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500字(精选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5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500字(精选5篇)

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1

李贵春家庭是一个注重家教、家风的文明和谐大家庭。全家兄弟姐妹共9个小家40多口人。多年来,一大家子人尊老爱幼、团结和睦,是有口皆碑、人人爱夸的文明之家。

李贵春的父亲是位退休职工,是个老党员,退休回家后,和李贵春的母亲在家乡的荒山上义务植树,是家乡人的和事佬,大家遇到纠纷和困难,他们总是热心地帮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为大家排忧解难。他和妻子都是人民教师,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能干。李贵春曾在多处完小任教,连续多年被所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个人”,区教育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曲靖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李贵春追求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工作以来,无论他到哪所学校,都团结学校师生,争取各方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瓦仓国小任校长时,他积极筹措资金,带领全校师生打井、挖沟,解决了学校饮水难题;在鸡头村国小任校长时,师生齐动手绿化美化校园,积极向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申请,建立了图书种类丰富、档次较高的“安康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

夫妻俩在学校是好老师,在家里是称职的好父母,儿子在他们的培养下品学兼优,考入理想大学。结婚19年婆媳关系融洽,小家庭和睦温馨。

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2

80年代的农村不让女孩子上学是普遍现象,但马鸣乡小桥河居民小组的老党员李光昌和妻子吕吉香却打破这一重男轻女的不良思想,勤劳朴实,养家教子,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建起和谐美满之家。

李光昌夫妻俩克服劳力少、读书缺钱的困难,坚定再穷也不能让孩子读不起书的'信念,将1个儿子5个女儿全部送去上学,在当时当地成为家庭就学率高、平均文化程度高的少数家庭之一。遵诺守信是李光昌的工作准则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家规,在他担任村长、生产大队长等职的30多年间,做官公平正义,做事大公无私,做人乐善好施,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是村里正义的化身和工作的标杆。

多年来,李光昌一家在工作、生活中总是能率先垂范,处处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全家齐动手清扫村庄是常态,给村里的饮用水源“小龙潭”除淤泥、拔水草、清苔藓、消毒杀虫是常事,硬化村中道路时不但出谋划策提合理化意见,还主动让出被占用的自家土地,为村庄建设贡献了自家的力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李光昌的子女们个个立德树人、崇德重文、尊老爱幼,与家人和睦相守,与邻里和谐相处,将良好的传统美德、家风家教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3

何立娜家庭,天津市武清区杨村机场家属区,家庭成员3人。这是一个献身国防的军人家庭。

主要事迹:

何立娜,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曹振忠的妻子,是一名军嫂。结婚多年来,她一直把全力支持丈夫的飞行事业作为自己最美的追求。

曹振忠飞行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丝毫不能分心、走神。为了使丈夫全身心投入到飞行表演事业中去,何立娜就成了两个家庭的“顶梁柱”,照顾父母两头跑,毫无怨言,用自己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先后随丈夫到湖北、广西、天津等地工作和生活。为了让接到部队紧急归队通知的丈夫能够在孩子出生时见她一面,何立娜毅然选择剖腹产圆丈夫一个心愿。2009年5月,曹振忠同志调入到八一飞行表演队后,她又来到了天津,用自己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担。2010年11月5日,何立娜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当时正值第八届中国航展出征之际,为了使丈夫能够安心转场,圆满完成航展任务,她独自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直到丈夫圆满完成任务归来,才将这个消息告诉丈夫。她家就住在部队中场家属区,从办公楼到家属区不足500米的距离,上国小的女儿经常抱怨看不到爸爸。就是这样,她也从没有给曹振忠打过一个电话,不管什么事,都是自己承担着。她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来没有因家庭琐事影响到工作,没有向单位请过一次假,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

获得荣誉:

何立娜家庭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获称号。

何立娜家庭被授予2014年度“全国最美家庭”荣获称号。

何立娜家庭被授予2014-2015年度“天津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获称号。

家训:

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

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4

吴学平家庭,天津市武清区石各庄镇西南庄村,家庭成员4人。这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也为别人带来欢笑与幸福的家庭。

主要事迹:

吴学平,天津市武清区石各庄镇西南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她只是一个用真情演绎动人故事、诠释不同人生角色的普通女性。她对老人有孝心,对小姑、小叔有责任心,对全村的妇女姐妹有真心……结婚30多年,她悉心照料老人,辛苦操持家务,与丈夫一起经营着温馨的家,赢得了全村人的赞誉。

吴学平1983年和丈夫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上有70多岁的奶奶婆和50多岁的公婆,下有三个小叔和三个小姑。十余口人挤在几十平米的三间平房里,生活拮据,困难可想而知。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吴学平率先在村子里搞起了多种经营:早点部,养猪,养羊,种植蔬菜,薄膜西瓜,薄膜棉花等。就这样,一家人勤勤恳恳一起干了八年。经济条件改善之后,吴学平操持着三个小姑陆续嫁为人妇,盖了三所新房迎娶了三个弟媳妇,而她自己直到现在还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

除了改善家里经济状况,吴学平也非常重视孝敬长辈和教育子女。记得1996年吴学平的公公生病的时候,她和两个弟妹不分昼夜的守在公公身边,喂水喂药,捏手捏脚,直到康复出院,公公感慨地说“有这样的儿媳妇就放心了”。她的尊老敬老总是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尊敬长辈,一家人互敬互爱、和谐温馨,在村中口碑极好。

2012年,吴学平被推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她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更加忙碌了。她形容自己的人生就像陀螺——永远闲不住:生活中,吴学平经常入户与姐妹们聊天,热情的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工作中,积极救助妇女儿童;作为志愿者,带领姐妹们打扫家里家外,种花种草种蔬菜,营造美丽庭院,争做“美丽女主人”;作为村干部,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她精心安排节目、不辞辛苦跑场地、跑赞助,忙前忙后........”

吴学平爽朗的性格背后更多的是沉静温和、细水长流,她用自己的真情付出,演绎了不一样的人生角色。

家训:

家和万事兴

家庭文明建设事迹简介5

刘舒,女,东海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刘舒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兢兢业业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护理事业中。刘舒素质比较全面,每当医院有紧急任务,她作为第一梯队成员从不惧怕,从不退缩。

面对武汉突发疫情,她第一时间带领ICU全科护士写下请战书。很快,她和另两位同事获批奔赴抗疫最前线,被分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8病区。一个深夜,有一位重症患者病情突变,马上要拔管插管,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气溶胶喷溅。按操作程序,应先去护士站取护目镜,再戴上一层护面屏才可进行。但情况危急,容不得多想,当时刘舒正在病床前,凭着多年ICU操作经验直接扑上去拔管插管,抓住了抢救的黄金时间,病人转危为安。

刘舒先后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县“三八”红旗手及县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刘舒家庭荣获“江苏省抗疫最美家庭”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