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

文本分析:

本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老虎抓住了狐狸;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敦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文中有许多成语,也需要学生去积累并反复体会揣摩。

教学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要点把握

识字、写字;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学生竞猜。

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毛儿黄,昼伏夜出找肉吃,毛皮柔软又暖和。(狐狸。)

导语: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威风八面,狐狸狡猾奸诈。当老虎和狐狸在森林中相遇,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老虎、狐狸有关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示:“假”有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读jiǎ,是“借、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的意思。

过渡:(观看插图中的老虎、狐狸)单从体形上来说,老虎高大,狐狸矮小,力量太过悬殊。但是,有一只狡猾的狐狸不仅从老虎手中脱身,还借老虎的威势出了一回大风头。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这只狐狸。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出示课文视频资料,边看边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出示词语。

狐假虎威转动扯着嗓子派出去违抗爪子

走一趟神气活现野猪纳闷受骗借着

过渡: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1)指名给加颜色的生字注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3)交流识字方法。

①读准音:“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卷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

②巧记生字: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比如,“嗓—桑”“神—伸”“违—围”。

③加一加:“扯、猪、纳、闷、骗”均可以用加部件的方法识记。

④与熟字比较:如“瓜—爪”“爱—受”“霞—假”。

(4)学习多音字。可先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再联系旧知识进行拓展补充。

转zhuàn转圈转笔刀闷mèn郁闷纳闷

zhuǎn转移转弯mēn闷热闷声闷气

明确:“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

(5)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指名认读。三、指导写字,当堂评改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

2.学生仔细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要点。

3.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相机提示。

“物、神、活、猪”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注意“神”字是示字旁。注意“礻”与“衤”作比较,发现书写上的异同:“礻”和“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礻”比“衤”少了一个短撇。

“就”字也是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左边是“京”,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

“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两个字上部的撇和捺写得舒展。需要注意“食”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爪”是独体字,笔顺是平撇、竖撇、竖、捺,注意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是竖。

4.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5.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其他学生评议。根据讲评,再次书写。教师巡视,给予点评鼓励。

四、感知大意,作业设计

过渡:同学们的字词已经掌握得相当好了,把这些字词放回文中,你还能读得这么好吗?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练习练习。

1.男女生比赛读,看哪一方读得更流利?一组一段,最后一段齐读。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一些轻声的词语,如“狐狸、嗓子、爪子、尾巴”;一些四字词语,如“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信以为真”。在正确读词的基础上,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通顺。

过渡:读了课文,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了出来,也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了出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并用横线画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之后在小组交流。

3.学生在全班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神气活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要点把握

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食品植物真假威风爪子转动扯开嗓音老天爷

就是违抗小猪纳闷接受借条骗子神气活现

2.听写词语。

食物爪子快活神气小猪就是老天爷

3.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狐狸本来被饥饿的老虎抓住了,可是它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反而借用老虎的威风去吓跑小动物们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狐假虎威》。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思考:当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时,老虎怎么样?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如何?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逃脱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

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窜”“扑”。

明确: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表示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窜、扑”重读。

(二)学习第2~6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下面我们学习第2~6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狐狸说的话。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种读法更合适。(2)“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怎样的?谁会做这个动作?教师可指名表演。

(3)思考:“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时候的狐狸在想什么?

(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4)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老虎?

(5)狐狸为什么说“你敢吃我?”,而不是“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

(“你敢吃我?”有威吓的语气,说明狐狸装腔作势,同时也在试探老虎。

而“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则是向老虎下命令或求饶,会加速死亡。)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谁能扯着嗓子读狐狸说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命悬虎爪的处境,再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扯着嗓子”说话时声音音量放大和音调提高,并且把每一个字都拉长了说话的样子,读出狐狸虚张声势的语气,语调可高亢洪亮,略带震慑力。

①让学生先扯着嗓子读一读,指几名学生读一读,其余学生点评。

②教师示范朗读。(瞪着眼睛,一手握着拳,一手的大拇指指向自己)

③学生加动作齐声朗读。

过渡:狐狸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教师有一愣的感觉、表情)这时候的狐狸看到老虎被它的话吓得愣住了,更威风、更自信了,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

3.出示第4自然段,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

明确:这一段话讲老虎不敢吃狐狸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的。狐狸为了保住性命,把老天爷搬出来吓唬老虎。在朗读时,要突出狐狸表达的意图,重音放在“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关键词语上。

(1)指导学生练习朗读,注意狐狸说话的神情、动作,还可以配上动作表演读。

(2)百兽有没有包括狐狸和老虎?为什么?

(不包括狐狸。因为它是“老天爷”派来做百兽的首领的;老虎在“百兽”之内,是在狐狸的“管理”之下的,说明狐狸很狡猾。)

4.出示第5自然段,想一想:

(1)“蒙住”是什么意思?(吓住、骗住。)

(2)出示练习:狐狸真()!老虎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3)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预设:我还真不能吃它,吃了它老天爷会怪罪我的。

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煮熟的鸭子会飞走吗?唉!到口的美餐吃不着了!

(4)老虎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立刻逃走?

(当时老虎还不太相信狐狸的话,可以随时逮住狐狸,狐狸只好继续骗老虎,不然难以虎口脱险。)

5.出示第6自然段,思考:

(1)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想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2)狐狸为什么说“我带你”而不是“我跟你”?

(“我带你”说明狐狸拿出了统领百兽的架势,与下文老虎跟着狐狸相呼应。)

指导:狐狸“摇了摇尾巴”,可以体会它已经有了十足把握让老虎上当受骗。因此,朗读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提示语,猜测狐狸的想法,读出炫耀的语气。

6.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第7、8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过渡: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为了进一步证明它说的话是对的,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8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的表情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1.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

(1)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简单分类,看看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

(3)鼓励学生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语。

2.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二幅图,在文中找出描写狐狸、老虎、小动物的词语并加以理解。

3.指名表演。

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同学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通过表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4.学生扮演小记者,现场采访狐狸、老虎、小动物对自己行为的看法。

明确: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是因为它心里有鬼,故意装作很了不起的样子,同时也说明它特别有把握,相信老虎一定会上当。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说明老虎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很困惑,想看看周围动物的反应。小动物们“纳闷”,是因为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后来“撒腿就跑”是因为狐狸身后有一只大老虎。这一动作形象地写出动物们对老虎的恐惧。朗读时,语速可以稍快一点,体现出动物们的恐惧。

5.体会老虎、狐狸和小动物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6.出示练习。

()走在()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并不怕(),而是看到()才跑的。所以说,()是借着()的威风把()吓跑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老虎对狐狸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从想吃狐狸,到“一愣”,再到“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接下来“半信半疑”,最后“信以为真”,说明狐狸的谎言完全欺骗了老虎。)

2.交流:动物们到底是怕谁?老虎看到动物们逃走了,会怎么想?

