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与比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与比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是国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三种函数中的一种,是一类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函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因此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意义的教学是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学习过函数,学生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另外在前一章我们学习过分式的知识,因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 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立.

五、教学过程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

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函数的表达式

14631000(2)y= tx

k可知: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x(1)v=

是自变量,y是函数。

此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由于是分式,当x=0时,分式无意义,所以x≠0。

当y= 中k=0时,y=0,函数y是一个常数,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函数称为常函数。此时y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举例:下列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1)y= (2)xy=10 (3)y=k-1x (4)y= -

此过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与练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问已知y与x成反比例,y与x-1成反比例,y+1与x成反比例,y+1与x-1成反比例,将如何设其解析式(函数关系式)

已知y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k x?1

k已知y+1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xkxkxkxkx2x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已知y+1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k x?1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以后在求函数解析式做好铺垫。

例:已知y与x2反比例,并且当x=3时y=4

(1)求出y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1.5时y的值

解析:因为y与x2反比例,所以设y?k,只要将k求出即可得到yx2

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之后引导学生书写过程。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最后学生练习并布置作业

通过此环节,加深对本节课所内容的认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应该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多练习巩固。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

(二)新课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用以前方法解答。

(2)研究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使一定的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系?

能不能利用这个关系式列比例解答?

解比例,同学自已完成,及时纠正。检验。

改变例1中的条件和问题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照这样的速度,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学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干米?

1、以前的发法解答。

2、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

3讨论结果填书上。

4小结:用比例知识来解答应用题,就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来解答。

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2、解比例

5/x=10/340/24=5/x

3、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A×1/6=B×1/5A:B=():()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回顾思考: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怎样计算比例尺?(留出时间学生思考时间)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些表示形式?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在计算时比例尺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①比例尺从形式上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②特点:1、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2、比例尺的前项一般是1。

③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尺”?请举例说一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前项和后项有怎样的倍数关系?

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举例可以看出,比例尺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应用比例尺还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通过观察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1、出示探究要求:

(1)理解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要求“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还需要什么条件?

(3)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出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4)尝试用不同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小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注意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分析题意,理清数量关系

图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求时间还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这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要求时间应先求出两地间的路程,用路程÷速度就是需要的时间。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小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列方程为:

质疑: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什么要用厘米作单位?

生:让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

(师强调比前项和后项要单位一致)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学生用展台进行全班交流

生:4÷=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

师:“4÷”求出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4÷”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相当于比值。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师:哪个小组还愿意说一说?

生: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质疑:说一说你们的依据?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比例尺是“1︰8000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预设1: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好,它是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这种方法更好理解。

预设2:第三种解法。比例尺“1︰8000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因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总结:根据你的理解能选择适合你的解法很好,那么在设未知数x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所用的单位不同,注意应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换算成千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比例尺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时,既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或“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来计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

2、提高练习

自主练习第2题

(1)说说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义,并改成数值比例尺。

(2)量出图上距离。(要求测量准确)

(3)计算实际长度。

3、开放练习

⑴自主练习第3题

⑵自主练习第5题

设计说明

1、教学反思

(1)教学时,我承接了前面足球队赛前训练的话题引入,出示信息窗,通过读图让学生认识山东省地图,了解17个城市的大体位置。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图中信息提出并解决足球队需要的几小时到达青岛的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2)合作探索时,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把问题转化到了求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学习邱实际距离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探究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同学想到了方程法,还有的同学根据关系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答。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说明道理,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比较反思,从而掌握求实际距离的基本方法。

(3)学生对于题目当中的数据,缺乏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单位不统一时,就直接做的大又有在,对于这一点应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使用建议

书上呈现只有一种方法,并不是硬要求学生掌握只用一种方法,可能是为了以后的用比例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书上的方法就是好的。我觉得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学会欣赏,以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同时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3、需破解的问题

是不是把这一个问题当成一个问题来解决,突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除了常规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外,增加“经历解决实际距离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并结合已有知识掌握”。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4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近段时间学了些什么知识?那么就请同学们运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来判断(课件出示判断题)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3)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2、 说说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量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

(当速度一定)

二、探究新知:

1、 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学习怎样应用比例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比例的应用

2、学习例1.(课件出示例题 )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 先读题,想想:这种题型我们以前学过没有,属于哪类应用题?该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在草稿上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说解答方法。

(2)引导学生探究用比例知识解答。

提问:这道题能不能用比例知识来解答呢?

