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1

3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国小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上午,通过听取二小的刘老师和贾老师的示范课,使我明白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当堂问题正确处理,怎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纠正,使学生不在出错。下午,听取了田校长和各位老师们的经验介绍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数学教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方法,尤其在考试技能方面感受颇深,之后教研室孙老师做了全县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结合具体题目向各位老师作了详细介绍,还通过数据和图表让每个教师清楚地看到全县国小数学的教学质量情况,更让我了解了自己所带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听完后受益匪浅,尤其是听到我所任教的六年级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31分时,更是让我诧异,同时更加坚定了我认真研读教材,牢牢把握教材的决心。

今后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布置采取分层布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内容,减少不完成作业的人数,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业,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的马虎、不认真,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在这个错题本中记录每一次自己做错的题,每一单元结束后自己总结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审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准备相应内容的`口算题卡和计算题卡,每天进行口算练习和计算练习,为了更好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学生的

生活实际贴近,把数学问题转化成相应的生活中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认真读题,反复读题,把自己的朗读能力在读题中展示出来。

3、重视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要认真研究教材,对不同的题型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掌握每一种题型的方法,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教学质量分析会既是对上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又是今后课堂教学工作的指导。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引领下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我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2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否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保证新课标的落实,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评课;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讲、听、评中推敲得失,完善自我。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提倡自主性学习,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结合平时的零星思索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改变心态,转变自我角色。

“教育的一切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是师

生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尊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为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积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学生和接纳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二、关注学生,唤醒自我意识。

多半学生缺乏自我意识,没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一直

属于“盲从”地位,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需要教师善于“体察下情”,抓住每一件小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当学生从教师的目光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才能充分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关注全体学生,在课上既要关注一些积极的参与者,还要重视那些被动参与者,并通过积极的观察、思考和有效地挖掘,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建全法规,改变评价方式。

多元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呵护孩子的自尊为

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原有评价体系,建立起课堂规则。比如说,倾听的规则,守信用的规则等等。评价是门艺术,不是一味地说“好”,也要有相应的“惩罚”。不过,这种“惩罚”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并在恰当的时机给出。

四、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

课堂教学方法多姿多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阵地,要想让

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学到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抓好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3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分享的机会,心里感到既自豪,又惭愧。自豪的是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惭愧的是我有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实际上,我们学校优秀的老师有很多,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学生六年的学习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的走过来,才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的付出才有了学生今天的成绩,可以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教学的。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下面我就自己的几点做法和老师们交流一下。

第一、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国小生实际上还是一些孩子,他们对于学习重要性认识的并不透彻,而促使他们上好、学好这门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育儿童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所以,我每一次接班后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我常常给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国小生爱表扬,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只是有的进步大些,有的进步小些,作为老师,我所要做的就是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些很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或表扬,可能是口头的,可能是作业本上的文字交流,也可能是一颗小标志,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增进他们前进的信心。

其次,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国小生的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身份还是数学老师的身份,我都为学生付出真心的爱,学生生病了,我总是及时给予关心,并及时联系家长;学生犯了错误,我并不责骂,而是站在大朋友的角度,给他们讲道理,并提出殷切的希望。在一次次的付出后,终于有了回报,有个学生在自己制作的贺卡中写道:数学老师,虽然我们接触时间并不长,但我感觉你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心中。读了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和学生们成了交心的朋友。在我的不断努力下,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增强。

第二、努力创造35分钟的精彩。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3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容易了,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平时备课时,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参,我更是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的预设。对于重点问题,我要反复的想,学生有可能出现几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怎样的引导才能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也总是辅以多样化的手段,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快的让学生掌握。例如,在讲“圆的周长”时,我就让学生进行独立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它们的比值,从中推导出周长计算公式。学生总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得清楚,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很快的记住了公式,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画图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抽象的比率关系往往难倒一大部分学生,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进行理解,数形结合,使抽象的知识有了形象的外衣,学生就很快的掌握了解题方法。另外,在课堂中我常常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旧知识点,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更系统化。数学中很多的问题并不只是考察单一的知识点,综合性的题目更多一些,尤其是六年级,所涉及内容涵盖了整个国小阶段的数学知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把同类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教学。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我先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再介绍新的“扇形统计图”。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也为学生解决综合性的题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虚心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和平行班老师交流、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点拨和指导,避免走弯路。

