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两个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

师:嗯?你的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课件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可以用?来表示;(并板书)

课堂评价一:P47页(见PPT)

课堂评价二:PPT口头完成做一做(P46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的异同之处,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再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再通过两次的课堂练习评价,巩固分数的意义及为分数单位的学习再做铺垫。

4.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单位“1”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生:一堆糖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老师指着PPT学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在数学里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分数单位”。例如的分数单位是。

师:指着课件(学生用圆片表示后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学们看看空白处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师:的分数单位是?里有几个?

生:,3个

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创造分数:9个橡皮泥,第一个同学取它的,第二个同学取剩下的,发现什么?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这个图形的,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画画看。(一帆风顺)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隐藏的图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数形结合感情数学之美

老师这里有个图形,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吗?(八卦图、椭圆)

师:看到这些图,美不美?还有比这更美的呢?请同学们欣赏下并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些什么规律?(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五、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

师:孩子们,今天出色的表现让老师非常的惊喜,相信明天的你会更精彩。最后老师用与分数有关的话送语送给你们,或许现在不明白,慢慢的你就会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感悟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苹果,饼干一包。

学具准备:

课堂小卷,尺子,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自古至今几种不同的分数表示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史。

师:你们知道这些不同的数学符号表示什么吗?教师介绍分数发展史。

这四种标记都是表示同一个数:1/2

(设计意图:通过分数发展史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历史,也为新知识的引入做了铺垫。)

让学生举起手跟老师一起书写1/2。

提问:你知道1/2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板书。

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3、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

师:把四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个苹果?(2个)把两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个?(1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个苹果呢?(半个)

师:半个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学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么表示呢?(分数1/2个)

师:谁能借助老师手中的实物(苹果)来表示分数1/2?

学生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2。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正好的整数,这时我们就要用分数来表示。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苹果,我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也就1个)就是这些苹果的1/2。大家有疑问吗?(学生可能会认为一份苹果不就是1个吗?为什么用1/2表示呢?

由此引出课题:分数的意义

4、课件出示几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让学生感受是把什么平均分,近而引处“1”的概念。

课件出示一块饼干,一个正三角形,一条线段平均分,让学生在学生说出所得到的分数,在说分数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强调是把哪个整体平均分?把学生说出的分数按照分子是不是1进行分类板书。

师:一块饼干,一个图形,一条线段都可以平均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单位1。追问;这个整数1表示什么?

5、把单位“1”由一个物体扩展到“几个物体”。

师,接下来,我想带领大家做个游戏。看课件。

露出的一个三角形用分数表示是1/4,请同学们猜一猜白纸遮上的部分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有两种画法:一个是一个图形。另一种是4个三角形。

强调;一个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那4个三角形能不能也看作单位1呢?能!

师;为什么?让学生发言。

验证:分饼干的游戏。教师实物演示平均分饼干,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看图填空。

师:几分之一表示什么?(板书)几分之几表示什么?

师:你认为他们谁重要?学生回答。

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所以几分之一是构成分数的最基本的单位,叫做分数单位。举例。

三、课堂练习。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新教材国小数学课本第十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这节概念课,在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分一分,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分数的意义(2)“单位1”的理解。

教学难点:(1)单位”1”的建立及理解。(2)分数“单位”的理解。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既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又能使学生从中学习通分的相关知识。通分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它是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是指定数的同分母分数题目的进一步发展。学习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及找出原分数的分子、分母需要扩大的倍数。因此,在学习通分时,应先明确通分的思路,再准确地掌握通分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思维,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情境图,明确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学校的平面图,上面标出教学楼、操场和宿舍楼的面积分别占校园面积的,和,并出示教材83页第一个问题。

师:题中要求什么?(求操场和宿舍楼谁的占地面积大)

师: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就是求和谁大)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和谁大谁小,从而求出操场和宿舍楼谁的占地面积大。

设计意图:结合例题,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实践探究,学习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观察和,找出这两个分数的特点。(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

2、质疑:运用以前学习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小组讨论后汇报:运用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3、探究和哪个分数大。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整理各小组的比较方法。

方法一:画图比较法,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方法二: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因为=,=,>,所以>。

方法三:先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因为=,>,所以>。

师:有的同学用画图比较法直观、形象地比较出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的同学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分子或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出了和的大小。你们都能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真棒!