小结: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那种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喜欢它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或者借着别人的威风来欺负他人。

(2)续编: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再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新狐假虎威》。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先生”

1、揭示文题,设置情境。看了课文题目,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先生(课件出示:我是小先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全文。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在学生汇报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的时候,不但让汇报的学生说说理由,还让他带着全班的小朋友读、写,教师相机出示相应的课前制作好的生字词课件作必要的指导,并在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时,学生的发言可以是读书,可以是谈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是对相关内容的复述。

二、“我是小导演”

1、播放展示故事情节的动画课件,在音乐声中,师配着画面上动物的表现绘声绘色讲述故事。

2、借助故事讲述营造的课堂氛围激趣:小朋友们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呢?在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师:想演好故事,就要有好的导演来指导,小朋友,我们都来做一回小导演,来研究一下怎样演好这个故事。

3、让学生以“小导演”的身份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表演。师提示:比如说,小动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板书:语言、动作、表情)。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认为可以表演的内容。

4、引导学生再次以“小导演”的身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表演内容,研究一下该怎么演。小组学习开始前,老师提醒每组的学习小组长要安排好小导演发言的次序,并让小组成员在讨论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影响其他小组。

5、学生汇报各自研究所得。

(1)要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的句段:(课件)

①“你敢吃我?”(狐狸)“为什么不敢?”(老虎)

②“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狐狸)

③“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狐狸)

④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需借朗读和动作表演引导学生着重领悟的词语:(课件)

①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②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③“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④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抓子。

⑤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交流过程中,有两处需寓读书方法指导于表演指导之中:

①老虎和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时的位置。从研究老虎和狐狸行走的位置入手,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能“读出”两者位置的三个句子。

②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见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走来时相互间会说些什么。启发学生于情境中大胆想像,寓“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指导于学习活动之中。

③在交流中,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并借助评价,推进朗读和理解领悟。

三、“我是小演员”

1、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相应的头饰表演故事。

2、请一小组到讲台前汇报演出。演出后,请其他小组同学评价。

四、“我是故事大王”

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学生可以用上自己的语言,并可吸收几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成果,丰富故事的内容。

五、“我是小裁判”

1、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狐狸的看法。

2、在学生对狐狸有了不同的看法后,请学生当一回裁判,发放印好的作业纸,把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写下来。

3、请2~3名学生带着自己写好的作业纸到讲台前,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展示,同时请写的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意见。

4、师小结: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小朋友来读会有不同的感受。老师尊重每个小朋友的意见,这只狐狸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呢?课后,同学们与老师、与家长、与同学继续讨论吧。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3

一、导入新课:

1、去年我们学了《狐狸和乌鸦》,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8《狐假虎威》,看看这次狐狸又要耍什么花招了。

2、板书课题:8狐假虎威

3、学习课题中生字。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

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

威:半包围结构

4、小朋友,你知道课题中的“假”是什么意思吗?你能连起来把课题的意思解释一下吗?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指导

1、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自渎情况,认读生字词。

3、正音。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师述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问:听了故事,看了表演,你知道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

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

(3)齐读第一段。读出紧张味。

板书:狐、虎、逮

过渡:饥饿的老虎有没有马上吃掉狐狸,看图二上的狐狸与老虎。

2、学习第八、九段

(1) 图上的老虎怎样?狐狸怎样?其他小动物怎样?

(2) 课文哪一段写的?

(3) 学习第八段。

a. 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b. 指导朗读。大摇大摆,读得慢些。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读得快些。

过渡:百兽怕不怕狐狸?(不怕)百兽不怕,为什么逃走?

(4) 学习第九段

a. 读课文。老虎怎样了?

b. 百兽为什么逃走?

板书:吓跑百兽

(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老虎的反应如何?)

3、学习第二至七段

请学生在小黑板上将二至七段排列,老虎的反应及狐狸的几次欺骗。

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

(1)说说狐狸被老虎抓住后,它有何表情

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

试读扯着嗓子的说话样子,小组试读

(2)老虎的反应如何?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

b.理解第二次对话(第四、五段)

(1)狐狸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

(2)老虎又作了何种反应(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

板书:管百兽被蒙、松

c.理解第三次对话(第六、七段)

(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板书:走一趟信疑、张、望

4、师总结。

5、学课文之后,你觉得狐狸怎样?狐狸为什么会狡猾?

6、看课文怎样说,齐读课文

7、说说你懂了什么道理?

你喜欢狐狸吗?

8、说说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小组内练习复述,派代表复述)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读准多音字“转、闷”。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用动作、神态等方式表现词语,理解词语。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教学设想

《狐假虎威》是篇经典的寓言故事,主要由动物对话构成,动作、神态描写居多,适合学生表演学习。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词语,并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内化。学生在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悟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导课

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说出故事名(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老师强调,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大道理。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狐假虎威》也是一个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它的大道理吧。

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齐读课题。“狐”指的是(狐狸),虎呢?(老虎),那么“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自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解释了这个意思,看你读完课文能找到这句话吗?指名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读课文时一定遇到好多生字词,借助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认读词语,一人领读,其他人跟读,遇到领读错的,大家一起来纠正。

(1)指导多音字“转”。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转圈),地球自己也在转(自转)表示改变时读zhuǎn,比如改变位置(转移),改变方向(转身),改变主人叫(转手)。

(2)指导多音字“闷”。只需记住表示心情不舒畅时读mèn,如(纳闷)(郁闷)其他都读mēn,如呆在家里不出来叫闷在家里,天气湿热叫闷热,说话声音不响亮叫闷声闷气。

4.开火车认字并组词。

3、精读课文,理解故事,体会成语意思

1.(1)我们刚才说到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老虎到底有多威风?自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个词读出了老虎的威风?(扑、逮住)如果狐狸速度慢,老虎算威风吗?哪个词读出狐狸其实很快的?(窜)窜什么意思?(逃跑,乱跑)。所以说“窜”也能说明老虎威风。

(2)齐读第一自然段,把这三个动词重读,看能否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的小命就难保了,但狐狸眼睛骨碌碌一转,说明它在干什么?(想办法)扯着嗓子说,什么叫扯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喊)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引起老虎注意,让老虎住口)如果你是这只生命危在旦夕的狐狸,你扯着嗓子喊一下这句话“你敢吃我!”