(3)充电也很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自己的某些教材观点和教育理念难免会有些滞后。平时一定抽时间多读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书籍,来武装自己,与时俱进。

其次,把力量用在课内。

1、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寻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2、注重课堂学生管理,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个好老师,一个重视课堂管理的老师,课堂上是不会出现混乱状况的,否则就是老师的管理问题。老师要应用多种形式、手段、调节课堂氛围,要时刻关注课堂动向,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始终保持精力充沛、兴趣盎然,这样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就会很好。

最后,把补困加在课后。优先差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个别学生对于课上的知识可能无法及时消化,所以,我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单独辅导,设计一些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细致讲解,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我在教学中最重点培养的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以及善于思考和善于发问的习惯。因为我认为这几种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品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以各种方式不断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平时多提醒,多强调要求,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标志,在日积月累中,学生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在学生的学习中也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班的家长,家长们对于我的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不仅坚持检查学生作业,辅导学生,还有部分家长给学生额外报了辅导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所以,学生的进步离不开家校的通力配合。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每一次好的成绩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常抓不懈,为学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4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 通过这次提高教学质量大讨论后,我不断地反思,如何来提高我所担任的班级教学质量呢?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精巧设计课堂环节

首先要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和情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导入语是开启新课,引导学生登堂入室的钥匙;是承前启后的桥梁,能使学生“循”故而知新;精彩的导入语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氛围更加优化,教学活动更加顺畅。第二要抓过程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情感,积极点拨,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转化为理性思考,使学生在激情中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激情,从而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是抓住结束环节。

三、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发现学生产生讨厌、纪律散乱、不注意听讲等不良行为。我也曾采用种种措施,有时甚至使用强制性手段,力求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利用兴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语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目标;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生的成功增加困难。因此,七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比如说: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经过重复或练习形成自动的行为动作,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地渗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六、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七、注重优生的培养,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

九(9)班学生优生少,中等生和差生都比较多,而作为老师的'我,不应该对他们有歧视,更应该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么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都会跟着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做好家校联系等等,这些看似细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环节。

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做好这每一个环节,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能紧扣住了齿轮上的每一个齿,才能发挥其效应。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5

在当今减负的浪潮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那就是要落实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位教师的一直以来的追求。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课堂焕发出青春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 我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思考反思中寻求答案,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教师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但很少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所以,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调控课堂的能力是高效课堂的法宝。

1.“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片海洋”。丰富的知识是征服学生的法宝,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学生,才能高效的引领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灵活的掌控课堂的能力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在教学物体体积的时候,学生会把物体的占地面积理解为求体积,这时,教师应抓住错误的契机,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学生不但加深对体积的认识,而且区分了体积和面积。

二、学生主体地位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学生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共识。教师要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教师不应直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学生一把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新知,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乐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教师激励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2.注重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从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把圆形图片间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之后,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能把圆拼成近似的正方形来推导面积公式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边猜测“也许能,也许不能”,一边动手剪拼。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感知,结果发现:不能把圆剪拼近似的正方形”,因为“任何一个圆的半径不可能与该圆周长达一半相等”。

三、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教材本身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被动变主动,何愁不实现课堂的高效呢?主动学习的学生,课堂知识能记住90﹪,而被动学习的学生只能记住知识的50﹪左右。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兴趣化教学法,让学生爱上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创设了为母亲买礼物的情景:母亲节到了,小明为妈妈买了一份礼物,(课件演示长方体盒子,并展示长、宽、高),他想用包装纸把礼物包起来,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力求语言形象生动,有趣味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包含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使用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对单初学时求它们的棱长、表面积、体积时掌握得还不错。待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就混淆区分不开了。我根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字母表示的不同(例:m m2 m3)把它们比喻成一条腿、两条腿、三条腿,一条腿找线,两条腿找面,三条腿找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形象化的手法使枯燥无味的课堂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在趣味中问题迎刃而解。

四、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整体教学效果提高,优化教学过程。

总之,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国小数学的高效课堂,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有趣。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6

一、通过抓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为促进教师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学校要通过组织自学、专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广大教职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进行思考。

