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风筝》有感

第一次看到鲁迅的《风筝》,是它被选入夏?D尊、叶绍钧编的《国文百八讲》一书。初看题目,会让人想起“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的欢乐情景,而鲁迅在文中却记录着一桩和儿童相关的令人无限唏嘘的往事。

读《风筝》有感

鲁迅曾经以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为由,粗暴地践踏了小弟弟偷偷将要完工的风筝。小弟弟除了绝望,也没有一句抗辩的话。二十年后鲁迅终因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而回忆起“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从此心情变得格外沉重、愧疚、自责。鲁迅想着各种补救的办法,终于觉得有机会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竟然全然忘却了当年被“虐杀”的一幕,以至于鲁迅的心只得沉重着。

《风筝》所揭露、控诉的是封建宗族制度对儿童的摧残,然而如今封建宗族制度早已被推翻,对儿童精神虐杀的悲剧真的就消失了吗?

没有!君不见来自新闻媒体包括我们身边,虐杀儿童的案例层出不穷吗?施虐者是父母的:有由着自己的心情随意打骂孩子甚至致死的;有拿着爱的借口不顾孩子感受给孩子报满了各种补习班,剥夺了孩子许多玩耍游戏的时间;有以安全为由过度圈养孩子造成孩子孤僻低能的等等。施虐者是老师的:有对成绩不好的孩子挖苦训斥的;有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当众体罚的;有对犯错的孩子穷追猛打不能宽容的等等。这些对儿童天性和自尊心的虐杀,造成了诸如自暴自弃、麻木不仁、离家出走、叛逆加剧、野蛮报复等悲剧,不胜枚举。

鲁迅因为看了一本关于讲儿童的科学书籍,认识到封建宗族制度对儿童的精神虐杀。由此看来,读书可以让人获得进步思想,推动文明的进步。因此即便在没有封建宗族制度桎梏我们的现代社会,如果我们不读书,读得不够,有封建残余的家长制思想,便仍然会对弱小的儿童进行精神虐杀,而且更可怕更悲哀的是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

《风筝》,不仅仅能引起鲁迅那代人的`反思,也同样值得我们当代人反思。作为国小教师,我一向有意识地接触、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努力站在儿童立场对待儿童。尽管如此,我也未能完全避免对儿童精神虐杀的行为!女儿六七岁时,我以“克服依赖、锻炼独立性”为由将她分房睡觉。她很害怕,屡屡抗议。我虽

不忍,但次次加以训斥,狠心拒绝。以至于后来她只好在半夜偷偷摸进我的房间,先是爬到我脚端,被呵斥回去;再后来我半夜里发现她居然蹲缩于我床边的地上??就在我以为成功克服她的依赖感后的某一年某一天,我让她跟我一块睡,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理由是自己长大了,一个人睡觉舒服。那一瞬间我才突然意识到:孩子成长中原本可以水到渠成的事,却让我这个家长的自以为是、杞人忧天和拔苗助长弄得面目全非!暗夜中幼女蜷缩于地上的一幕成了我心中永远追悔莫及的隐痛!

我又想起了一个现在读国中的学生,有一次跟我聊天,说曾经恨极了我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批评他,令他委屈难堪,颜面扫地。这又让我对自己的虐杀行径心惊肉跳,自责不已。

逝者如斯,对于“精神虐杀”,以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以为,当虐杀儿童的制度不再存在,我们这个社会,和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群,乃至每一个成年人,不断读书、学习,真正地以人为本、慈悲为怀,减少直至避免对儿童的精神虐杀的努力却永远不能停止!

希望不久的将来,每一个儿童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载着童年的梦想,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每一个成年人,心中也有一只“风筝”, 默默地守护着儿童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