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普乐手工制陶技艺探秘散文

桂东县人谈起手工制陶,会想到普乐,就如外地人谈起瓷器,立马会联想到景德镇和醴陵一样。桂东县的手工制陶作坊稀稀落落分布在普乐乡的矮排和小江两个村庄。朴素的手工制陶,这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怎样把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桂东普乐手工制陶技艺探秘散文

  一、历 史

清朝乾隆丙辰(1736)年的一天,安仁县一位叫“九隆”的陶器师傅来到桂东县,他发现普乐乡是一块 “宝地”——盛产粘土,最适宜制、烧陶器,随即与当地人合伙,在一个叫“凉伞埂”的地方,破土动工,搭棚制坯,办起了陶器厂,优质陶器销往桂东和周边县及毗邻的江西、广东各县。

泥巴可以赚钱,消息传出,一下子就吸引着远近的村民前来学艺,手工制陶作坊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普乐成了“陶器之乡”。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手工制陶达到鼎盛,龙窑20个,从业人员三四百人。传统手工制陶业自开办至今有276年的历史了。

有民谣道:“壕里(贝溪乡)人吃石(石材加工),全溪(大塘乡)人吃席(编‘席子’),水庄(沙田镇)人吃管(稻草,打草鞋),普乐人吃泥(泥巴),大塘人吃糍(糍粑)。”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村一品”,一个乡一个特色。陶器的收入成了普乐村民的重要来源。

在普乐乡矮排村,有一条绵延的乡村水泥路直插普乐陶器厂,厂门口,大坪里,屋檐下,棚子里,作坊间,货架,楼上……到处堆满了琳琅满目的陶器。

吐露泥土芬芳的陶器,都是些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日用品——盛米的陶米缸,酿酒的酒坛,装茶油的油壶,腌制腊菜、浸酸菜的“佐塔”(菜坛),吃饭的饭钵,烤火的`火炉,装水的水缸,还有药罐,浆钵,大窟,花盆等。

  二、制作

“我12岁就跟着父亲在普乐学做陶器,除了中途几年搞乡企业办和担任村支书,一辈子都在与泥巴打交道。”66岁的方忠德老人说。传统制作,虽说落后,但它的制作方法却充满着人类的智慧,学会制作一件符合要求的陶器,并不是容易的事。从泥巴到制成陶器成品,要经过很多的程序——采泥,晒土,碾末,筛选,淘洗,除杂,提炼,踩泥或揉泥,沤泥,拉坯成形,晾干,上釉,晾全干,进窑,焙烧,出窑。

采泥要挑粘性好,可塑性强,耐温的泥巴。在普乐,泥巴不成问题,田野、山坡到处都是。挖好了泥,要配方,配方按比例,一般是一半的田泥,一半的高岭土进行配制。配方还要因“陶器产品”制宜。高岭土含铝,耐温。黄泥含铁,耐温性能差一些。做低档次火炉、饭钵等陶器可以加一点黄泥,如果是做酒坛,做腌制用的菜坛,黄泥就用少些,做瓷器根本就用不上黄泥。

采好了泥,配好了方,第二步程序就是晒土。晒好之后,放到水车碓臼去捣碎。视线里,布满沧桑的水车碓臼,一排排摆在窑厂平地,它们就像远古时碾米,或榨油的碓臼一样。踩碓臼捣碎泥巴很辛苦,捣碎泥巴之后,用一个200目的筛子筛,涤除粗沙及杂物,然后,聚拢在一堆,放到水池里淘洗,提炼出好泥。

为了泥巴软硬匀称,就得踩踏,过去有人用牛踩踏。踩好了泥,最好沤上3~5天,因为泥巴还会发酵。沤了的泥,水分匀称,粘性更好。泥巴不精细,就会导致以后生产出的陶器有沙眼,甚至还会开裂。

方师傅是制、烧陶器的“好把式”,为了满足我的好奇,他拿了一坨泥巴,娴熟地演示了一番。

阳光下的他,躬腰使劲搓、揉木板上的泥巴。一举一动,看上去就仿佛平常我们生活中搓面粉一样。反复多次后,他把搓好的泥巴,放在辘车(也叫“陶车”)旋转盘中间。用脚划拉一下,转盘就转了起来,他弯腰勾头,用那双巧手捏住泥巴,边捏边慢慢往上提,往周围扩,泥巴螺旋似的往上慢慢成形,旋到口沿,他用手抹平,一只陶罐就呈现在眼前。用一根丝线(也可以用马尾鬃毛)从陶器底部一划,器物就可以搬走了,搬到您要摆放的位置。

看看器物,像模像样,既规整、厚朴也匀称,外表还留有圆形的环形纹呢!