(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路程、时间和速度)

2、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说速度一定)

3、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课件出示思考的过程,并齐读)

(3) 提问: 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可以列出怎样的比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 解这个比例。 (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5) 怎样检验所求的答案是否正确?(把求出的未知数代入原方程 ,看等式是否相等)

(6)写出答语。

(7) 练习:现在我们来看看,如果把例1的条件和问题改成下面的题,该怎样解答?(课件出示练习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8)学生解答后,指名说说和例1的解法有什么相同?(题中两种量成正比例的关系没有变,解答的方法也没有变,只是所设的未知数为小时数)。

(9)教师说明:例1和练习题都是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的比例式,也是方程。

3、学习例2:

(课件出示例题)

(1)自主探究用比例知识解答

1 合作交流,小组讨论:

题中有哪几种量? 这几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比例的知识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2、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板书方程并提问: 这个方程是比例吗?为什么?

3、师生一起解答。(完成例2的板书)

4、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驶87.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到达?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解答方法与例2的异同: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系没变,解答方法也没变,只是所设未知数为小时数。)

4、 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相同的是都是用比例解答的,不同的是例1是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的比例式,例2是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的等式。但它们都是方程。) 你能从例1、例2的解答中找出用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吗?

5、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通过例1、例2的解答,让同学们归纳出:(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先正确地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三、知识应用:(出示课件做一做)

1、食堂买来三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钱?

2、某种型号的钢滚球,3个重22.5克。现有一些这种型号的滚球,共重945克,一共有多少个?

四、作业:练习中的1~4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2、结束语:比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要测量一颗大树的高度,或是一根旗杆的高度,都可以用比例知识来解决。我们以后再去探讨好不好?

教学内容:数学十二册《比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用比例方法正确解答比例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西师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54页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逐步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有一次,熊大和熊二来到水果店,它们各出了10元,买回8个苹果,它们商量着平分这八个苹果。熊大和熊二可高兴了。

师:孩子们想想它们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

生:它们给的钱一样多。

师:看来分苹果时关注的是它们出的钱。谁能告诉我,它们给出的钱的比是。

生:它们给出的钱的比是1:1。

师:那它们分得苹果的比也是

师:证明它们分得苹果个数的比与它们出的钱的比是(一样的)。

2、接着,请看:

后来,它俩又来到文具店,文具店正在搞优惠活动,于是熊大拿出6元,熊二拿出4元,它们合起来买了15个笔记本,熊二说咱俩又平分吧!熊大瞪大了双眼。孩子们猜猜,熊大会怎么说?

生:它俩感情好,不会计较!

师: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会照顾弟弟妹妹,能礼让别人。

生:这样分不公平。

师:那我们怎样分才合理呢?今天就来研究合理分配内容之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生答:多出钱要多分,少出钱要少分。

师:看来我们也要关注它们出的钱。

师:那它们分得本子个数的比与钱的比有什么关系呢?

生答:钱的比就是分得本子的比。

师:那我们能据它们的关系解决刚才的这个问题吗?

①生小组讨论分法,并阐明理由。

②反馈学生的分法。

③抽小组上台板演,并解释步骤。

④师:同意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4、师:刚才呀同学都开动了脑筋。一共想出了3种方法,那么哪一种才是我们今天学的按比例分配呢?