3.师读“老虎一愣,为什么不敢?”“愣”说明老虎感到怎么样?(惊讶)

4.齐读第四自然段,看狐狸是怎么说的。狐狸搬出谁来吓老虎?(老天爷)那么读老天爷是要怎么读?你们觉得狐狸现在说话是温柔了还是继续扯着嗓子?(危险没解除,还得继续装厉害)试着把狐狸的气势读出来。带上动作读一读。

5.师读“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1)学写“爪”先观察特点,说说应注意什么。师范写,学生练写。

(2)“蒙”什么意思?(糊弄)松开了爪子,狐狸轻松了,从那句话能读出来?(狐狸摇了摇尾巴)

(3)狐狸为什么不跑?(从老虎面前逃不掉)说明危险还没完全解除,但差不多要大功告成了。

(4)请同学们带着动作读狐狸的话“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读出狐狸的威风。

6.(1)狐狸的话老虎信了吗?从哪个词能读出来?(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老虎半信半疑可能会怎么想?请你说一说,演一演。(如果它说的是真的,就放了它,否则,就吃了它。)

(2)看课文98页插图狐狸的样子用课文中那个词描绘最准确?(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

(3)谁能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表演出来?指导表演。谁来扮演老虎跟在狐狸后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7.师读第八自然段,学生听。听完回答问题

(1)百兽看见狐狸什么表现?(纳闷)有没有害怕?有没有跑?看见老虎呢?(撒腿就跑)

(2)看出来百兽害怕的是狐狸吗?害怕的是谁?(老虎)但老虎以为百兽害怕的是谁?(狐狸)所以老虎信以为真。

(3)老虎信了,就放了狐狸。读到这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狡猾,因为它骗了老虎;机智,因为它想办法救了自己。)

师:生活中遇到危险时,我们也可以学习狐狸的办法救自己。

8.齐读最后一句“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狐假虎威)师:这是狐假虎威的本意。它的比喻义是自己没本事,仗着别人的威风吓人或欺负人的行为。

4、总结全文

1.你想对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说些什么?

2.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5

教材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小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课《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积累好词语,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重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体会狐狸各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训练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读题导入,设疑激趣。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让学生用()的狐狸、()的老虎来说一说对它们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狐假虎威》用拼音板书课题。让学生区分好“狐”和“虎”的读音,完善课题后强调多音字“假”的读音,设疑,“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狐假虎威”又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对狐狸、老虎的印象并适当地进行了词语搭配训练。为学生体会这两种动物的角色特点做好铺垫,“狐”和“虎”的音读时易错先区分拼音再出示字更易读准。)

二、品读积累,感悟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那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5个)下面我请同学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注意要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的真不错!老师也想读,师读第一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2句)男生齐读第一句,这里面有个词语(出示:茂密的森林)结合片熟读这个词语。我们还可以说“()的森林”。又可以说“茂密的()”呢。结合图说一说。女生齐读第二句。(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读句子,找出句子里的动词(跑、扑、抓)这里的“跑”说明什么?还可以换成哪个词?(窜、溜)请你们再读这句话,重读动词,看这几个词用的多巧妙,把老虎抓狐狸的过程说得很清楚。下面有几个句子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出示句子:

一只老老鼠从小猫身边()过,小猫(),把()。

一只苍蝇从()。

再自已试着说一句。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狐狸害怕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积累好词语“茂密的森林”的同时拓展积累几个好词语,抓住动词体会用词语巧妙之余进行由易到难的句子训练,也就是从点滴做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词句做起。)

2、学习2至4自然段。

眼看着狐狸就要成为老虎的口中食了,接下来又发生什么事了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指名简单地说发生了什么事。

(1)学习第2自然段。

狐狸想出了什么主意呢?读读这个词语“眼珠子一转”什么样?让学生学一学,为什么转?想出什么主意了?看课件读狐狸说的话,读这句话能和平常说话一样吗?“扯着嗓子”那怎么读,学生练读。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呢?(为了吓住老虎)示范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用学一学的方法理解词语,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学习第3自然段。

指名读文,在老虎眼里狐狸“又瘦又小”联系生活让学生再现“又瘦又小”的样子。还可以说“又()又()”。老虎相信它了吗,读一读书上的话。(不大相信,又不敢不信)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代替,“半信半疑”,“半信半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了吧!

(设计意图:在积累词语“又瘦又小”的同时再积累几个同类的词语,为今后在写作中恰当时使用词语打下了基础。)

(3)学习第4自然段。

老虎这“半信半疑”的样子可让狐狸有机可乘。指名读这段话,老虎为什么“犹豫不决”(相信又不相信),那老虎拿定主意吃它了吗?(没有。)对!“犹豫不决”就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个时候狐狸什么样?“冷笑”你们冷笑一个,这个笑得让老虎相信你的权威。示范并指导读。

狐狸一次“扯着嗓子”,一次又“冷笑”这两次说话都是为了吓住老虎,可是读起来却不一样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生读读白师说狐狸说的话,再换角色读。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故事情节理解较难理解的词语“犹豫不决”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巩固。)

3、学习第5段。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有几句话?指名读第一句,读“一前一后”谁前谁后?为什么?进行一()一()的训练。

指导学生看图,狐狸和老虎都什么样?齐读书上相应的句子。学一学它们的样子,指两名学生上前表演。来读一读这两组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狐狸、(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狐狸。

(设计意图:结合图来理解词语,形象、直观,表演的同时也积累了这些词语。)

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赶紧”可以换成哪个词?(赶忙、赶快。)

(设计意图: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句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今后恰当地使用这些词语。)

动物们怕谁?齐读最后一句。其实呀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跑了百兽,这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现在这个成语我们一般用来形容依仗别人的势力欺负人。

