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归家

又是一年春节到,我国民间叫过大年。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春节里亲人要团聚,离家的孩子会不远千里回到父母的身边。

春节归家

此时,车站内外的千万张面孔,或兴奋或焦灼,都在诉说着回家的渴望。哪怕千里迢迢,纵使一票难求,也挡不住一往无前的身躯,去圆心中一年的牵挂。

每年春节,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就是要和亲人在一起,没有亲人的地方,只是我们栖息的房屋而不是可以让我们有归属感的家。

为了回家,我们可以披星戴月到车站排队买票;为了回家,我们可以忍受车站、车厢里的拥挤混乱,不怕长途旅行导致的身心疲惫;为了回家,我们舍得花费平时不舍得花的钱高价买票和为亲友购置新年礼物。虽然,春节在家待的时间可能还没有来回路上耗去的时间多,可是毕竟是和父母妻儿在一起辞旧迎新了,也就了无遗憾了。和父母妻儿一起过年,纵然辛苦,也很幸福。

在家和工作的城市之间如候鸟一样飞来飞去,恐怕是快速城市化的这个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无法逃避的宿命。尽管城市需要我们,却没有敞开心扉完全欢迎、接纳我们。尽管我们为之奉献青春和激情,却依然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把我们阻拦在城外;尽管我们也期待能把父母都接进城市过一个特别的新年,却发现狭小的蜗居根本无力为他们安放一张床。在这样的城市里,每到过年,就会让我们感到陌生和孤独,每到过年就会想要快速地逃离。

回到家,全家要在过年的'前一夜团聚,吃丰盛的团圆饭。还要相互为家人守岁、祈福。

回到家,必须完成酝酿了一年的礼仪:上坟,祭祖,总要告慰先人,一年了,没有愧对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期盼。今天的努力一定是想让坟头的蒿草一年一年长得更旺。

访亲,串友。把互相聆听的故事,诉说给对方,让他乡和故乡两个世界的天地接轨,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来自同样的对生活的感恩

看看儿时池塘着生了乱草,欲钓无处下浮子。几近荒芜的农田,缺少了冬雪,来年丰收可有?父母毕竟老了,干不动了,盘算着今年再添上一台什么样的农机,今年在土地上种上什么样的经济作物。

看看村头村里铺就的水泥路,许多的曲折和坎坷,被水泥路拉直整平。故乡像个待嫁的姑娘,羞答答地装点着自己的摸样。村里妇女、老人和儿童是现代乡村一座最美丽感人的画廊。

一年的心事需要和爱人交待,一年的收获必须和家人分享,一年的不安份的思想定然重新过滤。

看着拔地而起的山村新楼,错落有致,不觉还要想把自己的小家如何像城市的小区一样做一个全方位的规划。空巢只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新农村的家园里囤积起多年漂泊的梦幻。

还要重新思考和审慎城市文明,可以肯定地说,城市文明不只是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城市文明还需要人文关怀,要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找到家,而不是时时处处把自己当成过客。让阖家团圆不再是只有春节才能圆的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春节,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幸福和安慰。然而为了生活,我们必须把幸福缩小,把奋斗放大。

为了一个梦幻,我们不得不再次离乡,向远方的城市,发出我们诚挚的呼唤。我们用巧手正在裁剪都市的繁华,一定会有一天,那繁华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我们未来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