5、怎样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可以用两种方法检验:

①把求得的熊大和熊二应分到的本数相加,看是否等于15本笔记本。

②把求得的熊大和熊二应分到的钱数写成比并化简,看是否等于3:2.

6、同学们经过了刚才的计算,那想一想:什么叫按比例分配呢?(课件:什么叫按比例分配)

7、生: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8、师:(课件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齐读。师:例题中是把哪个数量拿来分配?(课件:15本笔记本)按几比几进行分配?(课件3:2)

9、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你能说一说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吗?

课件出示:完善板书:用分数的方法:

(1)找出各部分量比,并化简。

(2)算出总份数。

(3)把比转化成分数,即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4)用总量乘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三、巩固练习

师:孩子们,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与按比例分配有关的知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1.把180本课外书按4:5借给五六两个年级。两个年级各借多少本书?

2.张阿姨和李阿姨去年合伙做生意,张阿姨出资10万元,李阿姨出资30万元。年底赚取了36万元利润。两人各应分得多少利润?

3.拓展延伸:长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四、总结延伸

师:孩子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太多了,我们一定要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善于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第24页反比例的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际,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观点。

重点难点

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2、掌握成反比例的量得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正比例,请同学们回忆怎样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指名答)

师:简单概括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生答,强调:他们的比值(商)一定。

二、谈话引题

师:看来大家对正比例知识理解掌握得非常好,学完正比例接下来我们就该学习什么了?(生答)是啊,有正就有反,的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反比例的有关知识(板书:反比例)

三、猜想激趣

师:既然正与反意义是相反的,请同学们猜想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生猜想)到底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要用事实来验证。

四、验证归纳

师:1.研究情境(一)

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

观察上表,思考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时间是怎样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表中那个量没有变?

(4)写出三者的关系式

2.研究情境(二)

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当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哪一个没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

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

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

3.反比例意义

引导小结:都有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板书)

4.情境(三)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

五、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2)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3)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4)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五、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感到困惑的吗?

六、作业: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成反比例。

板书设计

反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国小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 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热身练习

1、 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 )份,剩下的就有( )份。这段路共有( )份已经修的是剩下的( ),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

2、 李明、张强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张强出资10万,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8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

3、 拿自己配制的饮料,导出课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

二、 新课探究

(一)展示例题:我把蜂蜜和水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蜂蜜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 学生读题,找出不理解的语句,老师解释(浓缩液 稀释液)

2、 找出已知条件:500mL 1:4

(1)师:500是什么? (浓缩液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

(2)师:1:4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个比(3)从1:4这个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3、 学生尝试解题。

4、 汇报

方法一:总份数:1+4=5每份:500÷5=100ml浓缩液:100×1=100ml水:100×4=400ml

方法二、总份数:1+4=5浓缩液:500× =100ml水:500×=400ml

5、 师评讲,小结方法

(二)做一做

1、 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的比分给两个班,应该怎样分?

2、 学校把栽70棵树苗的任务按照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三)师生总结

这些都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分配问题的一般思考步骤是: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2.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力求做到“学进去,讲出来”。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看懂线段比例尺。教学过程:

模块一:揭示课题。

1、脑筋急转弯:上海到杭州大约是150千米,一只蚂蚁从上海爬到杭州只用了5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地图上爬)你非常聪明!在地图上爬的距离我们称为图上距离,150千米称为实际距离。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人们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课件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提问:想知道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模块二:自学交流。

一、导学。下面请导学提纲引领我们自学,谁愿意大声地读一遍导学提纲?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8页的例6,完成下列问题:

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3.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4.怎样理解1:1000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比例尺1:1000怎样用线段比例尺表示?

二、自学。现在自学开始,5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得好!学生认真地自学,老师巡视。

三、交流。

1.小组合作。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导学提纲中的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交流展示。刚才同学们进行了自学和讨论,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学成果。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第一个问题:多媒体出示例6及问题1:红光国小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交流问题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预设一:我们小组认为:(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两个比。(2)这两个比分别是草坪长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草坪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一下这个问题?