方师傅说,手工制作陶器,是一项熟能生巧的事儿。要根据制作器物的大小,选择用多重的泥巴,20厘米的陶罐,3斤泥巴就行了。成形,靠手感和眼观来把握,脑壳里要 “有的放矢”,心里要有“形”。有了“形”,就可以随心所欲。捏,要捏住泥巴的中心,旋转时,两手要慢慢往上拉,慢慢往外扩。生手拉坯最易出现陶器厚薄不均匀:底部泥巴多,上部泥巴少;底部泥巴少,上部泥巴多。这,都不能成器。

制作茶壶类的陶器,可插一根塑料杆(过去是“大叶芒杆”)到陶器腰身,泥巴捏塑好后,把杆子抽出,壶嘴就出来了。

大凡制作圆形的陶器都可以这样捏塑而成。小件一次大功告成。大件就得分几步走,有时要几天才能完成。第一步干了之后,往上接,直接到满意为止。遇上其他方形,六边、八边或多边形,就靠石锤、木槌敲打陶器外围,或采用灌浆法。

灌浆法就是把和好的泥浆,灌注到石膏的模子里,石膏吸水,一天基本上可以干,把模子打开,就成形了。如果想要花纹,可在模子上雕刻花纹。

器皿制好后,就是晾干,一般要晾到陶器只剩2?的水分。天晴二三天,下雨要一个礼拜。

上釉,有人称“陶衣”,也有人叫“色衣”,就是给晾干的陶器上红、白、棕、蓝、绿等各种颜色,根据自己或客人需要而定。

方师傅说,早先的釉,就是毛灰,配江里的潮泥,颜色单调,烧出来的陶器黑黑的。后来,人们追求美,把石英、钾长石、瓷土、方解石4种页岩磨细,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就成了基础釉,配上化工染料,就形成五彩缤纷的“陶衣”。

方师傅拿了一件晾干的陶器,将棕红色液体釉淋在了陶器上,陶器就穿上了棕红色“陶衣”。在坊间,还可看到不少陶罐穿上了天蓝色、红棕色的衣裳,正等待着送入窑内煅烧。

  三、焙烧

烧制陶器,是将晾干了的陶器装进窑龙。

窑龙,还真的像一条长龙,30米长,内空,宽高各1.5米,土砖建,鼓起,上面有小青瓦盖住,防雨。

见到的窑龙,虽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造的,但技术却还是远古时期的。

装窑,陶器器皿要装正,要大小搭配。窑龙,分成了好几格(或叫“仓”),每一格两侧留有一个比拳头大一点的 “孔”。烧陶的丛茅、需要添的颜料就是从这个“孔”里丢进,因而窑里的这个区段会留5寸的空间用来烧火。焙烧时,从窑头点火,起火之前,作坊里的手艺人会打狗祭祀,祈祷一“烧”成功。“每烧好一格,就点下一格。那些没有点火的“格”,即使陶器不焙烧,也在预热,这既节省了燃料,又节省劳力。龙窑的尾部,有几个出气孔,他们叫“踺子眼”,那是用来烧窑时排气、排烟的。焙烧陶器要烧到1200℃,这完全凭经验。点火到出窑5天左右。

焙烧陶器,也有忌讳。当人家烧窑时,您千万不要说:“我来您这捡一个烂‘斗煨’(陶器罐)”。当看到窑内红火炎炎,不要说:“窑内红呗了”。可以说:“烧得很旺”或“烧得很亮”。

焙烧之后,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出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提高产量,古老的传统手工制陶也在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原料处理用“球磨机”捣碎,筛泥用“电筛”。陶泥之后,不再用人去踩踏。搅拌、注浆成形、制泥浆用“搅拌机”和“练泥机”。拉坯用“旋坯机”。烧窑,也在更新,用循环窑。烧陶器的循环窑有点像我们平常见到烧红砖的循环窑。只不过烧红砖是从上往下,而烧陶器是平行的,推动顶车上的顶板,顶板上放置陶器,从前往后,或从左往右进行,在居中位置进行焙烧。

手工制陶大多是普乐方姓村民。陶器产品古朴、环保,也为人们所喜爱。如今,制陶原料(柴茅)贵,程序繁琐,利润薄,守住这一老传统技艺的人不多了,技艺后继乏人。与制陶这一行业结下了感情的方师傅憧憬着未来说:“在单位上班的两个小孩都叫我不要再干这么辛苦的差事。要干,就干脆到长沙去办一个‘陶吧’,卖门票,让城里的小孩子玩泥巴,找乐子,做游戏,启迪智慧,感受古老神奇的‘陶’术。或者为那些懂艺术,搞创作的人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