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重阳节的作文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国小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9篇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今年的重阳节,我们在院长的带领下,在武警叔叔阿姨的保护下,我们安全的来到了康乐敬老院,入眼的便是老人们坐在大厅里,有说有笑的,正聊得欢呢。一看到有稚嫩面孔的孩子们进来,老人们就安奈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抱着可爱的孩子们,问我们从哪来的。在自报身份后,她们更是热情的拉我们坐下,就这样,我们渐渐的融入到她们的谈话中去了。

等一切就绪后,我们的节目很快拉开了帷幕,孩子们一首《把爱传出去》,深刻的表达了我们对老人的敬爱之情,台下的爷爷奶奶们感动的一直在为我们鼓掌,节目精彩的进行着,老人们早就被孩子们精彩的节目喜迎住了,孩子们即可爱又精彩的模特走秀节目,乐的老人们合不拢嘴巴,更让老人没想到的是园长老妈为爷爷奶奶们准备了长寿糕,真心祝老人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孩子们为爷爷奶奶们亲手制作了精致的礼物,看着这么丰富的礼物怀里抱着一个个可爱的孩子,老人们眼里的泪水终于不停使唤的往下流……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希望他们能继续笑口长开,开心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其实,她们就是我们的明天,而我们也应该多多关心帮助她们,真期待着与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下一次见面!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今天是重阳节,周教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就是回家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打个电话,向他们祝贺重阳节快乐。

回到家后,我心里想,如果给他们打了电话,这样会不会不好意思啊。哎呀,算了,算了,没关系的。打电话就打电话吧。先给姥姥家打吧。“哒哒哒哒”——“喂,是姥姥吗?”姥姥说:“是我啊!有什么事吗?”“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就是祝福您和姥爷重阳节快乐!”“好!好!好!蕾蕾真孝顺啊!”姥姥高兴的说。

爷爷去世了,只剩下奶奶一个人了,孤零零的。而且父亲还让奶奶去我们家的厂子里看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让奶奶去了。“哒哒哒哒”——“喂!是奶奶吗?”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谁呀?”“是我,奶奶!”“有什么事吗,蕾蕾?”奶奶问。“今天是重阳节。我祝福你重阳节快乐!”我自信的说。说完就把电话挂了。我能想象她那憔悴的面孔,也能想象奶奶听到后是多么的激动。奶奶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皮肤黑黑的,声音粗粗的。她的外表不怎么惊人,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一丝不苟。做针线活更是认真仔细,又美观。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重阳节里,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张贺卡。在那个重阳节里,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重阳节到了,我寻思着要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一边的小王启发我:“重阳糕怎么样?”我想了想,装出生气的样子:“拜托,我爷爷奶奶又不在上海,寄过往不发霉才怪呢!”忽然,一个动机清楚地从我脑海中闪过:有了!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两张精美的信纸和一只小鱼热手袋。我记得奶奶曾说过,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脚冰冷,要是我给了奶奶一只热手袋,奶奶的手脚就不会冷了。

接着,我摊开精美的信纸,在上面写满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对爷爷奶奶说的话。我的.真心,装满了两张薄薄的信纸。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装进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爱,送向远方的爷爷奶奶的家……

小鱼热手袋被我用一个装礼品的盒子包了起来,又在盒子四四周上了金丝带。傍晚,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礼物和信寄了出往,也把我的牵挂寄了出往。我坚信爷爷奶奶收到我的礼物,必然是开心与激动的……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打响了了秋天到来的警钟。但在重阳节新的定义——敬老节,也倡导人们对老人尊重,让老人安度晚年。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时间上,重阳节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义。在古代,重阳作为夏冬交替季节的时间界标,因天地阴阳交替而阳气衰弱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才有了登高避灾,重阳“辞青”以及佩茱萸、食逢铒的古俗。但是重阳节直到唐朝之时,才被点定为正式节日,各种活动在民间与宫廷一起庆祝。至清朝,一代比一代盛行。

重阳节在现代的定义却与古代不尽相同。为了让老人感受到“夕阳无很好。”中国法律明确规定,每年的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在古俗重阳节的承载下,在中国各地弥漫开来。“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是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对于为人道德的基本要求。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要孝敬老人,让他们笑看夕阳无限好,而不是乌云密布;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安度晚年。

不管是“古代”的重阳节,还是现代的重阳节,它们都沿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记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把这一文化节日传承下来。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重阳节”又名“登高节”,也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日子。九九重阳,我陪同奶奶兴致勃勃地来到南大街的法华塔登高望远。

