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扬州的竹刻艺术欣赏

竹刻何绍基字对

清代扬州的竹刻艺术欣赏

明清时期,我国竹刻呈现两大流派:一是始于明代的嘉定派,以朱氏祖孙三代人为主,在制作风格上是以深刻和圆雕技法为主,以“高、深、透”为特色;一是金陵派,以濮澄为代表,在雕刻技法上以浅刻为主。扬州竹刻历来被认为是传承金陵一派雕刻风格,以浅刻著称于世。笔者认为:自嘉庆年后,由于著名书法家、画家、印家吴熙载“以刀代笔”参与竹刻艺术,以其为代表的扬州浅刻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因而扬州竹刻之浅刻不同于金陵竹刻之浅刻,形成了另一个流派。吴熙载是开创了这一浅刻风格的领袖人物,可以说他也是开创了我国竹刻史上真正的浅刻先河之人。

潘西凤、张?代表清代扬州早、中期竹刻风格

清代早、中期扬州竹刻艺术,曾受过金陵派的影响,其主要传承人为潘西凤,他酷爱刻竹,视竹如命,时人有诗赞之:“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若费心。”郑板桥对潘西凤极为推崇,称之为“濮仲谦后一人”。在清代早、中期西凤之后,扬州还有金石名家张?(1769-1821)擅长深刻竹(亦是浮雕风格)。扬州博物馆藏他所刻竹骨扇雕刻拓片。由此可见,两位著名竹刻艺人代表了扬州早、中期竹刻风格,有传承金陵派浅浮雕的遗风,因而此时扬州竹刻尚无地方风格可言,被称之为传承金陵派风格。

清嘉庆后,吴熙载“以刀代笔”参与扬州竹刻艺术,形成独特地方特色

到了清嘉庆后,扬州吴熙载参与竹刻,开创的竹刻之浅刻与濮仲谦的浅刻则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他开创的浅刻,创造了新刀具、新刻法,以刀代笔,将书画艺术浅刻于竹之表面,其法如在纸绢上书画。用笔的抑扬顿挫、徐急快慢、深浅浓淡、虚实主次,别有一番笔墨意趣。他的浅刻之法,影响和造就了扬州一大批师承者,持续了百数十年,形成了扬州独特的地方特色,使扬州竹刻有别于金陵竹刻,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扬州博物馆藏有他的竹刻扇一柄。扇骨画幅仅拇指宽,上宽2厘米,下宽0.8厘米,长20厘米,刻痕极浅,以手抚之,竟不觉有刻痕,但目视之,则形貌毕现,犹如两幅画意极简而极具文人疏秀气的写意画。

一批书画篆刻家的投入形成了扬州竹刻以刀代笔、以浅刻之法表现书画艺术的特色

吴让之的率先开创,吸引了扬州一批与他同时期的画家、书法家、印家也投入到竹刻艺术中来,师承他的浅刻之法,形成了以刀代笔、以浅刻之法表现书画艺术的特色,他成了扬州竹刻中浅刻艺术的领袖人物。主要师承者有金爵山、穆半园、赵竹宾、

朱震伯、耿西池、方镐、徐雅鸿等。由于他们均有着书、画、刻三方面的艺术才能,因而,刻刀一旦为他们所主宰,便呈现出另一番局面。其竹刻制品从构图到造型到用刀,都充满着书画家的笔墨意趣。扬州博物馆藏他们所刻的竹骨扇数把,小小扇骨,最宽处2-2.5厘米,最窄处0.8厘米,不仅画幅小,而且画幅不规则,可他们在这拇指阔的画幅上或写或画,尽显他们的才能,在山水、人物、花鸟等形象中,透溢着他们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精湛的雕刻工艺。

吴让之开创的扬州竹刻之浅刻艺术在国内的地位越来越凸现,扬州浅刻艺术代有传人,出现了一大批继承者,有耿焦麓、陈锡藩、周无方、于啸轩、何其愚、吴南愚、郑小西、黄汉侯、宫宜?、吴南敏等。这批继承者,沿着吴让之开创的浅刻之路,有所继承、发展、提高,将在竹制品上的浅刻艺术拓展到象牙制品上,并新创出在象牙牌上微刻、缩临名人书画艺术,把扬州浅刻艺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沈惠兰

  清代白玉雕佛手鉴藏

图片资料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佛手香橼、蜜罗柑、福寿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要产于闽、粤、川、浙等省,以金华佛手为最,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

多年前,笔者初入收藏时所得的第一件玉器,便是清代白玉雕佛手(见图)。其整体圆润卷曲,造型为佛手果形式,果实如拳,开张如手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悟出这佛手的雅趣。

佛手雕刻有佛手果和如来佛的神手二种表现形式,除白玉质地外,明清时期还见有竹雕、木雕、翡翠、玛瑙、水晶、红珊瑚等材质的。佛能给人间带来无限幸福,佛手的“佛”与“福”谐音,因此佩带佛手也暗含了人们吉祥如意的.良好祝愿,因而深受藏家们的喜爱。

清代玛瑙小品雅赏

清代玛瑙雕鹅衔穗水盂(图1) 长13厘米,宽8厘米,高6.5厘米。玛瑙仔料为材,材质润泽精良,色泽雅美。鹅呈伏地栖息状,口衔禾穗,寓意和谐美满,生活幸福,背开圆口,内挖中空形成盂体。双翅逼真,线条流畅,雕琢细腻,局部利用俏色,形象更为生动,为玛瑙雕中之精品。原配红木莲荷纹底座。

