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地球自转》课堂实录与点评

学生年级:国小4年级

四年级科学《地球自转》课堂实录与点评

执教教师:北京国小周大为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刘英健副教授点评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生:雅典娜,是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

师:雅典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尤其是中国运动员表现非常出色,不过我有一个遗憾,刘翔110米栏决赛的现场直播我没看着!谁看了?

生:我!(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大概在什么时间看的?

生:夜里2点钟左右。

师:所以啊,我睡过头了,就没看着。所以我一定给雅典奥运会提个意见:这么精彩的比赛为什么要安排在夜里面举行?

生:不是,不是。(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同意)

生1:是因为雅典和我们中国时间差距很大,咱们在晚上时,他们是白天,咱们是白天时,他们是晚上。

生2:因为他们是南半球,我们是北半球,咱们是早上,他们就是晚上,咱们是晚上,他们就是早上。

师:你懂得真多,一定看过很多书,还知道南半球和北半球。

生3:我知道咱们是清晨,他们就是傍晚了。

师:我明白了,大家的意思是:北京和雅典这两个地方的时间不同。(板书)

是什么原因使这两个地方的时间不同?

生1:太阳不能在这两个地方一块照。

生2:太阳不能一边照着北半球,一边照着南半球,那太阳就分开了。

生3:不可能有两个太阳,那两边就都是白天,就一个太阳,地球会转,不老在那里呆着。

生4:地球自己有自己的自转,比如说:太阳照在一个地方,地球一转,光就照到另外一个地方了,那个地方就变成了白天。

师:大家说:这两地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自转。

生:是。

师:这只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假设。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怎么研究?

生:实验

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说明这两地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自转。

想用什么材料来研究?

生1:想用地球模型和太阳模型做这个实验。

生2:还要用一个小灯泡。

师:你要用小灯泡代表什么?

生:太阳。

师:那好我为你提供一个手电筒,它代表的是太阳。

同学们还需要一个地球模型——它叫做地球仪。为了方便同学们研究,老师在地球仪上标示了A、B两点,分别代表北京和雅典。(板书)

这里还有一个支架,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生1:固定手电筒。

生2:固定手电筒,怕我们拿着手电的手老动。

师:你为什么要让手不动呢?

生:因为手电筒代表的是太阳,太阳是恒星,是不动的。

师:实验时观察要仔细,请每组的1号同学来取实验用具。

(学生取实验用具)

师:现在我们有了实验用具,你们想用它来研究什么问题啊?

生:我们想通过实验来说明这两地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师:同学们要把想法和研究过程写下来、画下来。在汇报时,它可以帮助我们把话说清楚。

(学生分组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明这两地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小组一:(学生描述)

生:这个兰色的圆圈是地球,A是北京,B是雅典,小灯泡代表的是太阳。这时太阳照着北京,没照到雅典,北京是正午12点;地球在转,这时太阳照到雅典,雅典是正午12点,北京就不是12点。所以我们认为,两地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师:刚才这个小组用他们的记录说明了这个问题,能不能用这个大地球仪给我们再演示一下呢?

(学生边演示边描述,一个学生拿着手电筒,另一个学生转动地球仪。)

生:时间差的关系,地球自传使两地时间不同。

师:我们看到这两地不同,他们是怎样表现的?

生:地球自转。

师: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鼓励学生)

小组二:

学生描述:这时太阳照着北京,北京是正午12点;地球在转,这时太阳照到雅典,雅典是正午12点,两地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在自转。(补充)北京是正午12点,雅典可能是清晨,雅典是正午12点时,北京可能是傍晚。

(老师小结)

师:他们画的多清楚啊!用两副图的方式表现出了两地不同的时间及地球在自转。表述的也清楚。(鼓励学生)

师:下一组换做表演的方式,把你们的发现表演出来。

小组三:

(师生表演,两位学生扮演太阳,并叙述;老师与其他学生拉起手表演地球及地球上的两地。随着学生的叙述,开始转动。)

学生描述:这时太阳照着北京,北京是正午12点,雅典可能是黑夜,只有一点光;地球在转,这时太阳照到雅典,雅典是正午12点,北京只有一点光,可能是黑夜了,如果地球不转两地时间就不会有昼夜的变化了。所以我们认为,两地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师:三个小组分别用了不同的方式说明了两地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在自转。我们现在可以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地球在自转使两地时间不同。

师:地球上不光是北京、雅典这两个地方,其他地方呢?

生:也不同

师:我们也需要来验证,换个方式研究。

我听说咱们班同学的家长现在就在国外呢?我们可以现场来验证一下,怎么办?

生:打电话。

(请家长在国外的学生配合)

师:你爸爸、妈妈在哪个国家?

生:在德国的法兰克富,德国是欧洲的一个国家,和北京比起来,离雅典比较近。

师:现在北京的时间是10月22日的10:10。德国的法兰克富几点了?

我们现在就时空连线,问问爸爸那里几点了?

连线——德国(利用现代技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到爸爸的声音)

对话:(用德语,学生来翻译)

生:爸爸,你好!我们现在在上课。爸爸:你好!我很高兴,很惊奇!

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那里几点了?爸爸:哎啊!我们在睡觉哪?4:12。

你们猜猜是下午还是凌晨的4:12?

全体:凌晨(表示惊讶)爸爸:对了,是10月22日的4:12。

(全体学生向家长表示感谢!)

师:(小结)

北京和法兰克富相差6个小时,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又一次验证了地球在自转使各地时间不同。(板书——各地时间不同)

师:那这个地球是怎样转的啊?