预设二:我们小组认为: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请你说一下具体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50米=5000厘米5:5000=1:10003厘米=0.03米

0.033=303000=

11000

追问:还有不同的写法吗?5厘米:50米=5厘米:5000厘米=1:10003厘米:30米=3厘米:3000厘米=1:1000第一种书写格式:先统一单位再列式,第二种书写格式先列式再统一单位,你喜欢哪一种?(先统一单位再列式)追问:写出的两个比有什么关系?(相等)

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尺?

预设三:我们小组认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教师完善板书比例尺的意义。

追问:你认为在比例尺的概念中,哪些字、词比较重要?(“比”: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再闭上眼睛说一遍。

追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0或

11000)

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一下第四个问题?

预设四:我们小组认为: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即10米。

追问:草坪的比例尺1:1000表示把这块草坪按几比几缩小?(1:1000)

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教师相机出示:

并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板书: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一般应画连续的3-4段,每段必须是1厘米。

追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

3.质疑问难。提问:刚才同学们汇报了自学的成果,非常好!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请同学们大胆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有一个问题:比例尺能带单位名称吗?(不能,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能带单位名称。)

模块

三、拓展提高。

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看哪个小组能够顺利过关!

(一)基本练习

闯“说”关: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追问: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要画得长?哪幅图中1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长?

闯“做”关:做“练一练”第2题。

荷花村到杏树村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量出这两个村的图上距离,并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二)拓展练习。闯“想”关: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把一块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10厘米,宽画了5厘米。

①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

)②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③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闯“跳”关:一个精密零件实际长度是4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是2厘米,求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学生试做:4毫米=0.4厘米2:0.4=20:4=5:1比例尺5:1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是把精密零件按照5:1放大,可见比例尺有缩小功能,也有放大功能。模块

四、小结反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意义、求法、分类。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②求比例尺时,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③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应化简成“1”。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的第

1、2题。

课外延伸:在一副比例尺是3:1的生物图上,量的蝗虫的长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比例尺

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叫这幅图的比例尺。

求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或=比例尺

实际距离

分类: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反比例的意义》是六年制国小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比例》中的内容。是在学过“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他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对“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已经有了认识,这为学习《反比例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分析、发现、探究、创新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在设计《反比例的意义》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2.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猜想引入

师:(1)表格里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猜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板书:反比例)

师:从字面上看“反比例”与“正比例”会是怎样的关系?

生:相反的。

师:既然是相反的,你能联系正比例关系猜想一下,在反比例关系中,一个量会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变化会有怎样的规律?

生:(略)

反思:根据学生认知新事物大多由猜而起的规律,从概念的名称“正、反”两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顾名思义”,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愿望。

二、提供材料,组织研究

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

师:大家的猜想是否合理,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下面我提供给大家几张表格,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表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

(2)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查看,并做适当指导。)

3.汇报研究结果

(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分析到表3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

生1:剩下的路程随着已行路程的扩大而缩小,但积不一定。

生2:已行路程十剩下路程=总路程(一定)。

生3:我认为第一个同学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换成“增加”和“减小”……

(最后通过对比大家达成共识:只有表2和表3的`变化规律有共性。)

师:表2和表3中两个量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共性?(生答略。)

师: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完成板书。)

师: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C表示它们的积,你认为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关系式表示?[板书]

反思:教材中两个例题是典型的反比例关系,但问题过“瘦”过“小”,思路过于狭窄,虽然学生易懂,但容易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增加表3,更利于学生发现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这一关系式,有助于学生探究规律。同时还增加了表1、表4,把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雷同(“和”一定)的情况混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了甄别问题的机会。

4.做一做(略)

5.学习例6

师:刚才我们是参照表格中的具体数据来研究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如果这两个量直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你还会判断它们成不成反比例关系吗?(投影出示例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略)