学完这个故事你又是怎么评价狐狸的呢?(肯定它的自救意识,否定他欺骗人的行为。)今天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象这样和狐狸老虎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出示课件上准备好的成语让学生读一读,)象这样的故事也有许多“惊弓之鸟”、“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想想这几个成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以“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为切入点,引出更多的成语让学生对这些成语有初步的认识,能记几个收获几个。)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狐狸和老虎,狐狸以狡猾闻名,老虎则凶猛无比,两者相遇后发生什么事就很让人期待。故事中的对话,性格鲜明,表现力强,词语运用恰当传神,十分有可读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 由于是初次见面,师生之间不熟悉,必有交流障碍,我首先作自我介绍融洽关系,同样让学生代表介绍自己,这样更有助课堂顺利展开。

2.谜语导入,生动形象,激发兴趣。

尖尖的嘴,细细的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狐狸)

像猫不是猫,身穿花皮袄,山中称霸王。 (老虎)

3. 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山中霸王老虎,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课文来一看究竟。

4.首先我们来看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通过“假”字意思的探究来引出后文,明白是借着、借用的意思。

二.认读生字、生词,复习所学。

1.课件出示会认生字威、违、派、骗,学生认读并练习组词。

2.出示我会读,通过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大意。茂密的森林 食物 窜过 命令 眼珠子 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一愣 蒙住了 威风 神气 野猪 纳闷 撒腿就跑 百兽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意。

1、课件出示: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同学朗读,再次熟悉课文。

3. 这一段里,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书上用了哪一个字?

4. 点出“窜”,板书,读

5. 狐狸为什么要“窜”呢?

(因为狐狸害怕老虎,想早一点溜走。)

6.老虎又是怎样反应的呢?注意老虎动作

7、狐狸被逮住了,这下狐狸死定了,老虎回家可以蒸着、煮着饱餐一顿了?是这样的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学习第二、三段,感受狐狸的狡猾、老虎的糊涂。

1.课件出示: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2. 指名读第二段,想一想:哪个词语讲了狐狸的反应?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狐狸想到了主意)

它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

3. 指名读,读出狐狸的狡猾,齐读

4. 老虎有什么反应呢?齐读第三段

5. 哪个字写出了老虎的反应?(楞)

板书:愣 读这个字

什么叫“愣”?(呆住了)

老虎为什么会“愣”?(别的动物看到老虎都害怕,这只狐狸竟然不怕,还敢这样讲话)

6. 过渡:我倒想看看这只狐狸究竟会耍什么花样。

学习第四、五、六段明白狐狸如何借“威风”

1. 出示课文内容: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狐狸的主意是什么。

2. 老虎相信了吗?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蒙”“松”,并且板书

什么叫“被蒙住了”?(被骗、上当了、半信半疑)

想一想,狐狸说话应有怎样的语气,才能使老虎上当?(要凶一点,坚定、严肃)指名读狐狸的话,(评价参考:这只狐狸真凶,老虎一下子被蒙住了;这只狐狸还不够凶,老虎有点不相信你。)

3. 齐读第四、五、六段,再次感受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糊涂

学习第七段

1. 过渡:这只老虎不仅松开了爪子,它竟还跟着狐狸走了。

2. 出示课文内容: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齐读

3. 哪些词语表现了狐狸的样子?(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出示句子: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读

想一想:狐狸为什么窜?刚才这么害怕,现在却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如果你是老虎,你会怎么想?

4. 根据学生的交流,点出词语: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略读第八、九段

1. 看图,动物们有什么反应?指名读课文: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 动物们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它们怕的是谁?老虎认为它们怕的是谁?

3. 在这种情况下,这只老虎会怎样对待狐狸呢?

4. 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啊,它借老虎的威风,不仅吓跑了百兽,而且也挽救了自己的性命,蒙住了的这只大老虎。

5. 齐读第九段

七. 学习生字

1. 课文学完了,题目“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呢?(借)

2. 介绍生字的方法(读方法)

自学生字三步走

借助拼音读一读

看清字形记一记

记住笔顺写一写

3. 学生用此方法自学生字并进行交流

4.课堂练习,检查识字情况

八. 作业设计

1. 想一想,编一编:几天后。这只老虎又碰到了狐狸……

九、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 老虎

窜 扑、逮住

扯嗓子 蒙住

神气活现 东张西望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7

教材简介:

《狐假虎威》(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是先秦时代的一个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管森林百兽的,老虎要是吃了它,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如果老虎不相信,就跟着它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老虎被蒙住了,听从了狐狸的话,和狐狸一前一后在森林里走了走,大大小小的野兽果然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什么本领。这个故事也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共有九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课文以狐狸和老虎的对话为主线,层层推进,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生动有趣,尤其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及其神态、动作的描写极具特色,如“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狐狸的狡诈与装腔作势,而“一愣”“被蒙住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写出了老虎被狡猾的狐狸蒙住了,不知不觉地上当受骗。本文学习的主体是国小二年级学生,他们对寓言故事非常感兴趣,对他们来说读懂故事内容并不难,难的是挖掘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托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诵读中结合语境与图画,在联系上下文中理解词句意思,并抓住课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通过分角色读好故事及演好故事来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及寓意,明白“在生活中,不能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不能仗势欺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释课题

1、谈话激趣。同学们,老虎是百兽之王,你们听说过老虎被狡猾的狐狸欺骗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故事,同时也是成语故事的《狐假虎威》。(板书课题,学生齊读课题)

2、学习生字。课题中的“假”和“威”是这一课要学习的生字,说说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假”和“威”这两个生字。

3、解题质疑。

(1)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中,“狐”指的是狐狸;“虎”指的是老虎。那么,“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字典里“假”的意思是借用;“威”的意思是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里“假”是借用、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威势的意思)“狐假虎威”连起来是什么意思?(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板书:狐狸老虎借用威风)

(2)看到“狐假虎威”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是呀,狐狸为什么要假借老虎的威风?狐狸是怎样假借老虎威风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得到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领”来揭示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习“假”和“威”两个生字,并通过查字典正确理解“假”和“威”的意思。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又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为学习课文和理解寓意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和文中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清字形,想一想怎样记住生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找出文中能概括这个故事意思的一个句子,找到后用“﹏﹏”画出来。

2、认读生字。

(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卡片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3)出示生词。玩“开汽车”游戏,认读生词。