二、通过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组织网络,定期组织教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抓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的研训,实施师资队伍动态管理,执行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不断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通过抓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为了强化质量改进意识;建立教育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统领、教务处牵头、定期在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督导,收集教育质量波动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改,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

严格教育质量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抓实教育质量反馈: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检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测,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动态问题;通过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来健全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7

我觉得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堂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呢?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次次实践。

它不但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获得多样的快乐与收获,而且也是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的好契机。

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次机会。学生在尝试到了课外活动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技能,树立了信心,更有助于激发对学习的向往和热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有歧视,更应该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么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都会跟着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做好家校联系等等,这些看似细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环节。

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将这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能紧扣住了齿轮上的每一个齿,才能发挥其效应。

当然,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法宝”,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8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自己总结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同时,通过听一些老师的课和经验介绍,也有不少收获。现在就将这些零碎的体会稍加整理,写一篇心得。

首先要谈的是课堂管理方面的体会。自己在管理低段这一方面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许多东西都是从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来的。比如说,课前可说些题外话,调动一下学生的情绪;当观察到学生有疲劳的表现时,可说些轻松话缓解他们的疲劳。在课堂管理方面,我个人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就是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你的课堂,这是一种避免学生因为无所事事而讲话,趴睡的有效方法。比如说,可以在课堂上多提问、多采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再比如说,我在教思品课的过程中难免要穿插一些与有关的小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尽量同学去讲自己的事,而不是我自己去讲,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1、针对学生班额大这一实际情况,在整个学期甚至一学年的教学安排上,可采取由易到难的做法。比如一开始对他们的课堂提问或课后作业,可以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这样做既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摆脱了一味迁就学生的尴尬局面。

2、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且让他们掌握这些方法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一次在讲到什么是分数的意义时,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学生再模仿。他说得不是很完整,于是我让学生注意听我是怎样去介绍的,介绍完后,我还特别给他们强调了一下怎样归纳概念内容的`方法。后来学生概括得就全面多了。有时还可以将一些思维方法融于你的板书和授课过程中,那么学生听多了你的课后,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这样思路,也就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

3、在课堂上,要多留意学生的反应,如果能够发现那些能回答出你问题的学生,并把他们叫起来回答问题,那么受到关注的喜悦感和答对问题的成功感,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方法。

4、我觉得一个老师要讲好一堂课除了认真备课外,还应该多阅读,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进而提高课堂上自由发挥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许多在备课时设想到的内容,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并且讲出来后对整节课具有要求自己去扩大知识面,以提高自己临场发挥的能力。

5、要大胆尝试:老师因为对新教材经验不足,对许多事情该不该做,该怎么做,没有十足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除了多问别人请教以外,还应大胆尝试,不应该因为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

6、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势,教学也不例外。对一个新老师来说,当他想出了一个教学的好方法,并且实施起来非常有效后,他就有可能一直采用这个方法。我个人认为任何方法都是有利又有弊的,教学模式化不一定就时时有效。所以我认为老师该发挥自己干劲,思维活跃点,克服人类共有的惰性,经常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多想新方法。

以上是就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这两方面所谈的几点体会,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对于德育工作的一些想法。

德育工作一向是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对于德育的一些常规工作,我倒没什么困惑,只是对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方面,我一直涉足不深。因为我认为一个老师在只有很少的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学的最新发现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凭个人的主观臆断,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越是教那些年龄小的学生的老师,思想工作越不好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心理学知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和学生的年龄成反比的,一个老师只有具备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慕虚荣的人更容易成功,据调查,许多成功人士都有很强的的虚荣心;势利的人更具有创造性。看了这些报导以后,我觉得很矛盾,如果我向学生宣扬爱慕虚荣的好事,那就会违反—社—会的评价标准,如果我教育学生不要爱慕虚荣,那么我就会抑制促使他成功的因素。其实,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就使得我很少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以上就是我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一些体会,写出来,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9

在国小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每个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素质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现在负责,还要对学生将来负责。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关键。

那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牢牢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

1、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即学习困难生,都是教师培养的对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应是每一位教师崇高的职责。教育是教师终身从事的一种事业,而不是一时谋生的职业,因而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树立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成材的资格和可能,即使没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有一双灵巧的手,照样是人才。教师是为了明天工作的,是塑造未来的,要教育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规划美好的前景,并全力以赴去实施。