2.拓展应用。

师: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先自己举例,写在本子上,再集体交流。)

交流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列举了许多反比例的例子。课正在顺利进行时,一个同学举的“正方形的边长×边长=面积(一定),边长和边长成反比例”的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论。,教师没有马上做判断,而是问学生:“能说出你的理由吗?”有的学生说:“因为乘积一定,所以边长和边长成反比例关系。”对他的意见有的同学点头称是,而有的同学却摇头……忽然,一名同学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叫起来:“不对!边长不随着边长的扩大而缩小!这是一种量!”一句话使大家恍然大悟:对啊!边长是一种量,它们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所以边长和边长不成反比例。后来又有一名同学举例:“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边长和4成反比例。”话音刚落,学生们就齐喊起来:“不对!边长和4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

反思:通过“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这样一个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这同时也是对数量关系一次很好的整理复习机会,通过举例进一步明确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3.综合练习

四、总结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现行的国小数学高年级教材,内容偏窄、偏深,部分知识抽象严密、逻辑性强、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新教材相比明显滞后。如何将新的课改理念与旧教材有机整合,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探索的课题。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做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5:2、7= 10:6=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出示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

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

第一天 第二天

运输次数 2 4

运输量(吨) 16 32

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

谈话:谁来交流?跟大家说一下你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

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16 : 2)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 :4)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 :16)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或写于黑板)

2 :16; 4 :32; 16 :2; 32 :4;

16 :32; 2 :4; 32 :16; 4 :2。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谈话: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现在就请你观察这两个比(16 :2;32 :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

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

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写看。(学生独立完成)

介绍: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像16、4位于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2、32位于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学生先把2 :16=4 :32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再同桌俩交流它的内项外项分别是谁。

自学提示: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棒,现在请你看课本自主练习第1题,能否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独立完成)

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4︰6

比例

2︰3=4︰6

3.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6∶9 和 9∶12

总结方法: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4.谈话引入: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不是这样想的,可能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者之间可是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穿这个秘密吗?

那就请你以16:2=32:4为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

5、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出示研究方案: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③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6、全班交流。

(1)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

(2)还有其他发现吗?

(3)你们组所发现的是不是个偶然现象呢?咱们最好是怎么办?

7、验证发现,共享成功。

师:对,举例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那现在,咱们可以利用黑板上的比例,也可以自己组一个新的比例,验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学生独立验证)

8、利用一个比例通过课件形象的展示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9、小结:不错,看来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一条规律。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数学上我们把这条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也是我们在国小阶段,在继分数、比的基本性质之后学习的第三个基本性质。运用它,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10、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3 和 8∶5

方法: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二)自主练习,拓展提升

1、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3∶ 1/4和12∶9 16∶2和32∶4 7∶4和5∶3 80∶2和200∶5

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

1/3∶1/4 =12∶9 16∶2=32∶4 7∶4≠5∶3 80∶2=200∶5

2、连线:自主练习第3题。

3、填空:自主练习第6题。

4、自主练习第10题:

2:1=4:( ) 1.4:2=( ):3 1/2:1/3=3( ) 12:( )=( ):5

5、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

2、3、4 和 6

因为 2 × 6 = 3 × 4 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2:3=4:6 6:4=3:2 4:2=6:3 3:6=2:4

2:4=3:6 6:3=4:2 4:6=2:3 3:2=6:4

练习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沟通。

(三)回顾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设计理念:

本课时设计,在“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的认识的设计上,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比例的有关知识,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在本课时第二大块内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本课时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开放真实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尝试探索规律,引导学生写出不同比例,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从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导入并引入。

3:8=9:( ) 0。5:( )=5:17

制造冲突,也为后面的思考题做理论铺垫,顺便起到引入课题,探索性质后回应开头的知识,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请勇敢的同学配合老师)

师:某某你出生的时间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根据学生的回报板书两次分子分母上下易位,同为比例的外项)

你还想知道教师内谁的生日,请他告诉你。(板书一次,做一个内项,那么括号应该怎样填呢)今天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就可以迅速的填出了。(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索发现新知。

1、引用练习中的3:8=9:24为例子,比例中的四个数叫什么名字呢?两端的两项叫做什么,中间的两项叫做什么?(自学课本)

学生回报,师完成板书:

(注意板书的时候教师的手势要指明确到位)

2、练习:请指出下列比例的两个外项和内项各是多少?