狐假虎威食物眼珠一转扯着嗓子违抗走一趟野猪纳闷老天爷

派我来受骗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借威风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课文中能概括这个故事意思的句子是哪一句?(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既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又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用卡片开火车和用多媒体课件玩“开汽车”的游戏不但检查了学生生字词认读的情况,也遵循了学生的识字规律及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精读课文,指导读演

1、读演故事起因:狐狸被老虎抓住了。

(1)回答问题。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讲了狐狸假借老虎威风的原因?(课文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了什么?(狐狸被老虎逮住了)

(3)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如何?(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扑住,逃脱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

(4)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狐狸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呢?(“正在寻找食物”说明老虎很饿,急着找东西吃。“窜过”“扑过去”说明动作发生很快,时间很短。狐狸快速地跑过,还是被老虎抓住,说明老虎很凶猛,要把狐狸当作食物,狐狸的处境很危险)

(5)分角色读演课文第一自然段。(一个同学读课文,两个同学表演。指导学生重读表示动作的词语“寻找”“窜过”“扑过去”“逮住”,展开想象表演故事起因)

2、读演故事经过: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思考:狐狸为了活命,它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老虎听后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理解后朗读,并进行表演。

出示: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指导:①做做“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的动作,想想:狐狸的“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时它会想些什么呢?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②“你敢吃我?”这是什么问句?(反问句)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狐狸为什么说“你敢吃我?”,而不是说“你别吃我”或“你不能吃我”。(“你敢吃我”有威吓的语气,说明狐狸装腔作势,同时也在试探老虎)③“扯着嗓子”的“扯”是什么意思?(拉)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呢?(“扯着嗓子”说明狐狸内心很恐慌,却还要装作很神气的样子)④指导朗读。想一想,人在生活中“扯着嗓子”说话是什么样子?(说话时声音音量放大,音调提高,并且把每一个字都拉长了说)结合课文中的情景,谁来“扯着嗓子”读读“你敢吃我?”这句话,吓唬吓唬老虎。

出示:“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思考:老虎为什么“一愣”?(“老虎一愣”,说明老虎本以为吃狐狸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被狐狸的反问吓住了,觉得很奇怪,不敢立刻把狐狸吃掉)这时,老虎心里会想什么呢?

出示:“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指导:①狐狸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让老虎不敢吃狐狸)②想一想。狐狸说这两句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③听了狐狸的这番话,老虎有什么反应?(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怎样读狐狸的这段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指导学生在朗讀狐狸的这番话时语气要蛮横,“多大的胆子”要重读)

出示: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指导:①“蒙住”“松开”说明了什么?(说明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②狐狸的谎言奏效了,老虎松开了爪子,放弃了已经到手的美餐。这时候狐狸为什么不立即逃跑?(因为狐狸一跑,老虎就会识破狐狸的骗局,把狐狸抓回来吃掉)狐狸看到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狐狸又对老虎说了什么?

出示: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指导:①“我带你”能不能换成“我跟你”或“你带我”?(不能,“我带你”说明狐狸要装出它管理百兽的架势,在向老虎炫耀它的权势)②狐狸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进一步用事实证明它说的话是对的,让老虎亲自见识一下它的威风,彻底打消老虎的疑虑,让老虎完全相信它说的话)

(3)指导学生读演课文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①同桌读演。同桌一人当狐狸,一人当老虎,先读课文,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对话,然后结合课文试着演一演。②展示交流。指名让学生读演课文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一人读狐狸的话,一人读老虎说的话,一人读叙述,其他同学当评委进行评价。③四人小组合作表演。两人读旁白,一人演狐狸,一人演老虎。

3、读演故事结果。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1)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二,说一说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结果怎么样。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幅画面的?请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2)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画出描写狐狸、老虎、百兽表现的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

(3)猜一猜。“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根据图画、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意:“神气活现”形容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很威风、很有气派、很傲慢的样子。“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又信又不信,对事物的真假不敢肯定。“东张西望”四处张望。“大摇大摆”指走路时故意把身体摇来摇去,形容一副高傲的神态)

(4)回答问题。狐狸为什么要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老虎为什么会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是因为狐狸心里有鬼,故意装作很了不起的样子,同时也说明狐狸特别有把握相信老虎一定会上当。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则说明老虎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很困惑,想看看周围动物的反应。这几个词把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百兽看到狐狸和老虎有什么反应?(纳闷拔腿就跑)

(6)百兽看到狐狸和老虎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大大小小的野兽为什么撒腿就跑?它们到底怕谁?

(7)配音表演。学生分别戴上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进行表演。重点指导学生演出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和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及百兽的纳闷、撒腿就跑的.动作神态。

设计意图: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演结合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结合语境、图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通过自主读演、合作读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置身于动物的角色中,在朗读、表演中想象老虎、狐狸的心理活动,与作者、编者、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做到读懂课文,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中感受狐狸的狡猾。

四、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自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思考:“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信以为真吓跑百兽)

2、揭示寓意。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读了故事,又表演了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狐狸太狡猾了,它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使自己脱离危险。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作“狐假虎威”。“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

3、拓展延伸。说一说你知道的生活中有关“狐假虎威”的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理解成语《狐假虎威》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思考成语的引申含义及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总结道理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头饰、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词卡片 认读生词卡片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 自由发言。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听明白了什么? 汇报听后的收获。

(2)理解“窜”字的意思。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图画。

(4)指导朗读。问: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2、学习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转”学生上台做动作。

(2)质疑: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

(3)理解:扯着嗓子。

(4)指导朗读 、尝试读。

(5)师做“一愣”的动作, 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质疑:老虎为什么一愣?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7)(课件展示图画)师:第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8)指导朗读 、加上动作朗读。指名上台读。

(9)师松开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

(1)这时,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自由读课文马上,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狐狸,你什么要这样做?

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1)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其余学生齐读。

(2)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3)问百兽:你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你们有什么感想?

(4)理解“纳闷”一词的意思

(5)你们为什么跑?你们怕谁?

