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的教学实录

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快来看看克与千克的教学实录吧!

克与千克的教学实录

  克与千克的教学实录

一、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一)对比活动一

师:同学们,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呀?

生(齐):许展。

师(选择一位体型、身高和许展差不多的同学——王嘉华,请许展和王嘉华都站到讲台前,然后询问许展):许展,你能抱起王嘉华吗?

师:许展这么轻松就把同学抱了起来,真不愧是个大力士!那你能抱起我吗?

生:您太胖了、太重了,抱不起来!

师:我和王嘉华同学相比,我们的身体有轻有重。

(二)对比活动二

师:大家能看出王嘉华和许展谁重谁轻吗?

生1:王嘉华重。

生2:许展重。

生3:王嘉华和许展一样重。

师:到底谁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

生:用秤称一称。

师(出示体重秤):这是一个体重秤。请你们俩分别站上来,大声地读出你的体重。(根据称量结果板书孩子的体重:34千克、32千克)

师:他们俩谁重呀?

生(齐)王嘉华。

师:刚才称量同学的体重时我们用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名称——千克,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除了千克,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评析】采用“大力士抱人”的对比游戏,在具体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人的身体有轻重,称量人的身体一般要用到质量单位“千克”,为新课的引入奠定了基础。

二、经历体验,加深认识

(一)感知1克

师:1克有多重呢?

师(出示天平实物):咱们呀,得先来认识这种秤,它叫天平。一起来了解它的使用方法。(播放课件)

师(将天平放置在实物展示台上):我们看,当指针正指向中央刻度线,说明天平平衡了,这就可以称量物品了。把1枚两分硬币放入天平左盘,1克砝码放入右盘,瞧,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谁能这样说一遍?

生1: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师: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齐):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板书: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师:克也可以用字母g表示。(板书:g)

师:请大家像我这样把2分的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呀?

生2:很轻很轻。

生3:手里像没有东西一样,非常轻。

师(在实物展示台上一一放置学具盒中的物品):其实老师还准备了黑豆、回形针、西瓜子、橡皮、花生、胶囊和莲子,你能根据2分硬币的质量猜一猜,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呢?

生4:黑豆可能1克。

生5:花生可能是1克。

生6:莲子大约是1克。

师:大家说得对不对呢?请打开学具盒,用电子秤验证你们的猜想吧!

(小组合作称量学具盒中的物品)

师:通过称量,你们还发现有哪些物品的质量约重1克?

生7:两粒花生大约重1克。

生8:4枚回形针约重1克。

生9:7颗黑豆约重1克。

……

师:看来在我们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东西还真不少!

【评析】如果学生对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1枚2分硬币重1克”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孩子们对1克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者给学生提供了估计、称量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称量知道了生活中重约1克的物品还有2粒花生、4枚回形针、7颗黑豆……,增加了学生的对1克的`感性认识。

(二)感知几十克、几百克。

1。感知50克

师:学具篮中为每个人准备鸡蛋,请拿出一个掂一掂,你认为这个鸡蛋大约有多重?

生10:一个鸡蛋大约是500克。

生11:一个鸡蛋大约10克。

师:这个鸡蛋到底有多重呢?请打开电子秤称一称你手中的鸡蛋。(学生用电子秤称量手中鸡蛋的质量。)

师:称量结果如何?

生12:这个鸡蛋重47克。

生13:我手上的鸡蛋是58克。

……

师:鸡蛋大小不一,但都接近50克,我们就说一个鸡蛋约重50克。(板书:一个鸡蛋约重50克。)

2。感知500克

师:一个鸡蛋约重50克,那两个鸡蛋约重多少克?

生(齐):两个鸡蛋约重100克。

师:500克,大约是几个鸡蛋呢?

生14:10个鸡蛋约重500克。

师:你知道我们生活中所说的一斤是多少克吗?

生15:1斤就是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