来到法华塔下,抬头仰望,法华塔巍然耸立,气势不凡,像一个巨人守护着嘉定城。法华塔共有七层,每一层的四个屋角上都挂着一个小铜铃,风动铃响,清脆悦耳。

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来到塔内,沿着石阶和楼梯往上爬。塔内的木质楼梯十分狭窄,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奶奶一步步向上攀登,第一层,第二层……每到一层,我都会怀着虔诚之心瞻仰佛龛平座,默默祝愿家人平安健康,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塔内的楼梯越发陡峭,我和奶奶也终于登上了法华塔的顶端。虽然我们累得气喘吁吁,但心中充满了成功登顶的喜悦。我和奶奶凭栏而立,风呼呼地吹来,让人感到凉爽无比,心情也格外舒畅。极目远眺,整座嘉定城尽收眼底。近处是白墙青瓦的老街,远处是高楼林立嘉定新城。奶奶告诉我,我们的家乡嘉定是一座具有深厚底蕴的古城,清悠的汇龙潭荡漾着之乎者也的朗朗书声,被誉为“吴中第一”的孔庙传承着儒家文化,平平仄仄的古巷传递着吴侬软语的清脆;嘉定又是一个具有活力的现代城市,敖游太空的卫星凝结了嘉定的智慧,草编竹刻工艺集结了嘉定的创意,激情奔驰的赛车彰显了嘉定的速度。

是啊!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这就是古城嘉定的魅力。望着美丽的嘉定城,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本领,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重阳节的作文 篇7

又是一个重阳节,又是一个合家团聚,尊老爱老的节日!我不由得想起了亲爱的姥姥,可惜姥姥在遥远的北方齐齐哈尔,我只好借着网络,来了一次亲情对话。

重阳节这天,家家团聚。明亮的月亮似乎也懂得人间的亲情,把自己的光芒照得更亮,天上的星星比以往还多,好像就是月亮的家人,他们可能也被人间这种亲情所深深陶醉……

到了八点,爸爸将电脑调好,我和齐齐哈尔的亲人终于在网上见面了,我心里激动万分!当看到年近70的姥姥,满脸沧桑的皱纹,我的鼻子不禁酸了。姥姥看见我非常难受的样子,赶紧安慰我:“我身体很好,别难过,什么时候回东北?……”透过荧屏,我仿佛看到姥姥的内心是那么痛苦、那么无助,可能还带有隐瞒的意思。听了姥姥的一番话语,我内心有如刀绞,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大哭起来。姥姥看见我哭了,顿时老泪纵横……过了一会,姥姥又唠叨了和以往一样的话:要照顾好自己、饭要多吃、一个人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等等,我这次听得比以往每次都认真,都仔细,似乎这不是唠叨,反而变成了爱的基因,真是温暖、贴心。

这次对话让我感受到了亲人无限的爱,姥姥您一定多多保重,春节回去看您!

重阳节的作文 篇8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我们约了刘刘和奔奔全家一起去天姥山登高。

下山的时候,路很陡。妈妈在后面提醒我们不要跑太快,这样容易摔倒的。可我们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我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刘刘、奔奔紧跟在后。刘刘想超奔奔的”车“他们两个挤来挤去,奔奔吓得大喊:”刘刘!不要挤我啊!“刘刘不听,终于把奔奔给挤的滑倒了。奔奔差点哭了。刘刘还说:”谁叫你不让我呀。我一听,转过来看怎么回事,谁知脚一打滑我也来了个四脚朝天。刘刘得意的说:“你们真不中用!看我连一跤也不摔,哈哈。”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候。没注意脚下的小石头。脚一绊,重重的扑倒在地。:“啊!好疼啊!”他眼泪都出来了。

可是,我们的跌跤还没有结束呢。

下山后,沿着弯弯的小河边上的小路去停车场时,我和刘刘手拉手,有说有笑地走着,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河沿边上了,刘刘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走在后面的爸爸大喊一声:“啊!”就跳进水里一把把刘刘拉了上来……刘刘站在岸上半天没回过神来。他像一个木头人一样站了一会儿然后说:“河水好冷、好冷、”我看了哭笑不得。

今天真是一个跌跤的日子,好玩吧!

重阳节的作文 篇9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就要到了,让我们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共度佳节。为大家整理了家乡的风俗重阳节作文:敬老节的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敬老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敬老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敬老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敬老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敬老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敬老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敬老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敬老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敬老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敬老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敬老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喝重阳酒:“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敬老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敬老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