80:2=200:5

6:10=9:15

1/2:1/3=6:4

0。2:2。5=4:50

2。4:1。6=60:40

3、这么多的比例,每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之间存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么?可以说的具体一些。

带着问题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当中若干组的活动)时间2分钟。

4、小组汇报初步形成共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多找几个小组发表意见)

回到板书例题验证:两个外项的积是:3×24=72

两个内项的积是:8×9=72

5、拿出自己任意找的5个比例,验证是否存在相同的特点。(请学生在展台展示自己的5个比例,并说明外项和内项的积情况)2明,如果出现不相等的,要观察反例,说明两个比组不成比例。

6、完成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呢,以板书的例子,写成分数的形式,引入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三、基本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1)6:3和8:5

(2)1∶5和0。8∶4

(3)1/3:1/4和12∶9

(4)1。2:3/和4/5:5

(注意学生语言叙述的规范性:如1)两个外项的积是6×3=18,两个内项的积是3×8=24,18≠2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3=( ):5

(2)( ):1/3=1/4:1/6

(3)0。2:0。6=6:( )

(4)4:3=80:( )

3、用5、3、4、8这四个数组比例,看看你能组几个?为什么?

4、把5、3、4、8这四个数换掉其中的一个,组成比例。

5、在例一个比中,两个外项的积互为倒数,其中的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6、回顾矛盾冲突题目:9解决因为两个外项乘积是1,所以两个外项乘积是1,另一个数就是那个已知数据的倒数。

四、全课总结:

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质疑,并完成课题总结),提出预习任务,(那么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如和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呢,请自觉预习课本35页的例题2和3)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教材14~16页例4、例5、例6,24页做一做,练习三4、5、6、7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反比例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

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2.回忆: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数量关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外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学例4

(1)出示例4,提出观察思考要求:(投影出示)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表同复习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回答:

①表中的两种量是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

(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

②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缩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扩大。

③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00)。

教师适时点拨:

①想一想: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同时板书。)

②议一议: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教师可以操作:一个竹筒内放30根筷子,每次拿3根,10次拿完;每次拿5根,6次拿完;每次拿6根,5次拿完;每次拿10根,3次拿完。想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规律吗?)

(订正时,随学生回答,板书:积一定)

③教师问:这个600实际上就是什么?(板书:零件总数(一定))

师指板书问: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和零件总数,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每小时加工数乘以加工时间等于零件总数,这里的零件总数是一定的。

3.教学例5

(1)投影出示例5,根据题意,学生口述填表。

(2)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板书:每本页数装订本数)是相关联的量吗?

②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

③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规律?

(3)订正时板书:在原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的“每小时加工数”下板书“每本页数”,在“加工时间”下板书“装订本数”。

(4)教师问:这个积600实际上是什么?(板书:纸的总页数(一定))指板书问:每本页数、装订本数和纸的总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

4.比较例4和例5,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请你比较例4和例5,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学生互相议论一下)

(2)学生回答:

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板书:用“一种量”盖住“每小时加工数”和“每本页数”;用“另一种量”盖住“加工时间”和“装订本数”。)

③都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3)师小结: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通过观察比较,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找2~3名学生说,教师随时把板书补充完整)

5.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例4中,所需的加工时间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的积,也就是零件总数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

议一议:在例5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为什么?