图1 清代玛瑙雕鹅衔穗水盂。

清代玛瑙荷叶鸣蝉笔舔(图2) 长7厘米,宽6厘米,高2.3厘米。玛瑙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形体扁平近三角形。笔舔雕成一张舒放内卷的荷叶,茎脉清晰毕现,生动形象;中间浮雕一祗蝉,活灵活现,似在发出生生不息的鸣叫声。

图2 清代玛瑙荷叶鸣蝉笔舔。

清代玛瑙葫芦万代水呈(图3) 长9.5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玛瑙色艳细润,质地纯净。水呈以葫芦为表现题材,藤蔓缠绕,枝叶果实相交,布局丰满,寓意吉祥美好。原配红木底座,包浆厚实。

图3 清代玛瑙葫芦万代水呈。

清代玛瑙雕摔跤人物摆件 高4.5厘米,宽3.8厘米。白色玛瑙质地,色泽透明。造型为双人站立,两脚分开,手搂住对方腰间,做交错摔跤状,惟妙惟肖。人物身躯整体为白色玛瑙微透明,头顶部剔为黑色玛瑙巧雕为发,以示发际之色。整器利用玛瑙的天然色彩巧琢而成,俏色运用,清新独具。

清代玛瑙双螭瓦饰 高5.8厘米,径7.5厘米。玛瑙呈浅黄色底上杂黄褐花彩,斑斓溢目。瓦头形如馒头状,以大镂空法琢饰双螭衔瑞芝。两螭龙身躯摆动较大,婉转空灵。底部再镂饰环花纹扁璧,匠心独运而意外出奇,其题材及造型难得一见。

上述五件玛瑙小品雕琢质朴细腻、寓意深邃,以造型和独有的色泽取胜,同时更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神韵之美。

清代碧玺雕件精美(图)

现代男女多注重钻石、“鸽血红”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等贵价宝石;却视常见的“半宝石”如碧玺、蛋白石(闪山云)与绿松石等“无甚保值作用”。

其实,一些古代“骨董”半宝石饰物、雕件及日用品,制作精美,选材上乘,设计典雅、雕艺卓越,诚堪玩赏和珍藏。例如附图,为清代乾隆时期巧造之双色碧玺福寿纹带扣(衣饰兼实用),刻蝠鼠(八蝠)与寿桃。外圈八蝠部分为原色粉红碧玺,内心寿桃部分乃原色深紫碧玺,设计匠心独运,取意吉祥。

清代时兴以碧玺作为小饰件,取材为当时较名贵之通透晶亮品种,从紫红、玫瑰红至淡紫红皆有,色匀纯正,“二向色”很强(从两个方向观看,可见两种不同色层)。粉红碧玺常现“瓜瓤”或“棉柳”般包裹体,乃属正常特征,并非瑕玷。最罕见的是原色纯蓝者;坊间所遇多为人工染色?品,要细心鉴别。

清代上等碧玺小饰件形制和纹饰多变;有些镂刻(透雕)精细,如雕双鹤、蛇兔同窝、双螭环抱、龙凤呈祥、鱼跃于渊、莲叶小蛙等,俱栩栩如生,使人爱不释手。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李英豪)

清代翡翠雕秋趣图葫芦盖盒鉴赏

清代翡翠雕秋趣图葫芦盖盒

盖盒底部满雕荷叶纹,荷叶或大或小,阴阳向背,反转自如。侧面荷叶巧借翠之黄色,雕小朵荷叶,盒身巧雕随形葫芦,葫芦内再巧雕菱角、辣椒、癞瓜、石榴、蚂蚱等初秋果实和鸣虫,生动地刻画出一派金秋丰收喜庆的景象。盖盒不仅布局讲究,而且层次丰富繁密,雕琢更是精湛细腻,为清代宫廷翡翠雕观赏件的代表之作。成对完美传世,极其难得。匡时拍卖承拍,成交价为616万人民币。

佚名的旧竹刻杰作(图)

明、清时期竹刻圆雕像,不论坐姿、立姿或?姿,只要品相完好与雕艺精妙,有经验及浓厚兴趣的旧竹刻收藏家也不大介意是否名家所雕和是否留有刻款;纵使是佚名或无名氏作品,同样乐意珍藏、时常细赏。一位同好友人曾说:“可能没有名家款识,反而属真古,较少伪品;价钱大多数也较名气响当当之大师杰作便宜;但同样带来收藏乐趣,怡情养性。”此语非虚,大有其道理在。

另一友人崇尚名气,而且近于“迷信”;买画不惜巨资,一定要购张大千、傅抱石和齐白石等人作品;买竹刻只看重明代朱松邻、小松、三松三父子,吴鲁珍或清代尚勋、周芷岩之作。不过,有几位博物馆朋友和笔者曾细鉴其藏品,不幸有逾泰半属后仿品或?品,所花耗“冤枉”巨款着实不少。

笔者日常书桌上摆放一个旧竹刻笔筒和一尊旧竹雕和合二仙像,皆无任何刻款,但鉴证为明末期间无名氏兴之所至作品,历来给我一些闲情逸趣。附图为另一位藏家珍藏之晚明竹雕寿星公坐像(高约十八公分),也是无刻款佚名之作;但可见出自高人所雕,触手成趣,深得神韵。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李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