2、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要有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并将它落实到每期,每天,每节课的具体工作中,要了解理解学生,承认个性差别,尊重信任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严格要求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试金石。

3、教师要提高业务能力。

教师要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如何生存,如何学习、如何办事、如何创造、如何进行观察、如何有效地思考等等。

二、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应以“纲要”为依据,运用教育规律,树立“提升层次,增加信任,适度超前”的.管理理念。畅通双向沟通渠道,帮助教师端正思想,使他们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确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全体教师的敬业精神得以提高,人人都能注重形成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这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完成好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抓两头促中间——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在管理要求上,根据计划制定必要、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障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转,坚持常规训练,开展评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在管理内容上,着力抓好“六认真”落实工作,提倡功在课前,杜绝上无准备的课,实行年级组长签案制。切实抓好课堂40分钟,保证做到六不——不缺课,不随意调课,不迟到,不早离,不拖堂,不处理与本堂课无关的问题。作业批改做到批改及时无误,做好记录,即时反馈,提倡面批,随时补救。

在管理操作上,加强督促检查。做好一日“三看”:一看教师到校情况,看教师是否按时到校,是否参加“三操”,是否进班指导学生学习;二看学生到校情况,看学生是否按时到校,是否认真读书(学习),是否有打闹现象;三看各班教学情况,看教师是否做好课前准备,是否认真上课,看学生是否认真听课。一月“三查”:一查教师备课情况;二查作业批改情况;三查辅导转化情况。一期“三抓”:期初抓计划制定;期中抓师生考查;期末抓总结。一年“三评”:一评优秀教师;二评优秀学生;三评优秀教科研成果。

1、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的落脚点,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主动地充分发展和提高。

2、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学生学习上的不足,用各种方式对他们给予鼓励,要千方百计地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一次次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身心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尊重、偏爱、认真指导学习困难生,并善于发现、挖掘其学习与发展潜力,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3、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真才实学,真情实感培养专业能力,训练科学思维,教会学习策略。课前精心设计,课上精心施教,教师要多学习,多想办法,在对学生教育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教育。

因此,争做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理想教师,应该分别成为教师素质的基本目标,较高目标,最佳目标。

一个人民的教师,要有高尚的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进步,没有追求,就没有发展。只有真诚地热爱生活,向往祖国和人民美好未来的教师,才能全心全意地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呕心沥血地培养、教育每一个学生,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全部知识,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10

今年是区教育局管理质量年,因此质量效益推进也成为我们今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也就是三主:主题、主线、主调。质量效益推进,质量是主题,效益是关键,推进是手段。推进质量效益的基本方略和操作要领就是要追求有效,推进有力,提质有根。

作为教师应该做什么呢?我的心得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效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推进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当前形势下,减负是大方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额外的辅导课。那么对于我们普通教师而言,压力大了,时间少了,效益要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课堂效益,认真打造好每一节课,将每一节课的效益最大化,这样才能在减负的前提下实现增效,质量才可能突破式前进。

也许有人要说那么质量推进就成了教师的`任务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是要我们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课上一分钟、课后十年功,教师苦一点,认真备课就行了。我要说那只是一部分,并不能保证效益推进。作为工作多年的教师我觉得,质量效益推进的关键还是在学生,教师准备再充分,工作再认真,如果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态度不端正,那么其效果仍然不可能高,不是吗?

所以说踏实上好每一课不仅仅是每位教师的事,更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唯有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节课中,效益才可能提高,唯有学生认认真真对待每一节课的学习才可能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所以说,这需要,家、校以及社会的和谐一致才能做到,设想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非常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都很勤奋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当学习成为一个人的责任、一项使命时,何需社会办学,开办兴趣班补课呢,所以说质量效益的推进不仅仅是教者的事,也是学者的事,更是社会每一位公民的事,大家协手共进,形成一鼓正气,激励每一个孩子向上,增效无需要再谈,减负也不需要挂念!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11

对于高校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教学效果的表现,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那么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学到老,活到老”,知识更新速度的步伐加快,教师要是课堂鲜活,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让学生了解行业,熟悉企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了解行业前沿,加强实战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认真备课

