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语录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具有篇幅简短,语言精练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语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经典语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经典语录

中医经典语录1

1.男女有别

经典语录:男子属阳,性多刚悍,以气为本,又多从事体力劳动,耗气较多,故养生调适多以益气固阳为主;女性多柔弱,以血为先,养生调适宜补血而养阴。

2.人生有序

婴幼儿期

经典语录:鉴于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养护其“稚阴”、“稚阳”为要,即饮食用药忌峻猛,慎用过于寒热之剂,药量宜轻而病愈即止。

青壮年期

经典语录:此期可耐药物,故调摄当视个人体质之偏而调理阴阳。

老年期

经典语录:女子四十九岁左右,男子五十六岁左右,便开始进入生理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不足的老年期。老年人的调摄,当以补为主,时时顾其正气,方能使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顺天时以养生

经典语录:一年四季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不同时序,生物界顺此阴阳消长之机,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节律,人亦当应之而护养阴阳。

4.按月亮盈亏而补泻

经典语录: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气血、经脉的虚实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着密切的关系。月满时阴阳气血多实,则应少进补品;月亏时阴阳气血多虚,则应少服攻伐峻猛泻下之药。

5.随昼夜晨昏而调摄

经典语录:清晨至日中阳气生而盛,应顺之而养阳,应在清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使气血调畅,有助阳气生发;日暮至夜半,阳敛而藏,人当少做劳事,无扰筋骨,以顾护精血而养阴。

6.按体质差别而补养

经典语录:不同的食物可以引起体质的不同,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种族都存在体质上的差异。体质的差异概括起来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其摄养的原则,当辨体质之差别而补益阴阳,视个体之异,或补阴为主,或益阳为要。补阴助阳,益阳以配阴,就能“源泉不竭”,“生化无穷”,健康长寿。

7.饮食养生须五味调和

经典语录: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凡养生者,无不以脾胃为根本,调摄之要,当健脾益胃,而饮食调摄又是健脾益胃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饮食调理时要注意忌饥饱、莫寒热、宜清淡、避生冷、细咀嚼这些比较容易操作的事项。中医认为,饮食之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因此,饮食养生须五味调和,方能滋养五脏之气,否则饮食过于偏嗜,则会导致营养不足,诱发多种疾病。

8.运行气血多运动

经典语录:人之气血,贵在升降出入有常,运行不息。故善养生者,必调和气血,使之周流不息,而运行气血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多运动。中医运动养生的内容极为丰富,种类甚广,方法极多,如气功、导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按摩、散步、慢跑、登山等。中医对运动养生锻炼讲求意、息、行动的和谐统一,即意守、调息、行动的协调统一。同时,强调运动养生也要讲究适量,不可过劳,否则会有害于健康。

9.平性怡神养天年

经典语录:人之情志活动,与气机密切相关。情志调畅,有助于气机平顺;情志不舒,则气机紊乱或郁闷。养生旨在静神,怡情养神、清心宁神、逐扰安神、怡情畅神、平性怡神。

10.上工治未病

经典语录:治未病有两种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既病防变。因此,一旦患病,不可讳疾忌医,以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中医经典语录2

止咳常用麻黄 (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 (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 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无需只祛痰,

贵在治气以为要,

气顺则津液自行,

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中医经典语录3

1. 止咳常用麻黄 (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

甚至石膏、栀子等)

2. 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3. 疏肝莫忘麦芽 (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4. 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5. 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6.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7.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8.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

造成的损伤。 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9. 久病必瘀

10.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

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11.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

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2. 久病必虚

13. 久病必瘀

14. 久病及肾

1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1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17. 久病入络

18. 百病挟痰

19.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20.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21.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2.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23.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24.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25.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26.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27. 脾喜燥而恶湿

28. 怪病多由痰作祟,

29. 治痰无需只祛痰,

30. 贵在治气以为要,

31. 气顺则津液自行,

32. 绝其源泉痰即消。

33.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4.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5. 百病生于气

36.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37.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38. 久病先针足三里

39.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40.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41.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42.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43.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44.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45.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46.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47.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48.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4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5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5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5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5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5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中医经典语录4

1.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

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 孙思邈

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唐] 孙思邈

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36.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程杏轩

37.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8.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39.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0.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41.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42.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3.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4.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45.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46.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47.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48.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49.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0.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51.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53.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

54. (胁痛)《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55. 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

56. 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57.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58.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59. 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

60. 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1. 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62.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3.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4.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65.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66.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67.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68.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69.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70.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71.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72.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73.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74.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75.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76.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77.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78.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79.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80.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81.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82.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83.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4.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85.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86.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87.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88.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89.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北方医话》