6.教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随时板书:xyk(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

7.教学例6

(1)出示例6

(2)学生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①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②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积是什么?这个积一定吗?(板书: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

③播种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板书: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随着问为什么,板书:因为,所以)

想一想,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8.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练习三第4题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4.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断时,同学们要按照反比例的意义,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5题、6题。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

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要想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怎么办?师生合作测量,记录数据。

2、按照实际的长和宽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我们的作业本上,能行吗?怎么办?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指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常常需要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缩小或放大,再画在图纸上,这个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你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尺吗?

(2)出示比例尺的意义。组织学生齐读,在这句话中,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

(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你认为应该怎样求比例尺?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汇报,教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1)指导学生观察P48图1,认识数值比例尺。

①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教师板书:数值比例)

②你是怎样理解1:100000000的?

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

⑵指导学生观察P48图2,认识线段比例。

①从图上你又知道了什么信息?(教师板书)

②你能说说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吗?

⑶指导学生观察P49图3。

①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②这个2:1表示什么意思?③这个比例尺和图1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③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这时比例尺的前项就比后项大。

3、教学例题:在一幅地图上,用图上的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①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

②学生尝试解答,板演。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做一做”。⑴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⑵你认为求比例尺时应该注意什么?同桌交流①单位要统一,②前项或后项要化到1为止,③比例尺不带单位名称。

2、小小评论家。

①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厘米。()

②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200厘米。()

③比例尺1;200也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倍,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

④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

3、完成练习八第1、2题。

四、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4

第三单元 比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2、能从比例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教学关键:理解正、反比例意义,认真分析两个量的变化情况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比例的意义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正确计算比的比值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300:5=60:1

(2)小明身高1.2米,小红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红身高的比

1.2:1.4=12:14=6:7

2、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1)看课文的情境图

(2)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

(3)测量教室国旗长和宽各多少?

(4)教室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5)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不和?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6)什么是比例?

(7)找比例: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可以组成比例?

三、练习

1、练习六的1~3题

2、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的教学,总体感觉自己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清晰,对本节课的两个重点突破较好,学生基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比例,并且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练习设计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教学任务起到了巩固作用。

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整节课一味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对学生放手不够,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2)教师讲解太过仔细,以至拓展练习无法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大“放手”力度,多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语言力争言简意赅,把更过的时间还给学生探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观察比列中内、外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1/5:1/2和5:2

3/4:5/8和5/8:3/4

二、探索新知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1)学生认一认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独立探索其中规律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汇报你的发现,班上交流

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六的4~6题

2、班上交流

教学反思

上了本课,自以为准备比较充分,于是把本应分为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了。最直接的后果是没有充分地进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练习。

一方面,由于课堂是时间比较紧迫,另一方面,我选择了教材练习6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做,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因此我也没有发觉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批改作业本的时候,我却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习题2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有不少学生把“3.2:4=4:5”改写成“3.2×11=4×”,显然是把除法转换成了乘法,而不是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45

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其余几小题也如法炮制。这样做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是原因之一,更为主要的是对比例的基本性质不熟悉。最后责任还是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由于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没有过关,自然也影响到了后面的解比例。本来学生对解含有分数的方程就比较容易混淆,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一部分学生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再加上很多学生将比例与从比例转化得到的乘法算式混淆,以及内项、外项如何相乘的问题也容易混淆,所以更加增加了解比例的难度。

解比例

教 学目 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解比例

2、解比例的方法

3、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

2填空:3:8=15:( )。你是怎么填出后项的

二导入:

如果把3:8=15:( )写成3:8=15:X你能解出这个比例吗?

教师板书课题:解比例

三、探索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只有几个项?有什么关系?

(2)说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和情境图

(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3)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4)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5)汇报解答情况

3、教学(例3)

(1)独立解出未知项

(2)同桌相互交流

(3)请学生板演

4、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5、小结: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课。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注意外项(或内项)乘积等于内项(外项)乘积的运用,不能用错。所以,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成正比例的量

教 学目 的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正比例意义

2、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3、认真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能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吗?