(6)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狐狸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它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指导朗读、尝试读、齐读。

5、学习第9自然段齐读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

质疑: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

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写出今义:

今义吾走皆天帝使我长百兽故遂与之行子无敢食我也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畏: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逮:右下部不是水。

3、写会字词。

板书设计:

30狐假虎威

捉住

老虎

狐狸

凭借威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的寓意。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随机指导反问句的读法,使学生明白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要求读出情感来。

二、表演

先用原文表演,再用自己的话来表演。

三、谈谈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

如:

1、狐狸太狡猾了,竟然用老天爷吓唬老虎。

2、老虎也太傻了,也不想想自己与狐狸到底谁厉害。

3、通过简短的语句,勾勒出狐狸的奸诈。

四、讨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人。

(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3、搜集其它内容浅显的古文读一读。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0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动物的特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3、表演故事,懂得故事的寓意。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难点:

揭示“狐假虎威”寓意。

五、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视频、拓展延伸视频、动物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

师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同学们,我们已经听过“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了,看,老师今天把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都带来了。(师贴出狐狸图、老虎图)

3、师指狐狸图问:你觉得狐狸怎么样?(得意、狡猾、奸诈或机灵)(师评:你还觉得他挺机灵?)

4、师指老虎图问:你觉得老虎怎么样?(凶猛、很威风)

5、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动物的特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3)、表演故事,懂得故事的寓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好的把握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出示词语,读一读

假装威风寻找扑倒转动扯开嗓子

派发爪子一趟野猪纳闷受骗借出

注:开火车读,强调“纳闷”

全班齐读

(二)、精读第一小节,体会“虎之威”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认真朗读课文第一小节,仔细想想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还要说说为什么?

2、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上面的问题。

3、指导朗读,抓住“窜”、“扑”“逮”等词体会老虎的凶猛、威风,为理解下文铺垫。

(生:我觉得狐狸挺厉害的,他跑起来特别快。)你从哪儿读懂的?

(生读文: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逃得还不够快。你能再“窜”快些吗?

(生再朗读这一句。)哪位小朋友也觉得狐狸跑得特别快,来读一读?(再指名读。)

师评:狐狸逃得可真快,真的很厉害。老虎更厉害,谁已经读出来了?

(生:狐狸虽然跑得快,但最后还是被老虎抓住了。)

师:你说得不错,来,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让大家一起来看看老虎的凶猛、厉害。

(生读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师:老师也觉得老虎威风凛凛的,想来读一读。故意将“逮”读成“捉”。引导学生体会用“逮”更能表现老虎的威猛。

师: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来,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小节。(生齐读第一节)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朗读重点词、关键词,体会“虎之威”】

(三)、精读2——5小节,体会“狐之猾”

1、过渡:威风凛凛的老虎逮住了狐狸,正想着饱餐一顿。可万万没想到,又会亲自把到嘴的食物放掉,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读2——5小节,试试能不能读懂,能不能读好?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指名一组同桌读。

4、抓“骨碌碌”、“扯着嗓子”、“一愣”、“蒙住”等词理解内容,用评价法指导朗读体会。

师:哎呀,老虎居然松开了爪子,他被什么蒙住了呢?(被狐狸的话)

师:狐狸刚开始说了什么话?(你敢吃我?)

师(白板出示句子)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师:狐狸问这话时,做了什么动作?(眼珠子骨碌一转)

师:谁能来表演一下?

师:(看着表演的学生)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

师:谁能学学狐狸扯着嗓子说话的样子?(指名表情朗读)

师:(评价)声音太轻,蒙不住老虎,再像一点?(生再试读)

师:(情不自禁地)为什么不敢?瞧,,老虎开始上当了哦!(再指名读)

师:(评价)你这样理直气壮,准能蒙住老虎,你真够狡猾的!

师: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

师:哦,只是一愣?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师读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生有感情朗读)

5、再指名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2——5小节。

【设计意图:抓住狐狸的语言,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自读自悟,以读代讲,想象狐狸说话时的心理、语气,从而体会出“狐之猾”】

(四)、精读6——8小节,明白“谁之威”

1、过渡:狡猾的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他得逞了,这下更得意了,他摇了摇尾巴对老虎说……

2、引读第6节。

3、师: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出示教学图片),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画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的词语。

4、指名生分别回答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的词语。

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5、师:谁来分别表演一下狐狸和老虎呀?

并借机讨论分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6、完成小游戏,巩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

7、师: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看到老虎呢?(出示插图)

师看图追问: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可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会怎么想呢?

师评:看来,老虎是真的被狐狸的谎言蒙住了!

师相机出示白板: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师指名戴头饰表演。

(评:演得真像,比图上画的更逼真。)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8、小结:老虎错误地认为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小动物们都怕他。可是你们很明白,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设计意图:插图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直观地了解了此时狐狸与老虎神态,而同学们的即兴表演,更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的意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是谁最威风的,对于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可谓是水到渠成。】

(五)、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学生分组讨论,师相机指导。

指名生回答,老师补充。

【设计意图:由《狐假虎威》这则寓言的意思过渡到它的寓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六)课外延伸:狐狸这么狡猾,可是它也有失算的时候,课外播放视频《失算的狐狸》,让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狡猾和仗势欺人的人不会永远得势,也为课后的续写作业拓宽思路。

(七)、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续编《狐假虎威》的故事。(提示: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1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

(1)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

(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

(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为什么会“一愣”?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

(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神”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顶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

“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2.反馈评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家听。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狐狸和老虎,狐狸以狡猾闻名,老虎则凶猛无比,两者相遇后发生什么事就很让人期待。故事中的对话性格鲜明,表现力强,词语运用恰当传神,十分有可读性。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不断提高中,教学时要着眼于激发想象,并通过教师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我口述我心”的能力。另外,学生年龄小,上课的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虽然明白上课的规矩,但难以做到,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生动,朗读的形式多样,评价语言有趣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借、抗、胆,能正确书写和组词;

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意;

4.理解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并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

写字,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 读课题,复习词语导入。

1. 齐读课题:狐假虎威

2. 课题中的“狐”和“虎”分别指什么?

3. 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你知道的词语说一说。(坏、谗、狡猾、骗子……)

用你知道的词语讲一讲老虎。(凶猛、凶恶、猛兽、百兽之王……)

4. 我这儿有一些词语,就是用来形容狐狸和老虎的:

狡猾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指名读,齐读

[设计理念:狐狸和老虎是两种形象差异极大的动物,读课题时把两者拎出,一方面让学生对课文中即将发生的故事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调动以前的学习积累,并自然过渡到本课时的教学,词语的作用是,检查上一节课的学习,并对课文中狐狸和老虎的形象进行定位,定下故事的基调。]

5. 过渡:狐狸和老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 看图画,学习第一段。

1. 看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出示第一段: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齐读

3. 这一段里,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书上用了哪一个字?

