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元宵节作文3篇(精华)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快乐元宵节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快乐元宵节作文3篇(精华)

快乐元宵节作文 篇1

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行六人一起去广场看礼花。一路上,看灯人可多啦,男女老少都有,他们兴高采烈地边说边笑,整个城市一派节日气氛。

忽然,一个“导弹”喷一声飞向天空,就像打飞机似,在天空中爆炸啦,五颜六色伞兵飘然而落,快到地面时就消失啦。几颗“流星”从空中划过,看,那流星闪闪发亮,飞向云层,接着出现啦无数小礼花,小礼花噼里啪啦响声吓得我弟弟赶忙捂住耳朵,一会儿,小礼花便消逝得无影无踪。

元宵节晚上可热闹啦,看灯人人山人海,人们笑逐言开,我以为这是在做梦,可这确确是真。

快乐元宵节作文 篇2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人亦称为“元夕节”、“上元节”。中国传统认为,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算结束了,一切就要恢复常态了,所以在这天要最后庆祝一番。古代时,民间对元宵节是非常重视的。

为什么农历正月十五这个节叫“元宵节”呢?原来古人称夜为“宵”,“元”是“开始”、“第一”之意,正月十五这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汉朝,到了唐代开始重视起来了,到宋代更加重视元宵节。中国民间传统是要在明月高悬的元宵节夜晚,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元宵节民间又被称为“灯节”。元宵赏花灯的风俗也起自汉朝,到了隋唐时赏花灯更加兴盛,唐玄宗时规定观灯为三夜,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发展成盛大的灯市,还建立高大的灯树、灯轮,甚至灯楼。到宋代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也延续五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充分体现出这一盛景。明代时赏花灯习俗达到顶峰,明规定正月初五张灯,正月十五落灯,要连续赏灯十天,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明时增加了戏曲表演,元宵节逐渐演变成内容丰富的节日习俗。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三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在这时除燃灯之外,还放鞭炮助兴。

元宵节赏花灯自然少不了灯谜。灯谜始于南宋,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等等一百余种。猜灯谜,直到今天依旧是元宵节一景。

元宵节总是要吃元宵的。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宋朝,不过当时元宵叫“浮元子”,到明朝才称“元宵”。元宵又叫汤圆。据说袁世凯称帝后,认为“元宵”就是“袁消”,于是下令改“元宵”为“汤圆”。过去每家做元宵、吃汤圆,意在新的一年中祈福全家团圆、和睦、幸福。近千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制作越来越精致美味多样。

从汉朝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逐渐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元宵节成为春节的最后一次民间艺术展演,其热闹程度堪称古代中国的“狂欢节”,所以不少地方将过元宵称为“闹元宵”。

现在,元宵节虽然过节气氛较古时淡多了,但元宵节依然保持其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国人重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呼吁元宵节放假,以便更好地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看灯。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刚到马路上,只见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我和爸爸妈妈也随着人流汇入了灯区?只见那灯会大牌楼,五光十色,“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九天”啊。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快乐元宵节作文 篇3

元宵节到了,妈妈带我到西津渡去看花灯。到了西津渡,我直奔广场。只见那里的大牌楼五光十色,还有千万条金黄色的像绳子一样的鞭子灯从六、七米的墙上悬下,像金黄的瀑布。啊!我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花灯。你看那朵淡雅的荷花灯,里面是淡淡的'灰白,外面是淡粉,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咦?那个小弟弟拿着的是什么灯呀?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兔子灯。

它的身子白白的好似一团雪,头和尾巴像一朵大棉花。广场中心也是个大花灯——中间是似个花瓶的东西,旁边有几条龙,花瓶上还有只小老虎。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晚了,妈妈要带我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得离开了西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