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学习成正比例的量。

3、: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情境图问:

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表格问:

你有什么发现?

3、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4、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5、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6、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二)、教学(例2)

1、出示表格

2、依据表中的数据描点

3、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七的1~5题

2、班上交流思考过程

成反比例的量

教 学目 的

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重难点

1、反比例的意义

2、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认真分析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能用不同的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究,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获得积极探索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比例的意义

1.出示小红、小明在超市购买练习本的一组信息。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选出其中两个量写出有意义的比吗?

(学生思考片刻,说出了1.2∶3、2∶5、1.2∶2、3∶5等多个比,并说出每个比表示的意义。教师适时板书。)

(2)算算这些比的比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用“=”连接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3)说说什么叫比例。

(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归纳后板书:比例的意义)

评析:比的意义、求比值是这节课所学新知的“生长点”。对此,教师将教材例题后(相当于练习)的一组信息“前置”,这样设计与处理,一是使题材鲜活,导入更为自然;二是把“一组信息”作为学生思考的对象,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激活旧知”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比较、发现、归纳,最终实现了对新知的主动建构。

2.即时训练。

A.判断下面每个式子是不是比例,依据是什么?

(1)10∶11(2)15∶3=10∶2

a.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说说是怎样判断的,进而说明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b.剩下的(1)(2)(4)三个比中有没有能组成比例的?

c.上面几个比有没有能和5∶4组成比例的,你能不能帮它找一个“朋友”并组成比例?它的朋友有多少个?这些朋友有什么相同点?

评析: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是一次完成的,对知识的理解总是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上例中教师设计了“即时训练”这一环节。即时训练既有运用新知的直接判断,又有变式和一题多用,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它对促进学生牢固掌握新知,灵活运用新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引导学生读教材(相关内容),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2)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内项、外项)

(3)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指出它的内、外项。

(4)任意写一个比例,同桌相互说一说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填数。

(1)出示比例8∶( )=( )∶3。想一想,这两个空可能是哪两个数。

〔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从比例的意义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填数相对费时,慢慢地,学生似乎发现了“规律”,填数速度加快。教师将学生的发现(如1和24、2和12、0.5和48……)板书在括号下面,与学生一起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2)观察思考:在填这些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这一问题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发现每次所填的两个内项之积相等,进而发现“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

(3)再次设问:在这些比例中,“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在所有的比例中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学生意见不一,自发产生验证的需求。)

A.先验证黑板上的比例式,再验证自己写的比例式。

B.概括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桌相互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4)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作答。产生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验证能否组成比例的需要。)

评析:“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教学环节正是基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设计的。先由开放性问题引入,给予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以各自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认识经历了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的过程。通过“你有什么发现”,“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在所有的比例中都有这样的规律”两个问题指明了学生思考的方向,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层次,使学生人人体验到“发现者”的快乐。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引领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些“关于方法的知识”对学生终身学习无疑是有益的。

2.即时训练。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6∶1.8和4∶24∶9和5∶10

小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其实我们是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如果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假设成立,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猜数游戏。

在下面每个比例中,有一个或两个数被遮掉了,你能根据所学知识把它猜出来吗?

3∶5=6∶( )( )∶5=6∶( )3∶5=( )∶( )

2.你能用3、5、6、10这四个数组成不同的比例吗?把它们都写出来。(学生探索后交流。)

利用这四个数最多能写出几组比例?怎样写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根据时间来安排讨论,也可留作课后进一步探讨。)

评析:练习设计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选练习内容,注意练习的梯度、层次和思维含量。特别是最后的挑战性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欲罢不能”的境界,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

总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一堂“老课”,但执教者却能“老课新教”。新授课的巧妙导入,数学化过程的有效展开,训练的精当、扎实、灵活,以及在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课堂师生关系的定位等方面都颇有新意,因而,这是一堂以新课程理念做指导,又保持着数学课“本色”的朴实无华、扎实高效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