(3)判断操场和宿舍楼谁的占地面积大。

师:通过上面的比较,说一说谁的占地面积大。

(操场的占地面积大)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分母、分子均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给予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能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新知。

⊙探究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1、明确通分的意义。

师:观察方法二,这两个分数是根据什么转化成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在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转化的过程中,分数的大小变不变?(不变)

师: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2、明确通分的方法。

师:将和进行通分,是以什么作分母?(以和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师:试一试,能用7和6的公倍数作分母吗?(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

学生讨论后得出:可以用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作分母。

师:你喜欢哪一种通分的方法?为什么?(喜欢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3、试一试。

师:你能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宿舍楼和教学楼谁的占地面积大吗?

(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通分的方法)

预设生1:通分时,可以用6和10的公倍数作分母。

生2:可以用6和10的最小公倍数30作分母,因为=,=,<,所以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大。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演练、讨论,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

⊙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和和和

2、甲、乙二人安装同一种机床,甲安装3台用4时,乙安装5台用6时。谁安装得快?

3、在>>中,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第三节。(48、4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图探索、总结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借助图形分析问题,探究计算方法的直观性,获得探索数学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彩笔。(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教师出示口算题

学生活动:口算接力。

设计意图:每节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复习回忆、导入新课

1、你还记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3、列式解答。

(1)、张叔叔每分钟打字60个,1/2分钟打字多少个?

(2)、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1/2公顷,3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6小时呢?

三、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明确的目标。

四、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活动:

拿出一张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边折边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要求:(1)把长方形的纸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再次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

一台播种机每小时播种小麦1/2公顷。(1)这台播种机1/4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3)、借助长方形,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让学生理解:公顷怎样表示;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实际是求谁的)

板书:1/2×1/4=

(4)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咱们就把它看作一公顷,看你们能不能借助这张纸来合作研究一下,怎样计算?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可以折一折,用彩笔涂一涂,画一画,分一分。

(5)汇报展示、分享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3、迁移延伸加深理解

(1)提出问题:这台播种机3/5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另取一张长方形纸,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解决问题。

(3)汇报展示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4、尝试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1/5×3/4=5/6×4/5=2/3×1/2=3/5×2/3=

5、交流总结、归纳法则。

要求:观察上面的算式,结合刚才的操作体验。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一)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我来填一填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母相乘的积作。

(2)、五(3)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5,其中1/4的女生是近视,近视的女生

占全班的。

(3)、5/6千米的1/2是千米

(4)、求7/8的1/2是多少,用法计算,积是。

(二)巩固提升形成技能

2、解决问题

(1)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4/5千克,20千克这样的大豆含油多少千克?100千克大豆呢?

(2)一根绳子长5米,对折2次后,每段的长度是多少米

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你打算怎样解决?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本组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解决。)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5

设计说明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而是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任务。所以,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复习,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泼愉悦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这部分知识比较多、散,但难度不大,所以让学生先独自整理,再汇报交流。这样就让学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归纳总结能力。

2.梳理知识与做习题相结合。

汇报交流中,老师出示相应的习题加以检验,以便让学生相互学习,查缺补漏,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形成基本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交代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习题,复习与分数有关的知识。

整理复习

引导学生构建分数知识框架。

1.回忆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有哪些?独自整理,组内交流。(师巡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全班汇报,补充交流。(师举例辅助并检验)

梳理的知识如下:

(1)分数的意义。

①观察下图,理解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数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①根据下面的式子,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13÷42

②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件出示)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联系

区别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是一种数,也可看作两个数相除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是一种运算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结合复习约分。

①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

②约分的步骤: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③约分的目的:把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5)结合和、和复习通分。

①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②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6)结合○和○复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②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先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方法二:先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7)先想一想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