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的历史典故

得寸进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 指贪心不满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比喻贪得无厌。与变本加厉意思有所差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得寸进尺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得寸进尺的历史典故

【拼音】: dé cùn jìn chǐ

【解释】: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满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 《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举例造句】: 法国得寸进尺,五年以后吞并了整个南圻,而心犹未足,还打算攘夺北圻,仅留下中圻给越南。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拼音代码】: dcjc

【近义词】: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接二连三

【反义词】:心满意足、如愿以偿、称心如意、得偿所愿

【歇后语】: 有了馒头想肉吃;侵略者的逻辑

灯谜】: 九十分;加倍获利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贪心

【英文】: be insatiable

得寸进尺的历史典故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其中秦国最强大,并图谋统一天下。

秦昭王准备越过韩、魏两国打齐国。

但策士范雎说:“现在齐国势力还算是强大,但离秦国很远。

即使打胜了,也必须越过韩、魏两国才能到达,很难守住。

"所以不如慢慢向外拓展,这样所得的每一寸一尺土地,都 将稳稳当当地为秦国所拥有,这样就能逐渐统一天下了。”

秦昭王便采用了这个策略,果然在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