90.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91.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92.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93.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94.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95.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6.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97.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98.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99.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00.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01.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02.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3.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104.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105.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106.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07.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0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09.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10.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11.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112.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113.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14.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15.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116.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117.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8.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9.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20.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21.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122.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3.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4.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5.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126.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127.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128.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129.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130.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131.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132.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133.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134.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135.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36.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137. 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138.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39.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140.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41.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42.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

143.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144.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145.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46.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147.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48.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

149. 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150.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151.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52. 二阳之病发心脾。

153.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154.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155. 甘温除大热。

156.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157.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158.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59.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

160. 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161.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162.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163.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164.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165.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66. 血不利则病水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167.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168. 激励我精求方术。

169.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170. 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171.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172.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过敏性疾病)

173. 小儿外感必护里气,里气不足灾怪自生。

174.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胸胁内关谋。

175.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176. 出入停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177. 跌扑闪挫气血瘀,疏经通络功效奇,药中重用黄芪草,腰痛颈痛功效高。

178.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79. 荆芥配伍原则:表症轻,流清涕+防风;鼻塞重+苏叶(苏叶解表作用较强);咽红+蝉衣。

180. 湿热泄泻用滑石+前仁:滑石引上焦之火下行,前仁利小便实大便。

181. 中医不传之迷在用量,怪病治痰。

182.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83. 腰突未必肝肾虚,脾气不足多关注,补中益气是良方,重用黄芪加杜膝。

184. 中医十趣歌诀 一元:整体观 两仪:分阴阳 三宝:形、气、神四诊:望、闻、问、切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九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养 十方:砭、针、灸、推、罐、膏、丹、丸、散、汤

185. 不读书不足以明理,徒读书不足以成用。

186. 气滞者,治宜疏,疏者调达之;气结者,治宜散,散者破行之。

187. 诸花皆升,唯旋覆花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升。

188. 薄荷利咽以止痛;牛蒡利咽以消肿;蝉蜕利咽以开音;马勃利咽以凉血。

189. 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190.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191.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192.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恭,此治之四失也。

193.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经典固然要读,医案也必不可少。推荐一下:《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名医类案》、《经方实验录》

194.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195. 夕佳夜甚,旦慧昼安。

196. 湿热泄泻,不管是粘腻臭秽不爽,小承气汤(少量大黄)加黄柏桔梗薏苡仁:大黄、黄柏缓泻清肠中湿热,枳实行气以解后重,厚朴化中焦之湿,桔梗开肺气升清以降浊,薏苡仁利湿健脾以强脾胃。

197. 脾乃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198. 口渴必加花粉,咽痛干草橘梗,目干菊花枸杞,牙痛代赭牛膝。

199. 用药须知: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津。(此指久服)

200. 气之动曰风,气之亏曰水、湿、寒,水湿涸降曰燥,气之盈曰火,气热之极曰暑。

20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经方千古之秘在于用量。脉之在于有力无力。千人千方。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古方不治今病。学古而不泥古。怪病多痰。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善治阴者阳中求阴,善治阳者阴中求阳。汗血同源。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202. 神之所在,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

203.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204. 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优;如遇头痛时,凤池效可凑;胁肋内关谋,可向外关透;肚腹三里留,上腹中脘搜;下腹加关元,天枢治脐周;腰背委中求,殷门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肠腧,上腰肾腧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yu施;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透;周身节骱病,疼痛取啊是;避开大血管,胸背禁深刺。

205.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矣。

206. 仲景治血以冲为要,冲脉丽于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且大黄一味,能推陈致新,以损阳和阴,非徒下胃中之气也。即外而经脉、肌肤、躯壳,凡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处,大黄之性,亦无不达。

207. 熄风之品虽多,以天麻、钩藤、菊花之属为最。

208. 乙癸同源,治肾即所以治肝,治肝即所以熄风,熄风即所以降火,降火即所以降痰,如钩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润熄风之品,无不可于各方中出入加减,以收捷效也。

209. 桂枝入足厥阴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

210. 观之桂枝与芍药,一扶阳,一救阴,两相对偶,凡阴阳升降表里气血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

211. 蜈蚣最善搜风,贯穿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因其节节有脑是以善理神经。

212. 凡用薄桂,能横行手臂,片子姜黄,能引至手臂,油松节,能透入骨节。

213. 威林仙,属木,治痛之要药,量病稍涉虚者禁用。痛风在上者服之,此药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

中医经典语录5

1、一是认为道是宇宙自然清静之气,二是认为道是阴阳二气消长之理,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本原,是事物变化的根由。

2、儒医还为中医理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善为诗文,重视典籍,所以不仅编纂、整理和保留了大量医学文献。

3、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故作为一名中医大家,应该像孙思邈那样,博览群书,涉猎百科,精通于“道”,才能达到“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的境界。

5、儒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形成了“医乃仁术”的伦理道德,还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群体“儒医”,要求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6、医理、哲理、易理、文理四者融贯一体,是中医学之所以具有勃勃生机的主要原因。

