生猪、家禽养殖基地。通过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拉动养殖基地和小区建设。重点抓好哈图布呼片区高产奶牛养殖小区(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快速发展优质高产奶牛养殖,使其尽快形成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加快八十四户片区牛羊育肥、家禽养殖基地建设,扩大现有小区养殖规模,集中散养户新建牛羊育肥、家禽和特色养殖小区,发展片区内乡镇的牛羊育肥和牛羊、家禽的集约养殖;推进西大沟、百泉、甘河子乡镇的优质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农区划分养殖小区,可采取一乡、两乡、几个就近的村建立小区,进行规模养殖,便于管理,便于防病。促进规模养殖要抓大户,特别是“家庭牧场”,要给予大力扶持,使其快速发展壮大,增强带动力。建立牲畜购进制度,积极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四区一线”奶业片区可按农户购进优质“牛”的产奶量确定补助标准,拉开补助档次,鼓励农民买好畜,买好“牛”。

(三)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或经济组织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因市场体系不完善,流通不畅而引发的畜产品买难卖难这一问题。要加大畜牧龙头企业建设,增加政策扶持,吸引大中型企业进入畜牧行业,参与畜牧业的产业化改造,采取“政府推动、政策优惠、招商引资”等方式,兴办乳品加工、草料加工、肉制品加工、大型养殖等牧业加工企业。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协助和鼓励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经纪人成立专业协会、商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服务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发展的格局。大力推行 “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户”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让农民从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水平的畜牧养殖中走出来,使其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中介组织发展相结合,实现龙头企业、专业化基地、中介组织、标准化生产手段整体推进,让龙头企业与养殖农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更加有效地带动养殖户参与疆内外市场竞争,促进畜牧产业化进程,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要注重在奶牛、生猪、肉羊、家禽四大区域、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体系进行示范引导。积极推进“三化”战略,要把标准化建设做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标准化为基础,以科技化为动力,以产业化为支撑,迅速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

(四)完善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推广,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一是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品种改良。通过良种引进、扩繁、推广,大幅度提高畜禽群体生产能力。依托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突出抓好**万丰种猪场和**澳羊公司种羊场建设,扩大供种规模,形成优质生猪、萨富特羊种源生产基地,满足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对良种的需求。改善品种改良技术服务条件,配齐市、乡两级兽医站改良设备器材,大力推广胚胎移植,普及黄牛冷配和小畜人工授精良种繁育技术;进一步转变乡镇畜牧兽医站职能,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强化兽医队伍教育培训,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水平,为农牧民养殖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对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严格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机制,加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不断提高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健全畜牧兽医监督体系,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饲养环节、流通环节的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四是建立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加快发展饲料加工业,抓好饲料安全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在健立完善四大体系的同时抓好三个推广引进。一要抓好实用技术的推广。加强畜牧科技培训,通过短平快培训方式,对农牧民和养殖专业户进行实用的畜牧科技知识培训推广,主要推广生产成本低、容易掌握、经济效益明显的实用技术。如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肉牛肉羊集中肥育技术、规模养鸡、暖圈饲养畜禽、畜禽综合卫生防疫、程序免疫、秸杆青贮氨化、优质牧草种植、配合饲料、畜产品加工保鲜等技术。二要抓好先进的繁育饲养技术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新成果。三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管理经验。通过畜牧业品种改良、疫病防疫、安全生产监督等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创造畜牧业发展良好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经常进村入户下企业,摸实情,办实事,为养殖大户和企业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鼓励畜牧科技人员创办、领办规模养殖示范场。一是提供优良的科技服务,积极探索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新途径,组织畜牧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为农户提供良种畜禽和繁殖服务,解决劣种低效问题,帮助实现畜禽良种化。二是提供畜牧信息服务,指导生产,及时向养殖户提供发展畜牧业的政策、生产预测、市场行情等信息。三是组织畜产品收购、销售,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搭起生产与市场的桥梁。四是组织配合饲料生产和供应服务,提高畜禽生产力和饲料转化率。五是进一步加强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规划,抓好牧民定居点林、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设施养殖小区,推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农区秸秆丰富,资源多,条件好,鼓励农民“牛”“羊”“育肥潜力大,社会效益好,应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推广。

(六)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畜牧业快速发展

政府应从长远的发展战略考虑,建立促进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奖励符合建设标准的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金融部门在信贷资金安排上向畜牧业倾斜,应采取农户联保、财产抵押、按揭贷款、政府贴息、保险公司保险担保等形式,对农牧民信用户开通信贷绿色通道,支持农牧民发展畜禽养殖,谁能发展扶持谁,谁有能力贷给谁,切实解决农牧民养殖贷款难、周期短、投入不足的问题。银行贷款应对畜牧业项目实行优先政策,特别对农民利益联系紧密、有前途、有效益、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畜牧业项目优先安排。市农业发展银行要对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生产基地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农业基础建设资金、开发资金和扶贫资金以及农村公路建设、村庄改造资金向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倾斜,重点解决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的水、电、路三通问题。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在企业起步阶段给予一定贴息补助。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养殖户采取统一标准集中饲养,在土地、资金、技术服务、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加大养殖小区沼气池、有机肥等配套建设扶持力度,推动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农业、财政、土地、建设、环保、电力、农机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用活、用好、用足本行业领域内的政策,放宽要求、降低门槛,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