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的表现力,利用视频、图片让课堂变得生动。

三、搞好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不喜欢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活跃气氛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老师要把教学过程设计的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设计良好的互动环节,是整个课堂节奏紧凑

互动很简单,但是好的互动才能起到作用。良好的互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的生动,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所授知识。

五、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要有选择地布置作业,作业分量和难度要适当,不使用现成的练习册或习题集进行不加选择的布置作业。作业数量要有弹性,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杜绝

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对学生练习、作业的批改,做到及时、细致,记录好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重视讲评,提高练习课质量。语文(基础知识)、数学、英语的作业原则上都要批改,特殊情况下每次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其他科目一般不布置作业,如有布置,都必须批改。批改的符号要规范、清楚明白,批改文字要工整、端正。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表扬鼓励并有激励性评语。提倡教师作错题笔记,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认真分析及时讲评;鼓励教师对学困生坚持面批,并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六、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每堂课后、每个月、每学期都应该对课堂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反思,思考每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思考每次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课堂的管理水平,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具体要求如下:

1、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并在自己教学设计中写出教学反思;

2、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

3、每次质量监控的测试后要教学反思,并写出质量分析。当然,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法宝”,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12

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还是要在情感上认同,大胆去除传统模式化教学的束缚,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将其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地摸索、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优质课比赛总结会发言。

一、删繁就简,标新立异

新的课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而教师因受传统教材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摆脱不了束缚,该少说的不少说,该精讲的不精讲,顾此失彼,所教内容既无重点,也无重心,让学生无所适从,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其实,只要加以分析,新的课改教材无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重新编排和取舍,使之更趋科学合理,很多内容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并把教材内容读懂吃透。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节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该合并的合并,该分解的分解,该讲的地方精讲,不该讲的地方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首先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从而实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并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参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数学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四个步骤来进行。例题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虽然学生获得上述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做这样一题的价值要比做五题强,同时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因此,花点时间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将学生规定在某种思路里,即没有真正给予学生参与权和自主权,也会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不宽阔。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习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场所。在课堂上应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酷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使他们把数学学习成为自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三、利用设问,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两个,即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

2.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怎样保持这种积极性,使其持续下去而不中断呢?

(1)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③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用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问:“若带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I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Ⅲ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用“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

3.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上《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整节课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气氛热烈,学生回答也不错。但课后笔者发现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这样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于是笔者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逐渐把问题习惯于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与引导学生思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四、平时教学中应善于与会考和竞赛内容接轨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善于把学习内容与会考或竞赛内容接轨。讲课过程中,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不自觉中接受会考试题或竞赛试题的熏陶。在平时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做题,特别是各种会考题或竞赛题,做完后善于总结,并把各种题型分解在每一节内容中,让类似题型贯穿于学生的训练中。

参加会考或竞赛,要想获得好成绩,不是靠一个月两个月的辅导就能见效的。首先教师要多做题,头脑里要有东西,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次是在课堂上要多渗透。平时为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每堂课都会留下一道或两道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数学题写在黑板上,或竞赛题或会考题,让不同层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讨论,从而在讨论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走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学生多做题就能提高学习成绩,于是题海战术成了很多教师的法宝。殊不知,这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谈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了。

我们都有这么一种体会,许多学习数学的人,在20年甚至30年不接触数学题后,却仍能解出一些很复杂的数学题。为什么?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他们掌握了数学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中学数学中处处渗透着基本数学思想,如果能落实到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思维活动上,就能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方面发挥出一种方法论的功能。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才会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其实,对会考或竞赛试题,只要少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每一道题,都包含着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那种考试过程中靠碰熟悉题提高成绩的做法说到底就是碰运气,是不可取的。教师的精力应该用在平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上。

六、讲课的同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授是传统的教学观点,也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应该做的是善于“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更突出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做作业的习惯,都加以引导,使之更趋科学合理。要求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要讲究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还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更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这样,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八、善于与学生交流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只有实现心灵的零距离,学生才会打开心灵的窗口,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要有宽松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二是要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才会在学生头脑里畅通无阻,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要有期待,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就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敬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有的教师虽然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的分析、讲授能力强,但是由于不善于和学生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存在感情隔阂,教与学不能协调配合,结果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总的来说,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爱好是关键,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