7、《周易》阴阳和合的思维方式和取象运数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

8、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9、唐代医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10、所以他们在思想品德、道德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为人风范等方面都表现出儒家的特征。

11、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12、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领悟的得“道”者。

13、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之道”指导临床“形而下之术”,即所谓“医乃道之绪余”。代表中医学理论形成的《黄帝内经》,其基本思想即以“道”为主。

14、中医学的文化特征之所以突出,与儒医传统的形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儒医”经过儒家思想的熏陶。

15、而且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熔铸其中;而且还由于他们重传承、重流派、重积累,故对中医学的理论发展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医经典语录6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6.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中医经典语录7

1.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8.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9.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10.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1.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12.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13.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14.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15.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16.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17.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18.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19.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0.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1.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22.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23.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24.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25.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26.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27.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28.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29.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0.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1.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32.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33.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34.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35.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36.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37.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38.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39.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0.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1.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4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中医经典语录8

1、男女有别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与血,以其数脱血也。”

男子属阳,性多刚悍,以气为本,又多从事体力劳动,耗气较多,故养生调适多以益气固阳为主。女性多柔弱,以血为先,养生调适宜补血而养阴。

2、人生有序

婴幼儿期:“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鉴于小儿的`生理特点,以护养其“稚阴”、“稚阳”为要,即饮食用药忌用峻猛,慎用过于寒热之剂,药量宜轻而中病即止。

青壮年期:“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男子三十二岁左右)“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女子二十八岁左右)“筋骨劲强、身体盛壮”。

此期可耐药石,故调摄当视个人体质之偏而调理阴阳。

老年期:“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女子四十九岁,男子五十六岁左右,便开始进入生理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不足的老年期。老年人的调摄,当以补为主,时时顾其正气,方能使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顺天时以养生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一年四季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不同时序,生物界顺次阴阳消长之机,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节律,人亦当应之而护养阴阳。

4、按月廓盈亏而补泻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虚,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血气、经脉的虚实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着密切的关系。月满时阴阳气血多实,则应少进补品;月亏时阴阳气血多虚,则应少服攻伐之药。

5、随昼夜晨昏而调摄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血气、经脉的虚实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着密切的关系。月满时阴阳气血多实,则应少进补品;月亏时阴阳气血多虚,则应少服攻伐之药。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清晨至日中阳气生而盛,应顺之而养阳,应在黎明清晨,适当户外活动,使气血调畅,有助阳气生发。日暮至夜半,阳敛而藏,人当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安静凝敛,少作劳事,无扰筋骨,以顾护精血而养阴。

6、按体质差别而补养

“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柔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人以水谷为本。”

不同的食物可以造成体质的不同,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种族都存在体质上的差异。体质的差异概括起来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已,其摄养的原则,当辨体质之差而补益阴阳。视个体之异,或补阴为主,或益阳为要。补阴助阳,益阳以配阴,就能“源泉不竭”,“生化无穷”,健康长寿。

7、谨和五味而调饮食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凡养生者,无不以脾胃为本源,调摄之要,当健脾益胃。而饮食调摄又是健脾益胃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饮食调理时要注意忌饥饱、莫寒热、宜清淡、避生冷、细咀嚼这些比较容易操作的事项。

中医认为,饮食之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因此饮食养生须五味调和,方能滋养五脏之气,否则饮食过于偏嗜,则会导致营养不足,诱发多种疾病。

8、运行气血多运动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息孤危。”

人之血气,贵在升降出入有常,运行不息。故善养生者,必调和血气,使之周流不息。而运行气血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多运动。中医运动养生的内容极为丰富,种类甚广,方法极多。如气功、导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推拿、按摩、散步、慢跑、登山等。中医对运动养生锻炼讲求意、息、行动的和谐统一,即意守、调息、行动的协调统一。同时,强调运动养生,也要讲究适量,不可过劳,否则会有害于健康。

9、平性怡神善天年

“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人之情志活动,与气机密切相关。情志调畅,有助于气机平顺;情志不舒,则每致气机递乱或郁闭。养生旨在静神,道法自然、怡情养神;少私寡欲、清心宁神;抑目静耳、逐扰安神;开朗乐观、怡情畅神;陶怡情志、平性怡神;保精益气、养心舍神。

10、上工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有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一是既

病之后防其传变。前者主要内容就是摄生,正说明了摄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摄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第一、调摄精神形体,提高防病机能;适应四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治未病的另一个意义是:既病防变。外邪侵入人体以后,如果不及时治疗,病邪就有可能逐步深入,侵犯内脏,使病情加重。因此一旦患病,不可讳疾忌医,以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中医经典语录9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玻(《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中医经典语录10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7.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8.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9.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同上)

10.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1.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12.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3.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

14.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15.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16.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7.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中医经典语录11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14.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15.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16.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