4. 点出“窜”,板书,读

5. 狐狸为什么要“窜”呢?

(因为狐狸害怕老虎,想早一点溜走。)

受到惊吓,很多动物都会窜,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会窜吗?

6. 请你用朗读把狐狸害怕老虎的样子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设计理念:看图直接进入课文,简洁明快,使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本段的主要内容。理解一个“窜”字,让学生明白狐狸是害怕老虎的,避免在下一个环节中产生误解。]

三. 第二、三段朗读训练

1. 过渡:尽管狐狸窜得快,还是被老虎逮住了,我们来看看狐狸的反应。出示课文内容: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2. 指名读第二段,想一想:哪个词语讲了狐狸的反应?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狐狸想到了主意)

它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

3. 指名读,读出狐狸的样子,齐读

4. 老虎有什么反应呢?齐读第三段

5. 哪个字写出了老虎的反应?(楞)

板书:愣 读这个字

什么叫“愣”?(呆住了)

老虎为什么会“愣”?(别的动物看到老虎都害怕,这只狐狸竟然不怕,还敢这样讲话)

6. 分角色读二、三段,分别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设计理念:老虎的“愣”正表现了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特点,狐狸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7. 过渡:我倒想看看这只狐狸究竟会耍什么花样。

四. 第四、五、六段朗读训练

1. 出示课文内容: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齐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狐狸的主意是什么。

2. 老虎相信了吗?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蒙”“松”,并且板书,读

什么叫“被蒙住了”?(被骗上当了)

想一想,狐狸怎样说话,才能使老虎上当?(要凶一点)

指名读狐狸的话

(评价参考:这只狐狸真凶,老虎一下子被蒙住了;这只狐狸还不够凶,老虎有点不相信你。)

3. 齐读第四、五、六段

五. 朗读表演第七段

1. 过渡:这只老虎不仅松开了爪子,它竟还跟着狐狸走了。

2. 出示课文内容: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齐读

3. 哪些词语表现了狐狸的样子?(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出示句子: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读

想一想:狐狸为什么窜?刚才这么害怕,现在却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如果你是老虎,你会怎么想?

4. 根据学生的交流,点出词语: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5. 看课文的第二幅图,你能不能把狐狸和老虎的样子表演出来?

学生选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他表演得像吗?如果你认为不像,说一说怎么改。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对词语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减少了教师的赘述,体现了课堂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狐假虎威 研究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六. 略读第八、九段

1. 看图,动物们有什么反应?指名读课文: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 动物们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它们怕的是谁?

老虎认为它们怕的是谁?

3. 在这种情况下,这只老虎会怎样对待狐狸呢?

4. 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啊,它借老虎的威风,不仅吓跑了百兽,而且也吓跑了这只大老虎。

5. 齐读第九段

七. 学习生字

1. 课文学完了,题目“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呢?

(借)

领读,教师介绍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2. 介绍学生字的方法(读方法)

自学生字三步走:

借助拼音读一读

看清字形记一记

记住笔顺写一写

3. 学生用此方法自学生字:抗、胆,并进行交流

[设计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让学生受益无穷。]

4. 范写,学生书空练习

5. 学生练习书写,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八. 作业设计

1. 想一想,编一编:几天后。这只老虎又碰到了狐狸……

2. 抄写生字

九. 板书设计

狐 假 虎 威

窜 愣

神气活现 松

摇头摆尾

十.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我在课堂上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并重点抓住几个词语,作为课文的主线。

1. 看图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两幅图生动有趣,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再看图,完全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抓住词语进行朗读感悟。

针对“狐狸”,我抓住了“窜”、“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些词语,训练学生朗读的语感,并进行前后对比,突显狐狸的狡猾本性;针对“老虎”,我抓住“愣”、“蒙”、“跟”三个字,表现出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本质。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展开朗读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3. 意外的课堂生成

在学生朗读和表演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减少拘束,我退出讲台,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评价中肯,朗读和表演也轻松随意,放得很开。

我在设计教案时,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设计了很多的“台阶”,如:引出“窜”字时我问: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这类问题似乎过于简单,而这样的问题一多,步步将学生引入教师的预设,缩小了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也使得我的课有点流于表面的热闹,缺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此为我课后深感遗憾之处。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教师)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

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说说在你心目中狐狸和老虎是什么样的。

2.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处相遇,你说谁厉害?可是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狐狸和老虎碰在一起,老虎不但没吃掉狐狸,反而被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读题目,认读“假”和“威”,说说课题的大意。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展开小组合作,检测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自学,教师相机指导。

(1)组织学生利用书中识字表自我检测。

(2)小组成员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测。

(3)组长对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归纳,再读再认。

4.教师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生词“食物”,想一想:老虎是在什么情况下抓住狐狸的?

2.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的词,思考: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

3.指导朗读。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食、物、眼、爷”,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4.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听。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4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故事,8《狐假虎威》

2、板书课题:8狐假虎威

3、学习课题中生字。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

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

威:半包围结构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段。板书:眼到手到心到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正音。

zhuǎ shòu chě xún kàng mēng xià jiǎo huá cháo

爪子、野兽、扯着嗓子、寻找、违抗、蒙住、吓跑、狡猾、朝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师述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生演故事情节。通过动作演示,生理解“窜”为逃跑、乱跑的意思。

(3)问:听了故事,看了表演,你知道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老虎厉害)

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肚子饿了)

(4)齐读第一段。读出紧张味。板书:狐、虎、逮

(5)学习词语:寻找

过渡:饥饿的老虎有没有马上吃掉狐狸,看图二上的狐狸与老虎。

2、学习第八、九段

(1)图上的老虎怎样?狐狸怎样?其他小动物怎样?

(2)课文哪一段写的?(第八段)

(3)学习第八段。

a.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b.指导朗读。大摇大摆,读得慢些。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读得快些。

c.找出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

纳闷、大摇大摆、撒腿就跑,通过读来总结,生跟读。

d.学习词语:百兽、吓跑

过渡:百兽怕不怕狐狸?(不怕)百兽不怕,为什么逃走?

(4)学习第九段

a.读课文。老虎怎样了?(受骗)

b.百兽为什么逃走?(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板书:吓跑百兽

c.学习词语。借助

(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老虎的反应如何?)