生:逆时针,顺时针。(意见不一)

师:又说不清楚了,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请告诉大家:1、好好观察这两地时间的不同,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2、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事例可以来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3、可以在实验记录上继续添画,帮助你把话说清楚。继续研究。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

师:用实例证明地球自转的方向。

(各小组汇报)

小组一:

学生边演示边描述:从地球上看,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比如:我在这里,上北下南,这边是东,地球是这样转的(逆时针),所以我认为地球是逆时针转的。

师:他们用了一个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地球是逆时针转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小组二:

学生描述:在地球上找到了德国的位置,数了数和北京相差6个格,6个小时。北京这时是上午10点多,没到12点,有点斜,这时德国是凌晨4点多,是夜里。再过6个小时,(地球转)德国才和北京现在的时间一样了。所以我们认为地球是逆时针转的。

师:这两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了地球是逆时针转的。我们在看地图时是怎样辨认方向的?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我们看地球仪也是这样的。如果按方向描述地球是怎样转的?

生:自西向东。

(板书——自西向东旋转)

师:今天的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因为地球在自转使各地时间不同,还知道了地球在自西向东转。

生2:我以前一直以为太阳在转,通过今天的研究我知道了地球在自转使各地时间不同,而且我也去过国外,对时间变来变去老是不明白,妈妈也没给我讲过,这下我就明白了。

师:这下你可以做妈妈的老师了,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来做个游戏。把我们今天的收获用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师分配角色,请一位同学表演太阳,全班拉起手表演地球,每一位同学就是地球上的一个地方。

第一关:当你转到正对太阳时,请你举起手,说明你这个地方现在是正午12点。

学生活动:拉起大圈逆时针转动,当你转到正对太阳时,相应的同学举起手。

第二关:戴上表示北京和雅典的头饰。)

师:北京在这里,雅典在哪?

生:这,这(意见不一)

师:我们先转起来,再判断。

(学生活动:转到北京是12点时停下,判断雅典在哪里?)

生:雅典应在北京的后面,它还没到12点呢?是清晨。

师:我们继续转,北京已经是下午了,雅典到了正午12点,雅典这时已经到了晚上的黄金时间,刘翔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北京已经是深夜了,夜里3点多钟。所以我非常遗憾地错过了精彩的比赛。

(学生回座位,游戏结束)

师:非常感谢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点评]

周老师的《地球自传》一课,是借鉴并实际体会法国“动手做”优秀案例的精髓,实施本土化改造的一次有益尝试。

通过与周老师座谈,我们了解到:为了更好地理解“做中学”的基本理念,借鉴法国的有益经验,北京市宣武区的教师们组成单元课题研究小组,分别对法国的7个案例进行研究与实践,同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周老师所在的小组研究的是法国的案例《巴黎、悉尼、北京几点了?》。开始她们用三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很快就发现学生很难进入学习。课后她们分析了学习内容,巴黎、悉尼相差近似180°,而巴黎与北京相差90°,虽然这是认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的典型位置。但是,问题出在学生研究的出发点不是自己所在的位置??北京,所以影响了学生的认识。以后她们又把研究调整为从北京开始,选与其相对的纽约、悉尼三地由学生进行学习。但是,仍然发现学生认识起来有困难,三年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是能力较弱。经过分析后,认为法国的中年级学生有从国小开始的训练,能够适应“做中学”的.方式,而我们的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生疏,从小缺少科学探究的方法训练,所以对于他们现有的认知经验来说,对这一内容感悟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她们又尝试了由五年级学生来上,这次效果有了明显变化,可是又感觉五年级学生学习过于轻松,但内容显得浅了一些。经过多次尝试,最终她们将此案例定位在由四年级学生上,并且对有些内容进行了修改。周老师的“地球自传”一课,就是本单元里地球自转、昼夜现象有关的内容,她利用前几天学生观察到的“金星凌日”天文现象,以及观看奥运会时间的差异问题,引导学生去研究有关时区的知识。

经过本单元案例的研究,周老师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成功的案例必定是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修改,再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学生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法国的案例是她们研究的结晶,在使用他人的优秀案例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完全的拿来主义,一定要进行本土化的转变,一定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灵活多样地开发与设计突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案例,才是真正的“做中学”。这样研究才能深入进行下去,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做中学”的基本理念:

1.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

“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上,周老师从错过观看奥运比赛时间的实例入手,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两地时间不同?进而分阶段让学生提出两个假设:(1)地球自传使两地的时间不同;(2)地球是逆时针自转的。为了验证学生的假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提供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太阳与地球的模型)让学生操作,实验中要求学生仔细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最后通过模型与实例验证了学生假设的正确性。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亲身经历了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教学过程的安排体现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规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

2.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是在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案例的开发与设计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科学教育标准,灵活多样,要突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同时要关注和重视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择,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研究。这节课虽然来源于法国的案例,但是经过了教师的大胆改造。最初是由于学生在学校天文台观察金星凌日现象引发,利用学生这一阶段对金星凌日的兴趣,再加上全民观看奥运比赛的热潮,引导学生探究北京和雅典时间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

3.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周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易于学生理解的关键性操作材料,——地球仪与手电筒,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了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模型,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要求学生尊重事实,记录探究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儿童间的差异,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和交流,发展学生的交往和表达能力。教学中设计了多种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铺路搭桥,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不断验证学生自己所提出的假设。

4.充分动员社区和家庭的力量,支持科学教育。

法国“动手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家长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应成为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支持者。北京国小是北京市一所开放学校,家长的职业来源非常广泛,周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十分注意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家长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时机与孩子分享探究活动的乐趣和科学发现的价值,并发挥各自力量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科学活动,形成家长、儿童、教师间良好的合作与支持关系。虽然本节课为了证实北京与法兰克福的时间差距打扰了家长的休息时间,但是与孩子们分享了科学发现的快乐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