3、学习第二至七段

(1)请学生自由读文二至七段。

(2)在学生读文后的基础上自己找。

(3)请学生在小黑板上将二至七段排列,老虎的反应及狐狸的几次欺骗。

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

(1)说说老虎说话时的表情(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2)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

试读扯着嗓子的说话样子,小组试读

(3)老虎的反应如何?(一愣,为什么不敢)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

b.理解第二次对话(第四、五段)

(1)老虎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

(2)老虎又作了何种反应(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

板书:管百兽被蒙、松

(3)学习词语:派来、违抗、胆子

c.理解第三次对话(第六、七段)(小组讨论解决)

(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点相信,有点怀疑)

板书:走一趟信疑、张、望

(2)学习词语。爪子

4、男女生对读狐狸与老虎话

5、师总结。

6、学课文之后,你觉得狐狸怎样?(狡猾、会动脑)

狐狸为什么会狡猾?(为了保护自己)

7、看课文怎样说,齐读课文

8、说说你懂了什么道理?

借别人的力量吓唬别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什么本事。

你喜欢狐狸吗?(喜欢又不喜欢)

说说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有的人受委曲,让大哥哥来报复。)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小组内练习复述,派代表复述)

五、描红指导

1、看清笔顺,描生字。

2、重点指导:假、威

设计意图:

一、注重朗读训练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读书训练。我在初读时,就提出读书要求,眼到、手到、心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理解了课文意思后,必须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

二、理解词语形式多样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我在教学第一段时,我安排学生演一演,师当“旁白”,找了两个学生当“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与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

三、重视语言积累运用

通过熟读,复述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注意进行转换迁移的练习,使消极词汇不断地转换为积极词汇。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狐假虎威意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再深入分析狐狸的心理行为,发现狐狸其实聪明又机智。在遇到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妨也做一回聪明的狐狸。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学习“行、走”古今义的不同。理解古文大意和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诵读领悟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3、情感与价值: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重点】

学习文言文的朗读,能够正确流利、古色古香地朗读《狐假虎威》。

【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看清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说)

来,老师这里带来两种动物,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画面出示狐狸和老虎)

一、导入课题:

两千多年前,中华大地四分五裂,群雄纷争,齐楚燕赵韩魏秦战国七雄各霸一方。为了让各国诸候听信自己的主张,出现了像苏秦、张仪等许多纵横家,这些纵横家的游说之词,人们把它记录了下来,西汉时的刘向将它们编辑成一本书《战国策》,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看一看这部书中第十四卷《楚策一》中的一则寓言故事《狐假虎威》,请同学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生齐写课题《狐假虎威》)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哪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寓言?(假托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一读:(自由读)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到“狐”和“虎”这两种动物,这两种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提个小小的要求:

1、读准字音,特别是文中的多音字。

2、拗口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读:(学生读)古文离我们年代太久远了,要想读好古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个同学第一个吃螃蟹,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真不错,每个字都字正腔圆,特别是他读准了多音字:子以我为(wéi)不信、吾为(wèi)子先行、虎以为(wéi)然、以为(wéi)畏狐也。(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读:(节奏读)古代诗文有着音乐的韵律、节奏美。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学习古文首先要知道断句,准确读出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意思大有帮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已经划好了节奏,请同学按照节奏停顿,停顿处可以拖长一点音,边读边想想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学生自由读课文)有信心读一读吗?谁来读一遍?(学生读)

四读:(教师范读)不错,这样读就有板有眼了,古文还得古色古香、摇头晃脑地读。请听老师为大家读一遍。(配乐、摇头晃脑读)老师读得怎样?大家得鼓励一下我吧?

五读:(配乐诵读)来,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读一遍。(学生配乐齐读)

三、诵读并理解品读: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古文要读懂它可得花一番功夫,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和后面的大意,互相对照,看看你读懂了哪句。(学生自由读课文和大意)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a.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请比较:和“刻舟求剑”的求?(寻找)

古文简洁明了,短短9个字就写出了事情的起因,如果加上你的想像,这段话你会怎么说?此时,饥饿难耐的老虎抓到了一只狐狸,心情是怎样的?把老虎的`欣喜读进文章里,齐读。

b.子无敢食我也!

狐狸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来,谁来读一读?

“狐曰”曰得有点突然,谁能想象一下,“老虎一下子抓住了狐狸,狐狸地说”加上狐狸的神态、动作,把故事铺阵得详细些。(学生说)

c.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以我为不信”上“认为我不相信”吗?(认为我的话不值得相信)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这是什么句?(反问句)

反问句为什么用感叹号呢?(强烈地肯定)说明了什么?(狐狸很有把握)你能读出狐狸的信心吗?(读)

谁能把这句话改成肯定句式?(观百兽之见我皆走。观百兽之见我不敢不走。)你觉得改成哪名好?为什么?(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百兽见了它们是在慢悠悠地走吗?这里的“走”表示什么?(逃跑)“走”的意思在古文中用什么词来表示,请在这句中找出。(行)百兽见之皆走了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兽见之皆走)

d.虎以为然。

狐狸的一番话唬住了老虎吗?“以为然”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还有个词“不以为然”。

看到百兽皆走后,虎不知……(学生接)

百兽怕的是老虎,可老虎却认为怕的是狐狸,这是因为狐狸()了老虎的威风(板书“假借”)

因此我们也就知道了“狐假虎威”的意思,谁来说说?(狐狸假借考虑的威风吓走百兽)

四、理解寓意:

前面我们说了,这些纵横家们是借寓言故事来说生活中的现象,狐假虎威说的是生活中的怎样一种现象呢?(凭借别人的威风来欺负别人或抬高自己)

你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种现象吗?

(1、仗着有个高年级的哥哥,经常欺负小同学。

2、凭着家里人的权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多让学生说,教师适时评价。

讨论:狐狸是想借着老虎的威风欺负百兽吗?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

(狐狸也是迫不得已,为了自己能活命)

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借着别人的威风欺负人。

五、课堂延伸:

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则寓言故事,齐读。(齐读课文)

我们相信,如果这只老虎再次抓住这只狐狸,也许情况又会发生变化了,请同学们课后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古文的寓言故事韵味十足,大家对画蛇添足的故事,老师推荐同学们课后阅读:古文版《画蛇添足》

出示: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